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史沉思录 / 70
叔段的结局
  
  叔段逃到共地以后,结局如何?《左传》没有明确交待。《公羊传》和《谷梁传》却都说叔段被庄公杀掉了。《竹书纪年》有“郑庄公杀公子圣”的记载,有人认为“公子圣”就是叔段。但古书上并没有叔段又名圣的证据,如果传抄、传刻错误,那么“圣”与“段”无论在读音上和字形上都没有相似之处,所以叔段与公子圣不大可能是一个人。
  叔段没有被杀,在《史记•卫康叔世家》上是有旁证的:
  “十三年(卫桓公十三年,相当于鲁隐公元年,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十六年(鲁隐公四年),州吁收聚卫亡人以袭杀桓公,州吁自立为卫君。为郑伯弟段欲伐郑。”
  卫公子州吁和叔段是同样的人物,他也有篡夺君位的野心,所以叔段失败逃亡在外以后,他访求叔段与他作了朋友。过了三年,州吁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卫君,又想伐郑,帮助叔段篡位。但不久州吁就被卫大夫石碏(音确)杀掉,立了卫宣公。
  可见,叔段逃奔在外,与卫国的州吁做了朋友,三年后,州吁还想伐郑帮助他回国篡位。
  此外,《左传》上也有叔段没死的旁证:
  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也就是叔段失败逃亡10年以后,郑、齐、鲁三国攻灭了许国(今河南许昌市一带),许国被郑国兼并。郑庄公在与许大夫百里的谈话中说:
  “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
  可见直到叔段逃亡十年以后,他还没有死,而是“糊其口于四方”,到处流浪,看来他是在外面终老一生了。
  
  “春秋三传”的解读
  
  我们在开头就说过,《春秋》有个书法的问题,就是用简短的文字表达作者的历史观点,道德取向,《三字经》称之为“寓褒贬,别善恶”。对于郑庄公打败叔段这件事,《春秋》写作“郑伯克段于鄢”。《春秋》为什么这样写?其中包含着什么“微言大义”?所谓的“春秋三传”,各有不同的解读。
  《左传》说: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意思是:《春秋》为什么写“克段”而不写“克弟”?因为叔段的行为不配作弟弟。为什么郑庄公打败叔段称为“克”?因为好像两个君主之间的战争,势均力敌,所以郑庄公取胜称为“克”。为什么称“郑伯”而不称“兄”?因为郑庄公对弟弟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不配作哥哥。“谓之郑志”,是说事情的结局符合郑庄公的意志。郑庄公居心要除掉叔段,眼见叔段在罪恶的道路上愈陷愈深而不加过问,以做为最后除掉叔段的理由。另外,叔段打败后,逃奔在外,为什么不写“出奔”?这是因为:“出奔”有贬义,若写“出奔”,就会把罪过都推到叔段的身上而开脱了庄公的罪过;所以史官在下笔时处于两难的境地,索性就不这样写了。“不言出奔,难之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在本书的《序篇》中说过:《左传》并不是解释《春秋》的书,《春秋》和《左传》原来各为一书,并不相干。后来有人把《左传》和《春秋》拉在了一起,阐发《春秋》书法的那些话是后人附加的,并不是《左传》的原文。这部分文字的作者是谁,我们不知道。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年帮助王莽改制的刘歆,仅仅是一种猜想,并无实据。总之,不管作者是谁,它表现了对《春秋》书法的一种解读方式,一种历史观点,如此而已。
  我们再来看《公羊传》的解读:
  “克之者可?杀之也。杀之则曷(何)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何)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已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弟何?当国也。”
  意思是:为什么要写“克”?是表示杀了叔段。杀了叔段为什么称为“克”?是加重郑伯的罪过。为什么要加重郑伯的罪过?母亲想要立叔段,自己却杀了他。你不把君位让给他就算了,还要杀了他,太过分了。段是谁?是郑伯的弟弟,为什么不写成“弟”而写成“段”?这是因为段如同敌国一样。
  《公梁传》的解读是: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段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贼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意思是:为什么写“克”?是有能力的意思。有什么能力?杀人的能力。为什么不说是杀?因为叔段有兵众,是交战中杀的,不是亲手杀的。叔段,是郑伯的弟弟,但为什么不写作“弟”,是公子而不写作“公子”?是为了贬低他。叔段失去了子弟之道,所以要把他看成贼寇,而又认为郑伯太过分了。为什么说郑伯过分?是因为他处心积虑地达到了杀段的目的。为什么写作“于鄢”?是表示到远方去杀人。这和从母亲怀里夺过来杀死一样,都太过分了。那么,郑伯应该怎么办?对贼寇不要穷追,要让他逃跑了,这才合乎亲亲(亲爱亲人)的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左传注
郑庄公杀弟逐母(微言《春秋》·隐公元年之二)
《郑伯克段于鄢》——《古文观止》导读1
一口气读完《左传》1
共叔段   春秋时期郑国贵族[5]、郑庄公同母弟[6]
绎史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