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膜瘤常见但不简单,这15种脑膜瘤你敢诊断吗?
userphoto

2022.05.05 山西

关注


01


纤维型(成纤维型)脑膜瘤


影像学特点:T2WI示肿瘤中央呈极低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周边呈等信号,明显强化;CT表现为中心更高密度。


02


脑膜皮型(内皮型)脑膜瘤


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常表现为:信号均匀,无明显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除肿瘤位于静脉窦旁外均很少出现瘤周水肿(静脉窦旁任何类型的脑膜瘤由于其压迫静脉窦而致回流障碍均可引起肿瘤周围水肿)


03


过渡型脑膜瘤


     是常见的一个病理亚型,属于WHO I级肿瘤,常见于40-60岁中老年人,具有内皮细胞型和纤维型间过度的特点。组织学基本成分由脑膜细胞、纤维母细胞、过渡型细胞、血管、砂粒体组成。常单发,血供丰富,膨胀生长。


04


沙粒型脑膜瘤


   砂粒体型脑膜瘤的特征是在肿瘤中形成许多矿物质化的同心圆结构和砂粒小体。其形成机理可能为:瘤细胞质膜芽生并分离出许多小泡于细胞外,小泡内含有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被释放出来,与细胞无结构的蛋白多糖颗粒基质以及大量间质内原纤维、 胶原纤维相结合, 经过矿化作用,羟磷灰石结晶逐渐沉淀, 初期散在于原纤维和胶原纤维之间, 继之融合成较大的颗粒及团块。



05


血管瘤型脑膜瘤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主要由于其血管丰富且扩张,水分含量高以及肿瘤细胞丰富)。


06


微囊型脑膜瘤


    其组织病理学主要特点为 :瘤细胞多为合体状或纤维型 , 胞浆突较长且呈旋涡状排列 , 彼此间构成大量的微囊腔 , 肿瘤间质易发生血管透明变性 、 胶质增生 、 脂肪退变 、 砂粒样钙化 、 坏死 、 出血及较大囊腔形成等特点。MRI 特点为平扫呈不均匀长 T 1 长 T2 异常信号 ,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或蜂窝状强化 


07


分泌型脑膜瘤


     一种少见的脑膜瘤亚型,占所有脑膜瘤 1% ~ 4. 4% 。大多数 SM好发于颅底,尤其是岩斜区和蝶骨翼。MRI 表 现 为T2WI 呈稍高信号, T1WI 呈稍低信号, 明显增强而均匀强化; 部分病例可见明显的瘤周水肿。



08


富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


    以脑膜上皮细胞增生伴大量淋巴细胞、 浆细胞浸润为特点, WHO Ⅰ级;主要见于青壮年,具有脑膜瘤的一般影像学特点, 常呈圆形或类圆形, 境界清 楚;CT平扫多为较均质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病灶, 钙化少见;高场 MR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强度较均质, 增强扫描多有明显均匀强化, 可有脑膜尾征, 但不常见。瘤周水肿是 LPRM 的特征之一


09


移行型脑膜瘤


     此型脑膜瘤中含多种类型脑膜瘤(上皮型、纤维型、砂砾型等)细胞成分,但不能必定以哪种成分为主时,可称为混合型脑膜瘤。


10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


     透明细胞型脑膜瘤(Clear Cell Meningioma,CCM)好发于脊髓和颅后窝,后者主要部位在桥脑小脑角,是临床较罕见的脑膜瘤亚型。2000年WH0将CCM 分类为II级,表现为易复发和侵袭性。青少年好发,女性多见。颅内及椎管内各部位均可发生,椎管内及桥脑小脑角区为好发部位,有恶性倾向,表现为侵袭性,易复发及转移。组织学特点:肿瘤组织以多角形、胞质透明,富含糖原的肿瘤细胞组成,血管周围和间质胶原纤维丰富,“漩涡”状结构呈灶性分布,砂砾体鲜见,肿瘤组织内部,分布有丰富的结缔组织纤维带,局部密集。不表现出一般脑膜瘤典型的脑膜尾征。可囊性,可能与其退行性变,缺血坏死和出血有关。透明细胞型脑膜瘤更具有突变的倾向。该病理类型的脑膜瘤来说,钙化相对常见。


11


脊索瘤样型脑膜瘤


    比较罕见,占脑膜瘤的0.5%~3.0%。此病以青少年为多,贫血和发育障碍常见。光镜观察有典型的脑膜瘤或至少有小部分为脑膜瘤,但肿瘤大部分组织学表现类似于脊索瘤,主要是瘤细胞问物质黏液样变,在黏液样背景中可见单个或多个小空泡,外观呈液滴样细胞。提示脑膜瘤具备间叶肿瘤和上皮性肿瘤的共同特征。



12


非典型脑膜瘤


    非典型脑膜瘤是一类较少见的脑膜瘤,约占脑膜瘤发病率5%,分级属于WHO Ⅱ级,其生物学特征、病理学表现及组织学特征介于良性(WHO Ⅰ级) 与恶性脑膜瘤(WHO Ⅲ级) 之间。MRI 表现可归纳为:①瘤内信号不均匀,可见坏死及囊壁。②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脑膜尾征不规则。③易引起周围骨质改变,多呈浸润性骨质破坏。④多伴脑水肿



13


乳头状瘤型脑膜瘤


    乳头状瘤型脑膜瘤发病率低,WHO III级,好发于幕上间隙,特别是大脑凸面及矢状窦旁,肿瘤细胞以纤维血管为中心呈乳头状排列,瘤内核分裂象多见,增生活跃。常可见局部浸润或软脑膜播散,或转移到颅外。



14


横纹肌样型脑膜瘤


    较为少见的病理亚型,具备侵袭性、增殖活性,MR表现T1WI等低信号,T2WI不均匀等信号,强化明显,宽基底,囊变多见,瘤周水肿常见。



15


间变性(恶性)脑膜瘤


极少见,其生长速度较快,具有明显的侵袭性(如肿瘤周围出现明显水肿而本身无或仅有轻微钙化。平扫和增强显示瘤内明显囊变。增强扫描肿瘤不增强或轻中度强化,肿瘤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恶性脑膜瘤瘤周水肿有一特点:即肿瘤最大径与瘤周低密度水肿区最大径有时不在同一层面,这一点与胶质瘤不同,后者脑水肿与肿瘤的最大径总是在同一层面。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变万化之脑膜瘤亚型及其影像学表现
非(飞)同寻常。。。
脑膜瘤病理分型及典型影像表现
【经典病例学习】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硬脑膜占位病变的MRI诊断
青年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MR影像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