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瓷器
userphoto

2022.12.05 河北

关注
大明·嘉靖一朝共四十五年(1522年—1566年),已到明朝的后期。在这四十五年之间烧制瓷器从不停歇,所生产的瓷器总量为明代最多。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景德镇明代御窑场生产瓷器12万件(为明代御窑场产量最大时期,相当于当时民窑产量的千分之三)。瓷都一度出现 “昼间白烟蔽空,夜间红焰冲天” 的壮观景象。

明·嘉靖

公元1522—1566年

青花缠枝莲托 “寿” 字盖罐

故宫博物院收藏

有档可查记载,官方对景德镇御窑场的瓷器派烧额达60万件,加上弘治朝以来烧造末完的30余万件(《明史》“食货志” 卷八十二,志五十八记载:“自弘治以来,烧造未完者三十余万器,嘉靖初遣中官督之。”),总计达100万件。但,这不是全部。当时因为烧额数量实在太多,所以有一部分钦限瓷器,以 “官搭民烧” 名义硬行派给了民窑完成,即文献所说 “ 除厂内自烧官窑若干座外,余者已散搭民窑烧。” 历江西提学副使王宗沐在《江西大志·陶书》也称(嘉靖时):“御器厂有官匠三百余,以工致之匠少而绘事尤难,其画役常募人,日给工食。” 这种 “官搭民烧” 的制度正是从嘉靖时期开始,所以官、民窑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像明初以来那么分明了。
这里解释一下:“部限瓷器” 是指官窑自烧的商品,“钦限瓷器” 是指民窑搭烧的商品。如果当民窑搭烧有不合格的商品时,就需要从官窑中买进部限瓷器来赔偿(部限瓷器都是官窑定价,高于市价),导致民窑 “历年赔貱,习以为常。” 但为了力求瓷器品质提高,民窑生产确实也有所发展。《饮流斋说瓷》概说第一曰:“明之最盛,在永乐、宣德、成化、嘉靖、万历数朝。” 这个系列第一篇讲 大明·嘉靖皇帝的青花瓷。故宫博物院收藏嘉靖朝御窑瓷器总计约500余件,其中青花、黄地青花、青花加矾红彩等瓷器约240余件。
关于大明·嘉靖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主要有三种:福建东平的 “坡塘青”、江西端州的 “石子青”、“回青”。其中嘉靖御窑瓷器主要为回青(这种钴料在明代正德年间已经开始使用)。嘉庆二十年由异经堂刻印刷出版清景德镇人蓝浦著《景德镇陶录》其中卷八·陶说杂编上记载:“ 宣窑青花一名苏麻难青,成化时巳少,正德间得回青,嘉窑御器遂用之,搥碎有硃砂斑者为上,银星次也,纯用回青则色散不收,必用石青和之,或十之一,或四之六,设色则笔路分明,混水则颜色明亮。”

明·嘉靖

公元1522—1566年

青花“国泰民安”云鹤纹葫芦瓶

故宫博物院收藏

明人臬史、王宗沐著《江西大志· 陶书》记载明·嘉靖时期御窑青花配料:“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清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石青多,则黑。” 因此嘉靖御窑青花瓷色泽浓翠艳丽的色调,正是由于使用回青和石子青混搭成份的青料所产生的效果。朱琰《陶说》称赞曰:“ 明宣德用苏泥勃青,嘉靖用回青。。。青器,宣青尚淡,嘉青尚浓,回青之色幽菁可爱。” 回青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

明·嘉靖

公元1522—1566年

青花云龙纹双耳瓶

故宫博物院收藏

回青料不同于景德镇元代、明洪武、永乐官窑青花所用青料,也不同于我国南方(江西、浙江、福建)生产的钴料,关于它的产地有些学者根据古文献记载认为是进口钴料,也有学者根据历史文献认为产于新疆,如:《明会典》嘉靖三十年(1554年)所记载吐鲁番贡回回青三百二十八斤八两。上海硅酸研究所对嘉靖青花样品分析的结果,氧化锰的含量为0.49,认为其接近云南经过拣炼的“珠明料”。而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采用PIXE技术测定,认为这种钴料含有比较少的锰、铁十分接近唐代青花所用的钴料,很可能产自我国甘肃境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家说|青花瓷器的“前世今生”
明朝历代瓷器特征都不相同,了解才能提高鉴赏水平
细说瓷器青花钴料
转:古瓷鉴定口诀大全10
过渡期青花瓷制瓷工艺与技法创
万历瓷器特点及辨伪 D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