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奇案 (26) 寡妇用媳献情夫案
寡妇偷情,竟用儿媳讨好情夫
大图模式
明正统五年,河南彰德府出现了一个汤阴县民妇控告儿媳妇辱骂自己,请求县太爷治儿媳不孝之罪的案件。按照《大明律》的规定,儿媳骂公公婆婆,是绞刑,但要求公公婆婆亲告。
知县按律拟罪,申报各级核准。而上级各府却出现了意见分歧,有的同意将该媳妇处以绞刑,有的则认为该媳妇辱骂婆婆是情有可原的,应该将该媳妇释放回家。最后都察院将此情况奏报给了皇帝。
那么婆婆是如何将媳妇告到官府的呢?各级官员核实,为什么会出现一个绞、一个无罪释放的巨大差别呢?
彰德府汤阴县有一个名叫刘秀梅的女子,父亲是个私塾先生,一直在外教书。秀梅与母亲张氏相依为命,受到家学的熏陶,从小也读过一些书,生性聪慧。然人有旦夕之祸福,秀梅十四岁那年,母亲张氏得了恶疾去世,父女抱头痛哭一场,办了丧事后,就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
父亲靠教书为业,既不能带秀梅去私塾,又不能把女儿一个人留在家中,若是不去教书,生活无法为继。于是刘父便想到给秀梅找个婆家。
刘父托媒婆打听,不久媒婆回话,说县里有一个开店的周寡妇,如今有一个儿子,名叫曾桐,已经十四岁了,尚未说亲,不知道刘先生是否愿意。
刘父急于要把女儿嫁人,所以也不仔细打听周寡妇的为人如何,更不索要彩礼,就同意将女儿许配给曾桐,并对女儿好言相劝道:
“我是无可奈何,才将你小小年纪与人做媳妇,你定乖乖的,切要听婆婆的教训,不要惹她恼怒,这样为父才安心。那曾桐的年纪与你相仿,料想他不会日日与你为难,你就只管放心去吧。”
刘秀梅同意后,刘父就把女儿嫁到周寡妇家,刘父对亲家母说:
“小女是个没娘的孩子,我也不曾教训,年纪又小,希望亲家母能把她当成亲女儿看待,不要说老夫我会感恩戴德,就连我那老妻在九泉之下也会安心的。”
说完之后,尽管有些不舍,但还是把女儿交给了曾家。
说起这个周寡妇,其丈夫在时,从来不管店中的生意,只管照顾一家人生活。后来丈夫去世,儿子曾桐年纪又小,便只好抛头露面,出来见客做生意。
当时周寡妇还不到三十岁,最初遇到那些轻佻的客人挑逗她,也是不好意思,渐渐地也就习惯了。即便如此,周寡妇孤独之时,也觉得好难消遣,欲嫁人,又怕被人笑话,日间思量起来,不免在先夫坟前诉愁说苦,痛哭一场,纾解心中烦闷。
就这样,周寡妇把儿子曾桐养到十四岁,还没有花什么钱,就给儿子娶了媳妇,应该是苦尽甘来,却不想寡妇难终守,只是未遇怜花人。
大图模式
过了两年,来了一个荆州商人,名叫汪道宇,到周寡妇的店里办货。这汪商人家资雄厚,挟资走南闯北,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也许是天缘凑巧,汪道宇看见周寡妇之后,其魂魄就被勾了过去,再也不愿意离开了,于是在周寡妇家就近租房子住下。
汪商人得见美人,周寡妇欲寻依靠,一来二往之后,最终两个人勾搭成奸了。
汪商人所租的房子与周寡妇比邻,周寡妇住楼上,儿子和媳妇住在楼下。有时儿子曾桐听到动静前去查看,可结果就是周寡妇以在商讨生意为由,把儿子轰出房间。久而久之,曾桐也就见怪不怪了,也不再理会。
常言道,色胆包天。汪商人不但晚上暗桥偷渡,大白天也来周寡妇店里,一坐就是半天,彼此调情,毫无顾忌。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周寡妇与汪商人的所作所为,也难免被儿子、媳妇看到。
儿子曾桐,别看已经十六岁了,但从小就被母亲拿捏得服服帖帖,畏惧母亲如老鼠见猫,因此即便是看到,也只当是没有看见。秀梅则不同了,父亲是个教书先生,从小就让她学三从四德,读《烈女传》,每每见到婆婆与汪商人调笑,就脸红心跳地躲开,却忍不住要对丈夫讲:
“咱娘是个寡妇,就是改嫁也不丢脸,但要明媒正娶,总不能偷偷摸摸的吧!听说那汪商人在家有老婆,如今生意不做了,白天黑夜与咱娘在一起,就不怕邻居们笑话吗?”
