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香港硬币潜力大

香港铜币作为中国铜元的原始模板,在中国钱币历史上成功地做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加之其特殊历史地位,足以引起也应当引起我等的重视。在下就收集香港铜币5年多的经验,作此一贴希望能将香港铜币发展时阐述清楚。1863年,英国伦敦皇家造币厂铸造香港一文与香港一仙铜币,一文铜币直径15毫米,一仙铜币直径28毫米



1866年,英国政府正式在香港设造币厂,铸造铜币与银币,原先的1文铜币改面值成1千,也称千一,改换面值的目的是为了与银币面值统一,千一的意思即为一圆的千分之一意思

香港大一仙正式的发行在1863年,版式多,发行量1000万枚,市场经常可以见到,好品不太多,版别繁多,具体统一特征为皇冠左面拱上有14颗珠子,皇冠中间竖着有3颗。




大一仙,面值一分钱,相当于一个铜元的面值,之所以被称为仙,实际上是音译自cent,加之港人说话大舌头,所以就写作仙了。

1865年的大一仙,实践经验告诉我好品向很难找,几乎没有见过原光的,产量100万枚,特征如1863年。

1866年产量也是100万枚,实际情况和1865年相似,好品相极其难找,几乎没有原光,特征如1863年。这几个年份之所以少,我猜想是由如下原因引起的:1866年以后到1875年,香港没有发行过大一仙,当时的港人对这种带有女人头像,崇拜女人的币抵制情绪很高,导致结果是少量铜币在市场上长时间流通,所以好品难寻!


1875年,香港政府重新开始铸造并发行大一仙铜币


1875年的发行量亦为100万枚,好品略多见,特征如1863


1877年是香港大一仙转折之年,老版新版同时存在于这一年,老版特征如1863年,这也是维多利亚最后一次以年轻美貌的形态出现在香港比上!


新版皇冠中间3个半珠子,左边皇冠拱上改成15颗珠子,辫子变细,维多利亚开始以中年妇女形态出现于币上

1880年,新版正式定型,皇冠中间5颗珠子,皇冠上左拱15颗,这种新版一直用到1901年维多利亚死为止,实践证实,1880年好品极少,而且在市场出现率也很低,原因不明,铸造量100万枚

平淡无奇的1881年,铸造量100万枚,好品极少,原因不明,特征如1880

1899年,这个年份很特别,不知什么原因,产量100万枚,我5年只碰到4枚,平均15个月碰到1枚,更别说好品,可能有地方性的原因!产量100万枚,特征同上

1900年,新世纪到来,1900年的香港达一仙上,带有H厂标,为英国喜顿厂生产。

1901年,是香港大一仙产量最大的一年,多达1500万枚,其中香港造币厂产500万枚,喜顿厂产1000万枚,好品种多,是最常见的香港大一仙,区别在于有没有厂标H。这一年这个老太婆带着没有全部完成的侵略梦想下了地狱。


1902年,新的大一仙出台,换成爱德华头像,英国铸币的习惯是每换一个头像,头像朝向就改变一次,所以1902年开始,爱德华的头像朝向右面。这个年份没有复杂版别,产量500万枚。


1904年又由喜顿厂铸造,产量1000万枚,有厂标


1905年又到了一个丰产年,也是爱德华最后一次“上镜”,亦分港产与喜顿产,产量分别是250万枚和1250万枚,好品比较常见,手头没有现成图,就不上了。随后1919年,印度殖民地国王乔治五世闪亮登场,头像再一次换方向,继续超左,乔治大一仙,产量大,好品多,价格低。



