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到底该怎么学?








有道是,得语文者得天下,越到高年级这一问题的凸显越明显。
当高年级或初中的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屡屡失利时,会慌不择路地问:语文到底该怎么学?
当家长纳闷孩子总在阅读丢分、作文头疼时,会急火攻心地问:语文到底该怎么学?
当学生或家长横在老师面前突兀地提出这个问题时,我想老师们也会一时语塞,或者用日积月累多读多背多练来敷衍了事。
语文到底该怎么学?
我爱在夜深人静时反刍提出这个问题者的心情和现状,由此也展开回顾自己近二十年来教学实践的得与失,思索该怎样来负责地回答这一困惑师生的问题。
语文该怎么学?我觉得首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
问题1:语文是什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曾经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你要明白了这个道理,语文很快就学好了,你就进化成人了。如果没有,我再写10万字,你也还是猴子。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语文就是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抒写生活,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的修养。我也常爱对我的学生说,如果你对生活不敏锐、不细腻,只有智商缺乏情商,到了高年级学语文就很空洞,因为你缺少了一种语文思维。
历览外校入学资格考试的语文题目,我们就会发现平时积累语感中要形成一种语文思维是多么重要,否则你就会看着题目不知所云,因为这些题目涉及到课本的知识并不多,很灵活,也很生活化——

1.2010年外校考试语文第1题(2分)
面对四方宾客,你准备了一段开场白,最适合填入空格内的两项依次是:(A)(C)欢迎各位游客来到世博园。由于参观的人数多,希望大家相互谦让,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参观环境。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C、礼之用,和为贵。 D、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2010年外校考试语文第11题(6分)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一些情景、一点细节,让你拥有了这种养月亮的情怀。请你用不少于150字的篇幅向我们描绘你所观察到的美及由此产生的感悟。

3.2011年外校考试语文第9(2)
填空: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还是一词表达了期待失望的心情。

4.2011年外校考试语文第11(8)
请以这也是学习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记叙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不少于180字。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写出真实姓名和校名。

5.2012年外校考试语文第10(3)
品析语句后填空。
于是,站着吃的,蹲着吃的,走着吃的,拎着热干面回家,或是去单位吃的,便成了武汉早晨街头上最大的景观。武汉的空气中都飘着热干面的香气。
站着……蹲着……走着……”三个动词描写了吃热干面的人多,武汉人对热干面的喜爱;
武汉的空气中都飘着香气一句作用是突现出武汉到处都是热干面馆。

6.2012
年外校考试语文第12(3)
品尝了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后,你有哪些收获与思考?请写一段话。
要求:书写工整;50—80字。

我随手从2010年到2012年外校真题中摘取了以上6个题目就能说明这一问题,这些题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题属于联系语境选择正确的句子,它的语感是将句子作为观点精准地与后面的解说逻辑对应,如果能习惯地圈出后面的欢迎谦让和谐几个词语,那么答案就会快捷而准确地选到了。
246题属于袖珍作文,它的难度在于审题,外校考试的作文已经是初中风格了,不像小学作文那样直接,小学作文更多考察是选材与表达,而初中作文第一步就是审题理解,所以我说外校作文的审题本身就是一道阅读题——一道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或词语的题目,更多借助于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
35题属于阅读中审美鉴赏题,这种题目考察的是我们细腻的情感感受能力,看能否唤醒我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

问题2:小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

再说小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区别,一言以蔽之,小学在于知识积累,中学在于知识应用。我们不妨从语文试卷题目的叫法上就可窥见一斑——
小学叫基础知识,中学叫积累与运用;小学叫阅读理解,中学叫阅读欣赏;小学叫习作,中学叫作文或写作。
小学是练基本功的黄金季,来不得半点虚假,一招一式练的都是硬功。对于语文,词汇的积累,语感的形成,都来自于阅读。
所以,针对小学语文学习,我们成功写读课程研究中心做了《假期快乐阅读》的课题,力求诱导孩子们爱上阅读,在阅读中积累。
我们陆续开发并编写了《假期快乐阅读·趣味篇》开启学生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编写了《假期快乐阅读·诵读篇》促使大家积累词汇,构建语言库;编写了《假期快乐阅读·感悟篇》启发大家积累观点,构建思想库;编写了《假期快乐阅读·竞赛篇》引导大家体会创新应用,激发写作的潜能;我们还将开发编写《假期快乐阅读·传纪篇》对学生进行励志激发,同时也帮大家构建人文素材库;编写《假期快乐阅读·文采篇》让学生体会语言,学会形象、诗意的艺术表达……精彩还将继续,探索永无止境。
中学是从知识积累上升到运用的阶段。如果在小学对阅读没有产生兴趣,没有在阅读中大量积累,到了中学语文运用就很困难,一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小学语文基本功打得好,到了中学,只要掌握了语文运用的一些规律,运用起来就随心所欲了。
中学语文运用的规律,也是我们在六年级春季学期要给学生们开启的一些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实现小学初中顺利对接,譬如——

1.“厚积触发运用的联想;
2.用好语文中的对称性思维;
3.练习好精准的逻辑对应性;
……
其实,这些东西综合起来说就是语感。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中考语文真题考点的拓展: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摘自鲁迅《药》)
文章画线部分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当分值为2分时
从答题结构上看,只要答出运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起到怎样的作用即可。本题所考核的知识点是需要我们知道有什么描写。
参考答案 这段话中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刽子手的贪婪、粗暴。
2)当分值为3分时
参考答案 这段话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刽子手的粗暴的形象。动作描写1分,生动形象1分,刽子手的形象1分。答题结构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3)当分值为4分时
参考答案 这段话运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通过抢、扯、裹、塞、抓、捏六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刽子手粗鲁、暴力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形象的批判之情。

回答这些题目需要的是分析运用能力,要能看分答题踩准得分点,但前提是要有关于描写方法及作用的知识点积累。
正因为中学重在运用,所以我们要从小学打好基础,早积累,多积累;正因为中学重在运用,所以我们在中学常说方法比知识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要怎么学?多刷题还是多阅读?(阅)
昨天,武汉6000伢竞争320个入校名额,这所学校有多火?!
【练习】小学语文3-6年级课内阅读训练题
小学语文常见阅读题型、阅读技巧总结,替孩子收藏
教你高考语文如何突破140分:现代文阅读技巧篇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再也不用担心阅读题做不好啦!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