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徒问答:中医相火之说,历代医书说法不一,应该如何理解?

中医六气,风,寒,燥、湿各一,唯火有二,“君火”,“相火”之说,有人临证十余年,读书几百卷、始终心中不明了,集各家之论,得道一句话。正火养人,不及为虚寒,太过为热病,火郁宜发散,外至邪火宜清热,内生实火可泻火,治标为先。相火为病,多属内伤,内生虚火应补虚,虚为本,火为标,治应求本。相火与肾的关系至为密切,也与其他脏腑功能相关,诸脏功能失调,便可导致相火妄动。“相火以位,妄则为贼,根于肾命,寄于肝胆。苟得肾水肝血以涵之濡之,肾阳以温之纳之,脾土以敦监之,肺金以润降之,心神以镇静之,火不妄动,各安其位。以归于衡,则何妄之有?医者可察病机之所宜,随证立法,勿为一家之说所囿。

“君火”,“相火”

“君火”,“相火”之说,首出《内经》,是指一年中,六气主气循环的二之气,三之气两个时段,六气中的少阴,少阳二气。与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太阴湿土,五之气阳明燥金,终之气太阳寒水同为天之六气。六气中四气各一,惟火有二、为时最长,故分其纯者为君火,烈者为相火。相火亦谓之暑,乃始温终热之义也。春分至立夏的热,称为君火;小满至小暑的热,称为相火。少阴君火运行,少火生气,重在上升,相火运行,壮火食气,重在下降。相火由秋天降入冬季,再由春风木气升上,乃为君火,而君火又随相火下降,形成木,火,土,金,水五行循环不息。相火下降于水中,成为君火之始气;君火上升成相火,相火复下降而循环不息,相电流之回路,电断则灯熄,人火灭则命绝。

中医讲人身一小天地,以天人相应,五行六气配五脏六腑经络,

五行五脏六腑

因心为君主之官,把心火名为君火,除君火以外,把心包络,肝、肾、胆、三焦……谓为相火。肾火也叫龙火,肝火也叫雷火,用来论述人之正常生理活动,《格致余论·相火论》:“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唯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相火,天火也。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也,故凡动皆属火。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三焦者,是其臣使之官,禀命而行,周流于五脏六腑之间而不息,名曰相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火为人身之阳气,人体的热能之源。静而守位,动而中节,是“少”则生气,温养一身之真阳;是维持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所不可或缺的,应当保养、补充,而不应戕害。 君相二火,皆人体阳和之正气,失其正则为邪,失其和则为热,故所谓君火、相火为邪者,当指君火、相火之邪热者而言,而非君火、相火之本身为邪火。


病理状态时,把火之太过与不及,火热太过,妄动则均属于壮火,邪火。相火易为物欲所惑,火起于妄或失其位,则为“邪火”动而无方,则燔灼,是“壮”则食气。人们常说上火了,火气大了,肝火旺了……。火不及时人常说,这个人没火力。阳虚了。

实火可泻,仲圣桂本伤寒论,六气直中五脏论治,温、热、暑占其三,同为火之化气之名。火热之为病,有外至,天之六气之少阴,少阳之二气太过,或非其时之气,如冬天应寒,不寒反热,则多见冬温,瘟疫流行。传经化热,伏气变温,外至可移,病常有六经,三焦传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寒凉派”刘河间。认为火热病机非常广泛,“六气皆可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创方剂凉隔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双解散等,都是效验颇佳的著名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清吴瑭温病条辨,原病篇中论之甚详,三书参看,融会贯通,自能灵活运用。

火热之为病,有内生五志之火,内有定处,分别五脏、六腑所合。

五志之火

肝阴虚,木郁恼怒,则火起于肝;肝胆火旺,诸风掉眩,身热口苦,胁痛目赤,坐卧不宁,甚则狂言乱语,脉弦而数,柴胡、黄芩、半夏、猪胆汁之类。
思想无穷,心火上炎,面赤欲呕,口舌生疮,诸痛痒疮疡,脉洪而数,宜黄连黄芩泻心汤之类。心移火热于小肠,癃闭、淋沥、赤白带浊,滑石,甘草,木通,竹叶之类。

火乘肺金,与大肠,诸气愤郁,鼻衄,口渴喉痛,咳喘痰嗽,痛引胸中,不得太息,便闭不通,脉短而数,山栀、枯芩、黄连、石膏、半夏、甘草之类。

醉饱过伤,食积化热,则火起于脾胃;脾胃火热,牙痛龈宣,颊腮颐肿,口疮口臭,腹中痛,不可按,不能俯仰,大便难,脉数而大,石膏、大黄、厚朴、芍药、甘草之类。

房劳过度,精亏阴虚,则火起于肾;,咽中干,腰痛,足热,遗精、白浊、赤浊、便泄、梦遗,小腹作痛,小便不利,膀胱火也,阳事频举,精浊不止,命门火也,脉沉而数,知母、地黄、黄柏之类。