1941年,由于战争原因,使得运送一仙铜币货船沉没,故而1941年香港一仙铜币传世极罕,据传不到10枚,为香港铜币大珍品种。1941年,持续了将近80年之久的香港一仙铜币历史完整结束。
根據坊間現存資料,大至上認為在一九四一年底,倫敦皇家造幣廠己鑄成五百萬枚一仙銅幣,分五批運往香港。有兩批這種銅幣是在四一年八月由英國付運香港。餘下的每月運一批。但是在銅幣運港途中,香港己經淪陷在日軍手中。而其中一艘在十月付運的船載有八十九萬二千枚銅幣經南非好望角時卸下。後來又原船撤回英國,所有硬幣被鎔解再鑄其他幣。都是道听途说,听说还有一种版本为船被日本人缴获,铜币都被当作战争物资回炉,存世这几枚是一个日本下层军官随便抓了一把放在口袋存下来的。

有一個傳說認為有一艘船己經運硬幣到達香港或在南中國海域中,所有硬幣落在日海軍手中。其中包括香港四一年一仙銅幣,當時一日本海軍軍官在檢查這批硬幣時,因為好奇關係而隨手拿了一把硬幣而放在衣袋中。所有硬幣照例被運往日本鎔掉作為戰爭上的用途。

戰後,最先有幾枚香港一仙銅幣在日本被發現,而後來在香港也發現兩三枚。我認為最後一個傳說有一定根據。不過在最近二十年,已經有很多枚香港一仙銅幣在世界各地被發現,主要都集中在東南亞一帶被發現。個人估計現己發現的一仙銅幣約在一百枚左右,如果再保守一些最少都會有五十枚。

香港的硬币,到1863年9月16日才面世。当时由英国伦敦皇家造币厂铸造了一批刻有“香港”字样的硬币,币面上铸有一只双手捧地球的雄狮,币值有1毫银币和1仙及1文的青铜币。但真正由香港自己铸造硬币,则是在3年后的1866年5月7日,耗资约40万银元的香港造币厂开张营业,开始铸造面额1元、半元、2毫、1毫及5仙的银币。

  在此后的百余年中,香港铸造了种类繁多的硬币。这些香港硬币大都铸有当时英国君主肖像,其中以维多利亚女王及伊丽莎白二世头像最为常见。从1994年起,香港政府在铸造硬币时以“紫荆花”图案取而代之,目前,紫荆花图案的香港硬币有壹毫、贰毫、伍毫、壹元、贰元、伍元、拾元共七种面额。

  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对于钱币界来说,在“女王肖像”硬币尚未真正绝迹之前,抓紧机会收藏几套以作为历史见证物是很有意义的。

  香港的硬币种类繁多,不下数百款。某些品种因发行量少或战乱、回收、损毁等原因,存世量甚少,现已成为珍品,比如1905年的一毫银币、1941年的一仙铜币、1964年的五仙铜币以及1980年的一毫铜币等。这些稀有品种在海外市场的价格高达每枚数百元、数千元乃至数万元,加上搜觅殊不容易,一般人是较难沾上边的。

  对香港硬币感兴趣的收藏者,不妨转向那些大众化的品种,作中长线投资,说不定将来能获得高回报。其中,有两类币种是值得留意的。

  一类是1981~1993年发行的金属辅币(一毫币为主)。1990年起,香港政府就有意减少“女王肖像”硬币的发行量,并从1993年起,港英政府对有英女王头像的流通硬币进行回收,现已收回数亿枚,可以预言,今后的回收量将不断加大,某些品种的存世量可能变得稀少,收藏价值凸现。此类硬币中,1984年的一毫币铸造量只有3001.6万枚,而1980年一毫币的铸造量也只有2400万枚。

  另一类值得注意的是密尔(MIL)币,这是香港最早的钱币之一,是面值最小的币种(10密尔=1仙),于1883~1886年发行流通,现在币市上见到的大多是1884年发行的。该币材质好,因而深受欧美集币者的喜爱,此币过去在广东沿海城镇较常见,近年因不断流向海外,已日渐稀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各国铸币介绍 法国钱币(一)
世界上最昂贵的硬币 硬币文化欣赏
2013年世界硬币大奖获奖币简介
世界各国铸币介绍:意大利
南非硬币
中国近代机制币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