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怎样看准一个人

文老师读《学而》

今日分享——第十五篇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志于道:一个人立的志向,如果是赚钱、买房,这实在是太单薄无力了。假如一个人的毕生所求都是物质层面的,生活上必然会感到非常痛苦,无论其最终目标是否实现。物质的追求是最容易达到的,但又是最难以满足的。立此志者,多数浮于人生、社会的表面,熙熙攘攘、争名逐利,在个人思想上升华不了,于社会意义也不大。孔子提出志于道,就是要去追求真理,人生的目标要突破物质的束缚,进入到探索世界运行的规律当中去。比如牛顿、爱因斯坦、老子,就是如此。他们想要搞清楚宇宙、人生,在这样大的志向之下,人生不会无聊,追求的道路永无止境,完全能在精神上满足自我。

        据于德: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指做事得有底线,德是行事的基本准则和警戒线。德者,得也。第二种解释,指一个人需要对道德体系非常清楚。不了解什么是“德”不重要,能够遵循“德”的要求做事才有意义。目不识丁者不一定熟知“德”的内涵、外延,但是不妨碍他们尊老爱幼、乐于助人。  两种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依于仁:“仁者爱人”,一个人的行事方法应该以仁作为倚靠,如此才能利人惠己。

        游于艺:指要在礼法、射箭、驾车、读书、识数等技艺中不断地磨炼自己、提高自己。人生得有趣味,不能只是谈仁义道德,还需要将这一切付诸实践。孟子讲“必有事焉”,说的是人只有历经时间磨砺,才能看到自己的仁和德到底修炼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有的人志于钱财,目标是过上奢靡的生活;有的人据于法规,只要不犯法什么都可以干;有的人依于手段,只要手段强、有效果,不在乎仁义;有的人游于手机,沉迷于游戏,放弃面对真实的交流与生活中的体验。

        如果一个人如此行事,生活就会变得颓废。没有高尚的追求,长此以往,与亲友、主流社会渐行渐远,幸福感也会越来越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升文字材料格调的用典素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什么是君子四要?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学习152-153
《论语》解读全套视频讲解
论语启示录134:望星空与接地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