三焦火热,头眩体倦,手足心热,柴胡、黄芩,栀子之类。

此五火出于人为。火之为病不只五脏,十二经中,凡气有余,何莫非火也。实火治宜苦寒之味,苦寒之味只能泻有余之实火。实火脉洪而有力者易治。

虚火有三: 因身体虚而有火的表现的叫虚火。

脾虚阴火:李东垣则认为相火,又名之曰“阴火”,其病机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并提出“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强调指出“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夫饮食劳倦,内伤元气,为阳虚之病,又当以甘温之剂补之,如人参、黄芪之属。“劳倦内伤,中气虚,阴火上冲”的“气虚发热”以“脾土之火”“炉中火”之阐明机理,治守“甘温除大热”之旨,所谓“土厚火自敛”。譬如地壳,岩浆,当岩浆上升,地表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又如旧式煤炉,晚间须以煤泥封顶,微留一孔,火藏于内,设无此土,火何由而藏?人皆知土可以防水,岂不知亦能藏火?若劳倦内伤,中气虚弱,脾土衰薄,监理无力,则火不安其位,从下焦上冲,乘其胃土,熏于心肺,出现各种内热症状,如“蒸蒸燥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几乎可遍及五脏。东垣创立了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气等方以治之。若胃虚过食生冷,抑遏阳气于脾土之中,为火郁之病,以升散之剂发之,如升麻、葛根之属,譬如旧式煤炉,揭去顶封,内里之火自然外发。

脾虚阴火,水亏阴虚,

阴虚火旺:朱丹溪著《相火论》“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欲妄太过,相火翕然相从,而伤其真精为病,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微阳强,相火炽盛,以乘阴位,日渐煎熬,为血虚之症,非滋养真阴、降伏相火不可,此如久旱无雨,地下无水,木枯叶焦,烽火四起,非天降甘霖,地下水足,此火不能灭。血虚之症,以滋阴之剂济之,如当归、地黄之属。若肾水受伤,真阴失守无根之火,为阴虚之病,以壮水之剂制之,如生地、玄参之类。古方大补阴丸,引火汤都是治疗阴虚火旺的名方。滋阴降火法以治相火妄动,常用龟板、知母、熟地,玄参等,配伍盐黄柏为主,佐以陈皮、干姜、砂仁、香附等保护胃气。

古人医案有:“阴损三年不复,入夏咽痛拒纳。寒凉清咽,反加泄泻,则知龙相上腾,若电光火灼,虽倾盆暴雨,不能扑灭,必身中阴阳协和方息。此草木无情难效耳,从仲景少阴咽痛用猪肤汤治之而愈。

阳虚火旺:赵献可认为相火乃人身之元阳:“相火居下,为原泉之温,以生养万物,故于人也,属肾而元阳蓄焉……全以收藏为主”,

阳虚火旺

苦寒太过,戕伤真阳,下焦虚寒,相火不安其位,升腾焚灼,故治以温肾之药,从其性而引火归原、导龙入海,不宜清滋,清滋太过则息其生机。“惟宜温补”,命门火衰,为阳脱之病,以温热之剂济之,如附子、干姜之属。以健脾中之阳为第一义,脾中阳气旺,如天青日朗而龙雷潜伏也;胸中窒塞之阴气消散,如太空不留纤翳也;饮食运化精微,复生其下竭之血也。赵献可善用仲圣八味丸,四逆汤之类治疗阳虚火旺。郑钦安制潜阳丹,补坎益离丹之方,潜阳丹加吴茱萸等变方……,专用于虚阳浮越,上热下寒之阳虚火旺,均为后人所推崇。

尤在泾医案:治一血证“中气虚寒,得冷则泻,而又火升齿衄。古人所谓胸中聚集之残火,腹内积久之沉寒也,此当温补中气,俾土厚火自敛。四君子汤加益智仁、干姜。”另治一虚火上炎者,“以肾气丸直走少阴,据其窟宅而招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运六气快速入门:六十甲子年体质弱藏推断方法综述
辨“病脉证并治”解+男女左右脉象说+三七生答问+病理浅说 + 灌水与纵火
《“黄元御医学全书”答疑汇总》之:如何理解黄元御老师著作中相互矛盾的原文描述?
伤寒理路篇 《伤寒论》之药解 中医之六气 黄元御的六气辨证学说 本草求真
你平时老上火,清热消炎效果不好为什么?中医怎样辨证治本清火?
彭子脉法三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