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芝液体菌种不同培养基配方的研究
 

吕翠光 郭秀良 吴淼玲
(龙泉市科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浙江龙泉 323700)
《食用菌》2013.3 欢迎订阅食用菌杂志

  摘要 研究初步探明灵芝菌丝在不同配料中生长动态,初步明确葡萄糖和蔗糖作为碳源无明显差别,面粉优为玉米粉,加牛肉浸膏无明显作用,黄豆饼粉1%在三号配方中添加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摇瓶 液体 配方 灵芝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强化人体免疫系统、提高对疾病抵抗力等诸功能,颇为人们重视。近年来不少人从事灵芝的液体发酵研究,但各自的目的不同。笔者开展摇瓶配方研究,旨在获得利于灵芝菌丝体茁壮生长,保持菌龄较为一致,菌丝量高的价廉有效的配方,为代料栽培灵芝和强化段木栽培,培育优质灵芝液体菌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①主要仪器:恒温回转式摇床、超净工作台、灭菌设备、显微镜、照相机及有关玻璃器皿。②灵芝菌株:选用菌种为韩芝203。
  1.2 供试配方 试验配方详见表1。

  表1 供试摇瓶配方成分(g/L)
  

  1.3 培养方法 摇瓶培养试验期为5d,观察记录120h,主要观察pH值、菌球、菌丝等项目。菌种培养8d,直接接入摇瓶(50mL/200mL)。摇床培养温度27℃±2℃,摇床频率120~130r/min
  1.4 观察记录项目
  1.4.1 菌球动态 接种以后每24h观察一次,接种块分离以后,菌球开始形成,到最多用“++++”表示。
  1.4.2 发酵液清混度观察 从菌球形成过程观察,发酵液混清度用“+”来表示,共分五级,“0”为混“+”到“++++”为逐渐变清。
  1.4.3 菌丝体观察 主要用次甲基兰或刚果红染色法,观察菌丝体中原生质浓度和菌丝长度的变化,分为初期(接种块开始分散,菌丝在培养液中分散生长,镜检时,在培养液中有分散的菌丝体)、中期(分散的菌丝形成值小的白点小球,并逐渐增大,形成明显的白色菌球,镜检菌丝细长,染色均匀)、晚期(菌球不现增大,并有淡黄色出现,镜检菌丝短,染色不均匀)及自溶。
  1.4.4 菌丝量观察 摇瓶培养120h,将各处理取50mL培养液,进行菌液分离过滤,过滤后称湿重而得。
  1.4.5 pH测定 pH用精密试纸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配方菌丝生长情况 详见表2。

  表2 摇瓶培养120h各配方菌丝生长情况
  

  2.2 菌球形成观察结果 接种块接入摇瓶以后48h,配方④、⑥,取瓶观察,菌丝体已开始分散在培养液内。6个配方在摇瓶环境下,96h已形成0.5~2.5mm大小的菌球,在培养液仍有许多分散的菌丝体。120h取样,配方③菌球数量最多,培养液的粘稠度最大(图1)。
  从120h取样镜检观察,各处理的菌丝染色均匀,菌丝体长,菌龄仍在中期(图2)。
  2.3 pH变化 从试验中明显地看到各配方随摇瓶时间的增长,pH逐渐下降。各配方的起始pH均在5.1~5.4,培养120h后pH3.1~4.5。其中配方③pH下降缓慢。
  灵芝菌丝在液体摇瓶生长过程,是一个逐步酸化过程,如何延长酸化过程,获得更高菌丝体数量,防止菌丝老化。除配方研究以外,调节配方pH是否有效,很值得研究。
  在摇瓶过程中,随灵芝菌丝体逐渐的增加,培养液的澄清度增加,出现粘稠现象。

 

  ①菌球数量较少,一般直径在0.2~0.3cm,液清。②菌球多大小不一,大的在0.5cm,液清。③菌球特多,直径在0.5cm左右,液粘稠。④菌球大小差别大,大的直径达0.8cm,液清。⑤菌球数多,一般直径在0.2~0.3cm,液清。⑥菌球数多,菌球小,一般直径在0.2cm以下,液特别清。

图1 6种配方摇瓶培养120h的菌液形态照片


a.在菌球中心的菌丝体 b.在菌球外围的菌丝体 c.分散在培养液中菌丝体菌球是否随发酵时间延长,菌球分解,粘稠度增加;菌丝体老化变短,进入晚期或出现自溶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图2 摇瓶120h灵芝菌丝体形态(配方③)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中葡萄糖和蔗糖无明显差别,面粉优于玉米粉,牛肉浸膏1%无明显效应。在无机盐中氯化钠作用也不明显。
  配方⑥在摇瓶培养过程,各瓶生长比较一致,菌丝量也较好,在过滤时比较顺畅。
  试验初步确定配方③为最佳,可以在配方③的基础加入黄豆饼粉1%,进一步开展菌丝生长和pH动态试验。
  建议配方:黄豆饼粉1.0%,面粉3.0%,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水1000mL。pH可设置为自然pH,pH6.5和pH7.5。
  注:本试验在吕书缨研究员协助下完成,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吴水英,许宝泉.灵芝有效成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食用菌,2006(5):4-7.
  [2]黄志立,黄彦君,张丽君,等.云芝菌丝体产SOD的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中国食用菌,2009,28(4):41-43.
  [3]王谦,张亚从.外源激素对液体培养下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影响[J].中国食用菌,2009(5):32-33.
  [4]高峰,谢凌慧.毛木耳液体菌种的研究及栽培试验[J].中国食用菌,2009(3):32-34.
  [5]陈力力,刘红,邹正,等.金针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及栽培试验[J].食用菌,2011(2):13-14.
  [6]邹湘月,罗巍,吴郑武,等.北虫草液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J].食用菌,2012(4):10-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个香菇菌株液体菌种代料栽培的比较试验
【灵芝养生】灵芝菌丝体与灵芝子实体有什么差别?
蛹虫草人工代料栽培技术
黑皮鸡枞菌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
黑皮鸡枞菌的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