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腻的黑白影像,冲刷着观众心灵的《罗马》,值得起立鼓掌的杰作

一名导演的最大成就,不是获得各种奖项,也不是票房破纪录,而是能按照自己的心愿,拍一部自己的传记和回忆录。这是一部墨西哥家庭电影,这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细腻的黑白影像,个人与大时代、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罗马》中片头一汩汩的洗地水与片尾一波波汹涌海浪相得益彰,震撼地冲刷着观众的心灵,可以说是一部值得起立鼓掌的杰作。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

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本以为《罗马》会是乡愁故事,原来是一曲女性悲歌。以女佣视角为切入点,来展现记忆中的女性生活,但很多生存困境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改变。从洗刷地上的泡沫,到海边的惊涛巨浪,女主与她的主人一家人实现了精神上的涅槃,虽然人活着终究如逃不开大门的狗,但只要有希望,就一定还能走下去。

也许你会认为剧情的起伏除了怀孕和早产几乎是没有的,气氛的铺垫倒是做的非常精细,大到布景和群演小到陈列和白噪音,都在告诉你这是一个平淡中潜藏着暗涌的家庭,作为一个对墨西哥历史不甚了解的人来说,很难产生共情。另外,即使导演固定机位定焦长镜头的每一帧构图都非常好看,但是黑白影片全靠光线。

或许说本质上,卡隆对那个时代墨西哥的整体动荡对于人个体情感意识的深层次影响并没有多少发自内心的认知,也正是因此他把精力全都放在了奇观化的场景塑造上,无论是印在地板砖上的飞机倒影,还是学血流成河的街头运动,从炮筒中蹿出的空中飞人还是汹涌吞噬的海浪,都仅仅起到了活报剧的马戏效应。特别是还因为要展示几个奇观把画幅拉伸,导致大部分画面都是摄影机反复摇来晃去而毫无新鲜内容,看的极其疲惫。

《罗马》让人困惑之处在于,这个与导演紧密相连的“童年往事”却出奇的抽离,缺乏一个介入过去的有效视角。从私人记忆角度来看,影片无疑太冷峻太客观;而从历史叙事视角来讲,《罗马》格局又太个人太细枝末节,尤其是游离在家庭和社会之中的女仆部分,充当隐喻的设计感太强。在革命日再次遭遇孩子的父亲,还紧接着产子,怎么听都像是中国坊间盛传那种某事件一句话小说的格局。

其实,这是一部导演内心的私密作品,通过保姆的视角,来拼凑还原孩提时零碎的片段记忆,乃至窥探整个社会背景环境。破碎记忆的线索错综复杂,难以合力捏成一个顺畅的故事,但导演却凭借高超的镜头语言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输出超多信息量,让人目不转睛发人深思,极具魅力。这是一部极具个人色彩的作品,个人的色彩不仅体现在风格上,还体现在内容上,另类的个人传记片,只为迁就自己,从不讨好他人。

女仆故事,史诗气质。阿方索·卡隆贡献了从影以来最稳的一次掌镜,一组组镜头气度庄严,徐徐推开墨西哥“罗马”社区的家庭社会画卷。难得的是平淡中蕴含张力,最后的海浪画面充满悲壮肃穆感。仅以电影技巧而论,堪称年度最佳。可以借它探讨黑白影像的意义,其社会学价值与当下火热的非虚构文本相似,很私人。相比彩色,数字黑白更通透,也更能赋予它“观看”质感,更富有人文气质。

诗情,细腻,波澜不惊地绘出女性的性格与命运。有几个时刻,卡隆对女性的理解令人惊讶。她们对自己的悲剧始终心知肚明,却仍忍受着不言不语。70年代的墨西哥城,或是主仆之间的阶层差异,也没能阻挡悲剧碾压过每个女性。无力挣脱,令人窒息,但她们却偏偏在溺水的边缘爬上岸,此情此景,足以让观众们的心灵得到洗礼。

这是一个人在小屏幕上独自观看时几番想鼓掌的电影,这是值得进电影院在大银幕上再次享受和体验的电影。《罗马》终究是对一次成长本真的反映,它的美妙之处不在于私密,而是这份私密的忘我。细腻绵长又沉重悲壮的墨西哥女性史诗,时代背景下的结构对立被转换为人本身的对比,使流畅连贯的叙述爆发出一股自然的冲击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贝尔法斯特》,一封写给童年的情书
美翻人间的黑白影像:姑娘,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黑白的视角
黑白影像
黑白影像 逝去的美丽......
"Cinema Marginal" -- 一次至今依然鲜为人知的地下电影运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