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这18件紫砂在国外过春节

中国流失在外的文物有很多,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个博物馆的藏品中,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不含海外私人收藏),其中有很多紫砂藏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国外博物馆珍藏的名家传器,看看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紫砂重宝。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时大彬 梅花壶

此壶整体作五瓣梅花式,周身闪现浅色的细小颗粒,砂粗而质古、肌理匀,妙趣天成。

底款刻“玉照阁 大彬”,此壶是伍德沃德基金1982年购买并赠送给大都会的礼物。

镂空竹纹壶

镂空技艺,外型似一捆竹,别有一番风趣!

寿字云纹壶

 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沈子澈 葵花式壶

壶底刻款:崇祯壬午。此壶温润细腻,造型为六瓣筋纹的葵花式样,筋纹清晰、一贯而下,古拙雅健。(刊于《虚斋名陶图录》上册,为庞元济旧藏。)

沈子澈,明末清初陶艺家,浙江桐乡人。《桐乡县志》云,其“善制砂壶文具,时人谓与时大彬齐名,款制极古雅浑朴,士大夫家藏及其手制者,价值甚贵”。

▲徐友泉 仿古盉形三足壶

以三瓣凹凸筋纹线饰三足,器形古穆;用泥片镶接三棱口盖,通体贯气;耸立三棱壶钮,妙若天成。直筒嘴,古兽把,保持青铜器的古朴美感。

盉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温酒的器具,仿盉形作此砂茗壶,古色古香,给人以非常古雅的美感,文气十足。

▲李仲芳 瓜棱壶

壶身筋囊大小匀称,如出一辙,壶盖、壶钮、壶底也均为筋囊,与壶体纹理搭配精准统一,配置精密。

无论是壶身、壶盖还是壶钮的凿刻都毫厘不差,壶嘴与壶把同样延续了壶身的风格,棱线相仿,整体设计优雅秀丽,线条流畅精致,妙不可言。

▲时大彬 六方仿古

此尊六方器通体阳线筋纹排布,六条线条从壶纽顶端一泻而出,经盖面、盖沿、壶口颈、壶身收至壶足,呈现六方。整壶线条明晰利落,品读有味。

▲时大彬 梅花壶

五瓣梅花均分壶身,壶口与壶身之间起颈,梅花形壶口与壶盖起唇沿,神采奕奕,凸显梅之气韵。

美国西雅图艺术馆

▲陈鸣远 梅桩壶

此壶紫泥胎质,壶呈栗色,除了极富生态的残干、破皮及缠枝之外,整件作品更是一件强而有力的雕塑。

壶上的梅花是用堆花手法,将有色的泥浆堆积塑造成型,这种装饰技法在18世纪最为流行。

壶腹刻行书铭款:“居三友中,占百花上。鸣远。”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荣卿 太湖石提梁壶

此壶砂质温润细腻,壶形似扁圆球,三弯流,嵌盖上饰一小块太湖石,犹如微型盆景中的假山,圆柱提梁横跨壶肩两端,气势宏大。

荣卿,清末陶人,虽名不见史载,但其太湖石提梁尚属佳器。

▲时大彬 瓜棱壶

此壶呈淡黄色,砂粒隐现,以较密的瓜棱均分壶身,凹棱线自钮至底相交成一点,制作严密、技艺精湛。

己酉是公元1609年,品外居士即陈继儒,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品外居士等,是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与董其昌齐名。

美国纳尔逊博物馆

▲黄玉麟 方斗壶

壶形仿量米方斗,上小下大,由四个正梯形组成,正方形嵌盖,盖上有立方钮,壶流与把手均出四棱,整体刚正挺拔,坚硬利索。

一面刻杨州八怪之一黄慎的《采茶图》,并刻“采茶图,廉夫仿瘿瓢子。”“廉夫”是近代著名画家陆恢,“瘿瓢子”就是黄慎。

另一面刻有吴大澄书写的黄慎《采茶诗》,这是黄玉麟与吴大澄合作最有代表性的一把壶。

巴黎吉美博物馆

▲陈孟瀛 桃形对杯

吉美博物馆,又称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陈孟瀛是清代初期的陶艺大家,其传世作品很少见。

2017年3、4月份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的宜兴紫砂花盆藏品展中,曾展出朱家溍先生珍藏的陈孟瀛款紫砂花盆,为陈孟瀛难得一见的紫砂精品传器。

▲陈鸣远 田螺水丞

水丞取田螺形,塑一只大田螺的外壳两侧,各趴一大、一小田螺,取“母子孙”之意,三只田螺背角着地成三足,田螺形象饱满,形象生动逼真,懒散可爱。

大英博物馆

高颈酒壶

壶流、壶把为龙吐水形制,壶身颈部有祥云贴花装饰和刻字装饰。刻字内容为:“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陈鸣远扇形壶 

壶深呈拱桥状,扇形。底款:陈鸣远制。

丹麦歌本哈根国家博物馆

六方双流折肩提梁壶

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八方连续纹饰壶

纹贴花装饰;壶钮为灵芝雕塑,寓意长寿。

这些存放于博物馆中的紫砂藏品已不再是我们手中的紫砂壶,而是作为艺术品和古董,承载着我们的文化的记忆,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散发着中华文明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紫砂重宝,难得一见
China不止出口瓷——紫砂漂洋过海记
这六把紫砂提梁壶,每把都是经典,你都见过吗?
故宫藏紫砂壶重现于世,打开一段尘封的记忆
65款紫砂壶经典器型图例及名称由来
紫砂七老艺人成名作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