曾桐怕丢脸,不想揭破此事,于是说道:
“你说的都是没影的事,汪商人是和我们谈生意的,给了咱们家不少帮助,我娘对人家客气一些,那也是应该的。”
秀梅依旧不饶,说道:
“我还听到楼上有人打呼噜呢!以前娘一个人住在楼上,从来没有听到过有呼噜声。”
曾桐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呼噜声是娘压力大,年纪大了才有的,你别瞎猜疑,若是惹娘不高兴,你我都没有好果子吃。”
见丈夫总是向着婆婆说话,秀梅也就不再言语了。
汪商人常来周寡妇的店,开始时是不经意地看到秀梅。此时的秀梅已经十六岁了,身体初长成了,远看亭亭玉立,近看蜜桃盈盈。此时的汪商人对许秀梅产生了想法,便找机会上前攀谈。秀梅见到汪商人上前搭讪,心中厌恶之极,自此之后只要是看到汪商人,便头也不回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大图模式
汪商人生了得陇望蜀之心后,在尽力讨好周寡妇的时候,就提出要与秀梅交好。周寡妇很是恼火地骂道:
“你们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老娘我哪一点不如那个小丫头片子,哪一点不中你的意,你竟有了这样的心思!”
汪商人献媚道:
“我的美娘子,我把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我怎么可能不中意你呢?只是你那儿媳妇着实让人难以忘怀,娘子你就看在我们俩的情分上,去跟你那儿媳妇讲一讲,让我和她春风一度,我到死都会感激娘子的大恩大德。”
耐不住汪商人的花言巧语,周寡妇竟然答应了这种无理的请求。
周寡妇先是让秀梅去照看汪商人的饮食,秀梅则以汪商人非亲非故为由,拒绝前往照看。周寡妇见自己的话不好使,于是声色俱厉地喝道:
“有谁家的媳妇不听婆婆的话?如今汪商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怎么会是非亲非故?我让你照看他的饮食算什么!就是让你给他铺床暖被,也不算是丢人。”
秀梅见婆婆说出如此不顾脸面的话,于是讥讽道:
“有您给他铺床暖被还不够吗?凭什么还要我给他铺床暖被呢?”
周寡妇见秀梅讲到自己短处,也不由得恼火起来,开口便骂:
“凭什么?就凭我是你婆婆,要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还反了你了不成?我愿意给汪商人铺床暖被是我的事,如今要你给汪商人铺床暖被,也是我的事,你告诉我,你去还是不去?”
秀梅反驳道:
“女子既嫁从夫,为丈夫铺床暖被是分内的事情,但为他人铺床暖被则是天理不容,您愿意去您就自己去,这与我无干!”
周寡妇听罢大怒,拿起鸡毛掸子劈头盖脸地就朝秀梅打来,秀梅一边躲,一边大喊:
“谁家的婆婆会让儿媳妇去伺候别的男人呢?媳妇不同意,婆婆竟然无理打人,让你儿子去评评理吧!”
说完便跑回自己的房间,要求丈夫曾桐评理。
曾桐虽然从小就怕母亲,但还是把秀梅护在身后,一个劲跪求母亲不要再打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周寡妇见状,也只好住手,愤愤地离开。
大图模式
周寡妇将秀梅不肯就范的事情告诉汪商人,让他死了这条心。汪商人见事情没办成,于是对周寡妇冷嘲热讽地说道:
“人家的婆婆都是说一不二的,唯独你这个寡妇,没有了丈夫,连儿媳妇都管不了,算是什么婆婆?”
周寡妇无奈地说道:
“婆婆也要占理,如今让儿媳妇伺候你,这本来就是无理的事,看在儿子的面子上,总不能再强迫她了吧!”
汪商人一副贼心不死的样子,他再次劝说:
“你管不了媳妇,可以让官府去管,让官府打她一顿板子,再刚烈的女子,也会变得老老实实的。
周寡妇也想管教一下儿媳,于是问道:
“清官难断家务事,婆媳之间鸡毛蒜皮的事,官府如何能管呢?”
