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画创作的意境与空间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绘画活动随着人类认识规律而不断的进步,从心理美学思想和理性认识,把中国绘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从视觉上,在有限的面积上,体会那无限的空间。

因为绘画艺术毕竟主要是用视觉器官来感受与欣赏,同时也成为了一种从精神上的存在形式,画家在作画时需要充分调动起思维去想象,体会画外之画的空间与意识。同时还包含着一种空间,也就是自然空间,与历史空间的绘画美学如何结合在一起。

张运河绘画作品

古人在创作的时候,向来把意境放在第一位,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明代画家唐志契在《绘画微言》中写道“吏能藏处多于露处,而趣味愈无尽矣。”从这一点上来看,古人作画时对意和境的重视,然而能做到这一点全靠平时对生活和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及用心感悟。

绘画艺术是最讲究空间的多样化,灵活多样的空间是多层次的,在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时需要在长期积累起来的素材中找寻灵感。

我们在山水画创作时,常常会把在大自然中发现的千峰林影,四壁湖光,前山明月,青鸾飞瀑等等,以及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这些景色加入画面构成中,顿觉作品增色不少,景趣横生。中国绘画,从古至今经历了数千年,费尽移山心力,形成了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同时,也包含着中国美学思想,既尊重了自然又能巧妙的与绘画形式有机和谐的结合到一起,自然与艺术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空间观念, 也能做到在崇拜自然的基础上,驾驭自然,从意境上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创作形式。

张运河绘画作品

源头汲水,造化中来。绘画是人类创造视觉空间美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坏境,产生美的认识并且初步理解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的发展,绘画艺术既要有民族性又要有时代性,艺术的创作几乎都以自然为源泉,以实现社会人的心理需要为基础。因此从理论上讲,美与自然、意境、空间是共存的,从表现的对象、空间的处理以及它特有的艺术表现方法,都是服务于画面里的意境。

画家在创作山水时,脑海中草木山石、名山大川、湖泊庭院几乎已呼之欲出,景愈意浓,仅寥寥数笔,却耐人寻味。因此需要时刻留意我们在生活中每个细节,这样才能抓住瞬间的感动, 在创作时加以使用。自然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而我们更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

张运河绘画作品

意境在绘画中的产生源自于画家具体而真实的思想,绘画是个平面的空间, 要体现这个空间产生意境, 就必须符合作品中描绘的景物和表现的思想融合在起,超出实际景物之外更大的空间,置身大自然之间才能发挥其感染力,发挥切身于自然中的感受,从而产生画家思维中理想的意境。

山水画中意境不易截然分开,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我们要更深刻的研究和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名画里的美少女油画欣赏~~!
浅谈中国画创作的意境
论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美学思想
【引用】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魏晋南北朝的造园艺术法则
砚边悟艺参画禅 功夫深度定天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