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灸大椎穴

灸大椎穴——消退感冒发热

导读:经常艾灸大椎穴,可以消退感冒发热

    大椎穴属督脉腧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在项下背上正中,为手、足六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大椎穴为人体诸阳经交会之所,故能振奋全身阳气,鼓动、调节全身气血,对机体有强壮、补虚、培元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艾灸大椎穴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对于预防流感有良好的作用。

   



    施灸方法

    回旋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5~3 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

    隔日灸1次,每次灸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风寒感冒|找大椎穴 立竿见影防治感冒

导读:感冒是很多朋友经常遇到的问题,但一遇到感冒就要打针、吃药,可结果又是治标不治本。中医对治疗感冒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不用打针、吃药就能将感冒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今天讲到的这个穴位就能起到这种神奇的效果,这个神奇的穴位就是大椎穴。

    鼓舞士气抵御外邪的杼罕--大椎穴

    人的颈后有一块很大的骨头,一低头它就会抬起来,这个最高的骨头叫做大椎,它(大椎)的下面就是大椎穴。


    大椎在后背正中线的督脉上,督脉管理人体所有阳气,汇聚人体所有阳经的穴位,人体的阳经和督脉相交汇在大椎穴上,古代把大椎称为:柱骨之汇,汇人体所有的阳经到这个部位上。如果阳气不足,人就会怕冷,容易感冒,刺激大椎穴就可以帮助人体振奋阳气,抵御外邪。

    当遇到风寒型感冒,有头痛、颈项部的拘挛疼痛,身体也不出汗,全身酸痛,这样的症状,当感冒一初起,在家洗热淋浴,热水冲刷大椎的部位,大约5分钟,冲到前额、四肢开始有温热的感觉,有轻微的出汗,再好好睡一觉,第二天感冒就好了。还可以把毛巾用热水浸泡后,放在大椎穴上。

    大椎穴的取穴方法:首先低头(当低头的时候两个椎骨才能分开,突出的脊凸才能摸得到,颈部最高的点(第七颈椎)下方凹陷处就是大椎穴,就是两个椎骨之间,上面的是颈椎,下面的是胸椎。

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

导读: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

早春时节,北方的气温仍旧偏低,特别容易引起风寒感冒。中医认为,治风寒感冒一是要恢复卫气的卫外功能,二是要驱散寒气,艾灸就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艾灸有着天然的温阳实卫、祛风散寒、辟秽解毒的功效,它操作简便、见效快,又避免了药物治疗感冒引起的瞌睡、精神委靡等副作用,风寒感冒患者不妨一试。

大椎穴 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低头时后脖子正中有骨头突起的地方即是。大椎穴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有生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主治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及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灸之可以增强卫气功能、疏风散寒、解表退热。将艾条(中药店有售,价格便宜)点燃后,悬于穴位之上熏烤,艾火距离皮肤应适宜,既要有温热舒服的感觉,又不可伤到皮肤。每次10分钟。

合谷穴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合谷穴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可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疔疮、经闭、隐疹等许多病症,感冒时艾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应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灸的方法同上,每次灸5分钟即石丁。

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咽喉肿痛

导读: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咽喉肿痛

秋季气侯干燥,咽喉炎发病率较高,很多人喜欢购买治疗咽喉炎症的药物服用,但消炎药绝不能滥用,否则适得其反,还会加重病情。不妨试试中医绿色疗法——火罐放血疗法。

中医专家介绍,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疗咽喉肿痛,能泄实热,降急火。患者经过一次放血治疗后,往往感觉咽痛减轻,很少再度出现高热症状,病程明显缩短。一般一个星期一次就行,3~5次为一个疗程。

这种疗法放的血量非常少,是用三棱针或者梅花针点刺之后放血。主要达到开窍泄热、通经活络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起病急骤,以高热、肿痛等不适症状表现为主的中医实热证。像患者高热、便秘、咽喉肿痛剧烈,甚至出现脓点等热毒症状比较明显时,位于脖子后面的“大椎”放血的效果较好。而且在这个部位可拔罐治疗,有助退热下火、扶正祛邪,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更好。

大椎穴放血拔罐治急性扁桃腺炎

导读:大椎穴放血拔罐治急性扁桃腺炎

  从儿童到青壮年,很多人都患过急性扁桃腺炎这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病急,恶寒高热,体温常常可达39摄氏度以上,伴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周身骨痛、困倦乏力,幼儿甚至因高热而抽搐、呕吐、食欲不振。临床上虽然经常使用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物治疗,但患者发热容易反复,病情通常持续数天以上。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钟伟泉副主任医师介绍,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疗扁桃腺炎,能泄实热,降急火。患者经过一次放血治疗后,往往感觉咽痛减轻,很少再度出现高热症状,病程明显缩短。

  钟伟泉解释说,放血疗法是中医常用的传统疗法,是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从而达到开窍泄热、通经活络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起病急骤,以高热、肿痛等不适症状表现为主的中医实热证。“像红眼病、麦粒肿、急性咽喉炎、头痛等疾病,最常用的是耳尖放血,临床上效果非常好。如果患者高热、便秘、咽喉肿痛剧烈,甚至出现脓点等热毒症状比较明显时,那么大椎放血的效果更好,相对耳尖可以多放出一点瘀血。而且在这个部位可拔罐治疗,有助退热下火、扶正祛邪,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更好。”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下,在背部的最高点,属督脉之穴,为“诸阳之会”,阳气十分充足,是调整全身机能的要穴。在做点刺放血加拔罐治疗时,使患者俯卧,用食指和拇指把大椎穴位的皮肤轻轻提起,然后用三棱针点刺,挤出几滴血后再在该穴上扣上一个火罐,以加强疏通经络、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功效。

  钟伟泉说,针刺拔罐后,患者体内的内热愈重,罐内残留血液的颜色也就愈呈黯紫色,这是因为“邪”有出路,热从血泄的缘故。一般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后几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肿痛症状大为减轻,高热降下来后即使还有余热,但热度不会太高,病程也明显缩短。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配合中西药物治疗,或视病情决定再次放血治疗的间隔天数。(影妍)

真人图解 临床常用平衡穴位大椎穴(图文)

导读:真人图解临床常用平衡穴位大椎穴(图文)

灸大椎穴 (图文)

导读:灸大椎穴(图文)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落枕咽喉炎 颈部火罐行
夏秋交替,这几种小毛病最宜拔罐 | 涨姿势
拔火罐能治3种冬季疾病,9类人不宜拔罐!
宁泽涛身体不适拔火罐,立秋后几种毛病最宜拔罐
咽喉肿痛、高热,点刺少商简直就是血去病除
艾灸三个穴位治好了我的咽喉肿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