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世民曾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来年再秋后问斩,回来多少人?
讨论大唐一定要讨论李世民,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让大唐进一步繁荣,而这一切都是和李世民的勤政爱民分不开的,下面说的这个例子就是一个真实写照。
在大家的印象中,囚犯犯了罪,如果严重是要被判处死刑的,对于死刑犯来说,根本就没有自由可言,只能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静静等待最后一刻的到来,更不要说回家探望了,但是在李世民时期,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李世民将390名死囚犯全部放回家过团圆年,来年秋后再来问斩。
李世民为何无缘无故放死囚犯回家呢?这其实涉及到古代的一种特殊的监狱管理制度——录囚。录囚,又称“虑囚”。顾名思义,将囚犯过滤一下,主要是看有没有冤枉的。这种制度始于西汉,是我国古代由君主或上级长官向囚犯讯察决狱情况、平反冤案、纠正错案或督办久系未决案件的制度,用现代话说是一种审判监督制度。
中央或地方长官定期录囚始于汉武帝时,当时规定:郡守于每年秋冬之际派遣干练、廉正的官吏到所属各县录囚,并以此作为考核郡县行政长官政绩的内容之一。《汉书·隽不疑传》记载:“(隽不疑)每行县录囚还。”汉代郡守录囚为常职。
皇帝亲自录囚,始于汉武帝。其后魏明帝、晋武帝、隋高祖、唐太宗等均有亲自录囚的记载。此制沿用至唐宋。
以录囚而出名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皇帝亲自过问的囚犯,自然不会是鸡鸣狗盗之辈,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李世民选的是“大辟囚”(指死囚犯)三百九十人。将他们全部放回家,约定一年后回监狱,到那时再砍他们的脑袋。
让人想不到,也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怕死”的,一年后居然都回监狱了,真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味道,李世民因此都赦免了他们,于是就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李世民“录囚”这件事出名的另一个原因是,欧阳修曾就此写了一篇《纵囚论》的杂文,专门翻出了唐太宗的历史旧账,说唐太宗纵囚一事是不近人情,不可为常法的,是一种“上下交相贼”的行动。用现代话翻译过来就是说,你唐太宗作为皇帝也不能通过标榜特殊来显示自己的高明,不可能一句话就让300多的死囚犯由“小人”变成“君子”,这是不可能的,你不能通过违背常规来追求名誉。欧阳修同时提出:国家的法治必须“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欧阳修是著名的文笔大家,个人的影响大,他的这篇《纵囚论》最后还收录在《古文观止》中,称李世民的“录囚”为“纵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的皇帝很少再干“录囚”这样的事了。不知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看待这样的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世民放390名囚犯回家过年,与其约定次年问斩,最后来了多少人?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次年来问斩,最后来了多少人?
放囚犯回家,除了唐太宗李世民,还有谁干过?
唐太宗李世民让四百死囚犯回家过年,结果怎么样?说出来你别不信
唐太宗放390名囚徒回家过年,秋后回来问斩,囚徒全归无一人逃跑
唐太宗放几百死囚回家探亲,第二年归来再问斩,结局怎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