汪商人笑道:
“你这就是妇人之见了。要知道我朝以孝治天下,你到官府控告儿媳妇骂你,官府定然会重处她,等官府要打她板子时,她若是从了,你就求官府放了她,若是不从,就听凭官府处置。”
于是周寡妇与汪商人商议告状之事。按照规定,妇女不得上公堂,汪商人替周寡妇写了状纸,递到县衙。
要是一般的家庭纠纷,地方官往往会批示地方宗族进行调处,但事涉“十恶”大罪的案件,地方官是不敢疏忽的,因为一旦惩处不力,他们是要承担行政乃至刑事责任的,弄不好还要丢官。周寡妇是控告秀梅辱骂,是儿媳妇辱骂婆婆,按律应该处以绞刑,按罪名也是属于“十恶”中的不孝,汤阴知县岂敢怠慢,当即提讯当事人审理。
汤阴知县先是审讯周寡妇,但见其历数秀梅辱骂之事,事涉淫秽而毫不隐晦。审讯汪商人,汪商人称来店交易,时常听到秀梅辱骂婆婆,甚感不平,曾经要秀梅的丈夫曾桐严加管教,而曾桐畏惧秀梅淫威,非但不能管教,还被秀梅斥责。审讯曾桐,曾桐有苦难言,连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几句。最后审讯秀梅,秀梅碍于婆婆的脸面,不便把婆婆与汪商人的丑事及逼迫自己之事直接言明,故言辞闪烁。
在有婆婆亲告、汪商人为证的情况下,即便是秀梅不招供,也是可以定罪的。汤阴知县按照《大明律》的规定,将秀梅拟为绞刑,申报给各级上司核准,等待皇帝勾决,即可以执行。
大图模式
刑部同意汤阴知县所拟,按例交监察御史核实。山西道监察御史同意刑部意见,再交贵州道监察御史复核。贵州道监察御史看完案件后,觉得曾桐的证词的案件中存在疑点,因为其证词答非所问,最终他再次提讯曾桐,曾桐在纠结中还是说出了母亲的丑事。
贵州道监察御史复核此案,认为秀梅拒绝婆婆的要求与他人通奸,为此辱骂婆婆,应该是情有可原。而山西道监察御史则维持原判,他们认为秀梅可以拒绝婆婆的无礼要求,但是不能辱骂婆婆,因此还是有罪。
因为意见分歧,案件到达都察院时,都察院也不好决断。只好奏请皇帝裁决。刚刚十四岁的正统帝,看到贵州道监察御史的奏疏之后批示道:
“然,此妇居贫苦,为姑挟以非礼,何得罪其不孝?其释之。原鞫御史,泥文法,亏节义,吏部其斥以他用。”
也就是说,贵州道监察御史讲得有道理。秀梅身在贫苦之家,被婆婆挟制以非礼之行,为什么还要治她不孝之罪呢?将秀梅释放,原来复审的山西道监察御史,拘泥于文法,有亏于节义,难以再让他为御史了,令吏部将他贬斥而改为他用。
此案本不难审理,周寡妇虽然是亲告秀梅辱骂自己,按律也应该有证人,特别是要有邻证。汤阴知县并没有传集左邻右舍取证,却只听汪商人的佐证。既然汪商人可以为证,就应该审查证人的来历。汤阴知县不查明汪商人的来历,就以其证词为凭,拟秀梅为绞刑。对于这种失误,各级上司都没有查明,都维持汤阴知县的判决,幸亏贵州道监察御史查出婆婆逼迫儿媳妇与人通奸之事,提出了异议,才使秀梅得以免死。
正统帝对山西道监察御史只知道拘泥于法律,却忽略情节,特别是忽略节义的问题,表示强烈的不满,将山西道监察御史贬斥而调任职位。
从这也可知,年轻时候的明英宗是讲节义的。
大图模式
刑部将秀梅释放后,按照义绝的规定,秀梅和曾桐应该离异,并且可以不再回周寡妇家,而当地人得知秀梅不以贫穷而自暴自弃,不以恶婆婆威逼而失节操,颇为欣赏,便有多家争先礼聘,秀梅就是不嫁,与老父一起生活。
周寡妇的所作所为,遭时人唾弃,无法在汤阴县安身,只好跟随汪商人前往荆州。然而汪商人是有家室之人,正妻不容周寡妇,最后夫妻大吵之后,汪商人还是把周寡妇母子赶了出去。周寡妇母子既没有办法回家,又无法在汪商人家乡生活,只好沿街乞讨回河南去寻亲投友。此事被秀梅得知,便央求父亲把他们找回来。
身受折磨的周寡妇,此时已经没有了婆婆的傲气,见秀梅肯收留他们,也是感激不尽。此后,一家人虽不富裕,但阖家努力,也可以度日,还算是好的结局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奇事:儿媳忤逆婆婆判绞刑 追原因 竟是婆婆贼喊捉贼 惹怒正统帝
周新传
【转】民间故事:小偷躲入寡妇床底,发现别有洞天,帮知县破获风月奇案
明朝奇案:小偷协助县令,钻床底,发现别有洞天,破获寡妇杀夫案
周伯琦传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官府十大幽默判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