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享《现代针灸医案选》里两个失眠的案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现代针灸医案选》里选录的两个失眠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位48岁的女性,患有失眠已经有七八个年头,每天晚上仅能睡2~3个小时,同时还伴有心悸、口苦、四肢无力。舌质淡,苔薄,脉细软无力。这就是个典型的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针取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就这三个简单常用的穴位,针刺2次后,病人就可以睡5个小时,针刺5次后就已经能够睡6~7个小时,别的症状也都消失了。

思考:这虽然是一个极其简单的病例,但却代表了一大类有这样病机的失眠病人,我相信绝大部分针灸医生都能够准确识别,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讲,能让我们动手治疗失眠的,在此之前绝大部分病人肯定服用了安眠药物,根据临床经验,心脾两虚的失眠口服安眠药效果并不好。所以临床上我们就会看到比较有趣的现象,一些失眠病人用助眠药效果很好,而一些病人几乎没有效果。

这类失眠病人临床上其实并不少见。前几天会诊的一个失眠病人就是典型的心脾两虚,也用了神门、足三里、三阴交,不过还配合使用了头针,效果也很好。神门温补心气安神,足三里补脾胃之气,三阴交养血活血。三个穴位同时使用共同起到温补心脾气血、养血安神的功效。

  • 神门

【类属】手少阴心经的原穴。

【位置】在掌后豌豆骨的桡侧下缘,第一或第二横纹,但不完全在横纹。手腕横纹处,在尺侧腕屈肌腱与指浅屈肌腱之间,尺动脉处,在豌豆骨的桡侧缘,于尺骨和腕骨的关节缝隙中。

【取穴方法】握拳,先定好尺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从掌长肌腱往尺侧摸,深部有一丛指浅屈肌腱,而神门穴就在这条肌腱和尺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狭窄缝隙中。

【主治】主要治疗神志病,如失眠,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精神狂躁症,精神分裂症,癔病,小儿惊风等症。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悬灸(禁重灸)。

【针感】多数有麻酥酥针感传至小指。有部分心脏传导束障碍者,针感可穿传到肘,个别可传到胸部。

【功效】安神养血,益心气。由于心经主火,且神门是土穴,能泻本经的浮火,所以有引火归原之功。

【主治】失眠(睡眠浅,易醒),胆小,脏躁,心烦,恐悸,面赤喜笑,狂笑,痴呆,健忘,癫痫。心阳不许导致的气短、胸闷、胸痛、怔仲。舌尖赤痛,舌疮,舌头溃疡。小便红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脏传导束障碍导致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慌、心律不齐等。

【考证】《甲乙经》:遗溺,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

《铜人》:疟,心烦。

《针灸大成》:心性痴呆,健忘。

  • 足三里

【类属】合穴,五行属土。下合穴之一,属胃的下合穴,回阳九针之一。

【位置】胫骨粗隆下端,在胫骨前肌的外侧缘,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的缝隙中

【取穴方法】传统的足三里坐位时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下肢伸直时在外膝眼下两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这样的取穴固然方便,但是不够精确。我们准确的取法是沿着胫骨脊从下往上推,到胫骨粗隆下端挡手的地方,从此处滑过胫骨前肌至其外侧缘的第一个凹陷处,在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的缝隙中,即是足三里穴。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调和气血。

【主治】腹泻,便秘,胃胀,胃中寒,食欲差,心腹胀满,心痛,腰痛不得俯仰,目不明。妇科疾病,如乳腺胀痛。口僻,喉痹不能言,身烦狂言,狂歌狂笑。急、慢性胃炎,溃疡病,急、慢性肠炎,急性胰腺炎,小儿消化不良,虚弱,贫血,或过敏性疾病等。

【考证】《外台秘要》曰: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睛,所以三里下气也。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

  • 三阴交

【类属】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之会。

【位置】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肌和趾长屈肌之间的缝隙中。

【取穴方法】从内踝内侧缘向上循摸3个肉节(凹陷),第三个即是三阴交。位于足太阴的缝隙中,胫骨后肌后侧缘。

【功效】养血化瘀,利水消肿。

【主治】腹痛,水肿,五淋,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赤白带下,崩漏,产后恶露不下或不止,手足厥冷。更年期综合征,阴道炎,盆腔炎。

【考证】《甲乙经》: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

《胜玉歌》:阴交针入下胎衣。

《资生经》:足踝以上病,宜灸三阴交、绝骨、昆仑。

第二个案例是一个28岁的男性,平时抑郁寡欢,近日由于受到意外刺激而出现失眠,睡眠较浅,轻微的响动就能惊醒,伴有烦躁易怒,心悸不宁,耳鸣、记忆力减退。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这是个典型的心胆气虚所导致的失眠。取神门、风池、合谷,用捻转补法,每个穴位行针1~2分钟,针风池时针感沿着两颞侧放射到前额。1次治疗后头部感觉轻松,3次后夜间就能入睡,易惊醒也改善,10次后睡眠达6个小时就其他的症状也都消失了。

思考:在《医宗金鉴》有这样的记载:惊悸、怔仲、健忘、恍惚、失志、伤神等病,皆因心虚胆弱,诸邪得以乘之也。心主血而藏神,心虚则神无所藏,故烦躁失眠,所以取心经的原穴神门,温阳补气安神;胆主决断,心血不足,胆失濡养,则相火妄动,故失眠易惊。风池理胆经,且为手足少阳、阳维、阳跷的会穴,所以可以兼治阳跷之病,“目气不营,则目不合”的失眠症,再配合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合谷,能够清气分和头面之火,改善睡眠及缓解头晕耳鸣的症状。

  • 风池

【类属】足少阳、阳维之会。

【位置】在项后,乳突后下缘,胸锁乳突肌后缘,发际处。

【取穴方法】沿着乳突下缘画一条水平线,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再向下循摸到一个较大的凹陷。一般位于发际处,第一颈椎横突外侧缘。

【刺灸法】0.3~1.0寸。三个进针方法:向同侧眼球直刺(治疗偏头痛、眼肌疾病);向对侧眼球斜刺(治疗眼底病);平刺(治疗颈椎病、小脑疾病)。可灸。

【功效】清头明目,祛风解毒。

【主治】目眩,目昏,偏头痛,目赤痛,大风,中风,气发耳塞。小儿近视。

【考证】《通玄指要赋》: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

  • 合谷

【类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回阳九针之一。

【位置】在拇指、食指之间,在第一骨间背侧肌的近端。

【取穴方法】伸展拇指、食指,从第一骨间背侧肌的远端1/2处往其近端循摸,摸到一个凹陷。合谷缝隙位于第一骨间背侧肌的近端。

【针感】徐缓针感可传到食指。

【功效】温阳益气。浅刺有解表、宣发、开窍、升阳之功,深刺有利湿、降逆、下气、固脱之功。

【主治】合谷的用法较多,能够治疗的疾病也比较广泛,但都离不开补气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兼有较强的温阳、行气的作用。所以合谷对外感病、经络脉有较好的作用,尤其是在治疗外感病方面作用尤为显著。

【考证】《铜人》:合谷治目视不明,头痛,齿龈痛,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

《类经图翼》:偏正头痛,面肿,目翳,小儿乳娥,

《玉龙歌》云:头面纵有诸般证,一针合谷效如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息六总歌诀
简单又实用的天星十二穴
图解靳三针
太冲
太溪穴
【穴位】解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