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长沙岳麓山禹王碑 | 静思斋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2020年10月16日

写了两篇岳麓山的墓,今天不妨换个脑筋,来说一个很有趣的东东,按照国保名录中的立项,姑且称之为“禹王碑”吧。中午饭点将近,一身也被雨淋得不甚舒服,拜谒完黄兴墓后,遂沿着一条小径北行向上准备去电视塔那边用膳。行至近山巅的一个小平台,正好就遇见了禹王碑。自然,这是被认为和禹有关的一通古碑了。 
 图1:岳麓山禹王碑碑亭

眼前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封闭式石亭,只有碑文这一面,用铁栅栏门隔开,近前则可看清禹王碑之全貌。除了民国题记之外,其余斗大的数十字我是一个不识,不过这倒也没啥丢人的,因为从古至今号称能“看懂”的人就没几个,而它们真正的意思,至今也并无定论呢!旁边的官方介绍称,此碑相传原在南岳衡山岣嵝峰,故而又名《岣嵝碑》,南宋时一个叫何致的人发现了它,并将其摹拓下来刻在岳麓山上。读完这段介绍,我心中不由疑窦丛生,回家后便兴致勃勃地从史料中探索它的来龙去脉。

茫茫禹迹遍九州,大禹治水的往事是人尽皆知。不过禹所处的年代距今已四千多年,即便是如此伟大的人物,想还原他生平之足迹也几无可能。古人将其神化,留下诸多传奇故事口口相传,这倒可以理解,不过若用故事去讲历史,怕又不太合适了。在这里得先达成个基本共识,大禹是人而不是神,纵横四海靠的也是一双脚板,至于那些诸如降龙斩蛟、金简玉书之类不太科学的,看个乐呵也就罢了。
 图2:大禹像

不得不说,官方的那段介绍虽是限于篇幅,许多问题没交代清楚,但斟酌起来用词却颇为严谨。其既没有采用任何神话,也并未提出碑文的内容说的就是禹,此刻我对它的感觉倒更多是赞赏了。好吧,让我们先来看看古籍中是怎么说的。

禹碑最早见诸于文献记载,当是东晋罗含所著的《湘中记》,曰:“岣嵝山有玉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罗含是湖湘本土士人,宦游多年,此书被认为比较靠谱,不过读这段记载也很难看出他本人是否真见过禹碑,但无疑采用了传说。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距大禹治水也有两千多年了。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引用了罗说,《水经注》诚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但郦道元是北朝人,就没到过南边的湘水来,故南方水系其实是它的软肋,这也是后世的共识。到了南朝,有一个叫徐灵期的道士在衡山修持,著《南岳记》,这大概是介绍南岳山川最早的一本专著。其中提到了“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碑下有石坛,流水萦之,最为胜绝。”。这样看起来,徐是真见过这块碑的,但显然也只字不识。大约在同期还有其他一些著作,不再一一列举。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大禹治水的两千多年后,罗含也好,徐灵期也罢,既然都看不懂,他们又是如何认定这个古碑就是禹碑的呢?

受这些著作的影响,自唐开始便有韩愈、朱熹、张栻这些大咖级驴友到衡山现地寻访,但皆是乘兴而来,铩羽而归,朱熹甚至断言压根没这玩意。直到南宋宁宗皇帝嘉定五年(1212年),才由上文所说的那位何致(又作何贤良,字子一)发现了它。何致是何许人完全不见经传,关于此事最早的记载当是宋人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叙述颇详。张与何是同时代人,此书成书之年代又极近,所述当较为可靠。不过张世南还特别提到了一件事,即何致把碑拓献给了湖南安抚使曹彦约,曹是很喜欢,但当时就有人说何是蒙骗曹的。于是何就把它刻在了岳麓书院后面的巨石上公之于众,或是有自证清白之意吧。另有一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在何致之后,再无人见过衡山的禹碑了。
 图3:南宋人何致摹拓的禹王碑

后来岳麓书院迭遭毁废,何致复刻的这块禹碑也直到明嘉靖年才重现世间,自此被广泛翻拓流传,如今在各地所见,绝大多数循自岳麓。明代才子杨慎将77字碑文“破解”出来,然则如何译出却是未知,终难让人特别信服。此后数有人为之,各种破解版本文意出入很大,但也均未跳出大禹的窠臼。直到近代方有学者认为是战国时期的,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见《岳麓书院志》,里面有每个字的破译图解。不过,不管是哪种说法,都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可,所以碑上的文字仍是个未解之谜。
 图4:禹王碑“天书”

说老实话,我其实也不认为此碑是禹迹。我对于古文字自然是一窍不通,头一眼看还以为是古篆,直到发现一个不识才知不对。但其字的形体和排列,看起来明显比甲骨文更加进化了,焉能更为古早?这也是我当时最直观的感受。在看了诸多史料之后,因为一些疑点,我甚至一度怀疑会不会是何致自说自话把大家都给玩了?但不管如何,此碑总归立在岳麓山上八百多年了,大概也已经是岳麓山上最古老的文物。有朋友可能会说古麓山寺和岳麓书院,不是始建得更早吗?是的,但麓山寺曾六度毁于战火,岳麓书院则是清代重修,还真不一定有哪块砖瓦能早过这“禹王碑”呢!
 图5: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照

有人把禹碑和黄、炎二陵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文物界三宝,这或许稍显夸张,否则如何到第七批才能跻身国保呢?从官方的国保列项和介绍中大约也可揣摩出一个意思:既然千百年来一直都叫禹王碑,不妨先这么叫着,至于到底是不是,那就等以后真能破解了再说吧。当然了,即便是如今考古成果和学术水平不断攀升,许多古代文明的谜团仍然无法解开。搞不好,禹王碑终归也就只能叫这个名字了。

其实,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面前,我们都是“无知”的。
 图6:在禹王碑前平台远眺




                            静思斋 于岳
                           2020年10月26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长沙----岳麓山
100年前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及天心阁(图组)
【齐飞之友】第五百五十五期
老照片中的华夏大地:湖南长沙,烈火焚城前的绝照!*
岣嵝碑
岳麓山上神秘的禹王碑究竟记录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