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诗歌基础知识(写作入门)

现代诗歌基础知识(写作入门)

序:

要作诗,先为人。

诗歌来自生活。

因为觉得这些内容对喜欢写诗的朋友们而言,很有帮助,所以我在别人的文章上做了一些修改,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勉!!大家看得下去的就看,觉得太多的话,就选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看!!

一、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到今天,流派各异,诗人众多,理论文本也很丰富,可惜从来没看到一篇比较完整的、对诗歌初学者很有帮助的诗歌普及文本。这本身就是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所以由谁来做,都应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打个比方:现代诗歌界,中学和大学的教育都很到位,也有优秀的导师和教授(诗评家),也有优秀的教材(现代诗歌理论文本),但却没有一家小学和幼儿园,没有小学教师和幼儿园阿姨,也没有适合小学、幼儿园学生阅读的教材(诗歌普及文本及基础知识介绍),因此初学写诗的人老是找不到门路,不知要如何才能迈入诗歌的殿堂,不要说是自己创作,有时,竟然连怎么欣赏也不懂。而人民大众也因看不到这种深入浅出的诗歌普及文本及优秀诗歌文本,对诗歌了解不多,不能理解现代诗歌的种种表现手法及其内涵,至使诗人与诗歌初学者、读者、人民大众严重脱节,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现象,所以写这样的文本也就更显得意义重大了。不过,为什么一直没人写呢?难道都没人认识到这点吗?或者别人力所不能及吗?都不是,不写的理由主要有: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诗人们大多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写诗歌的,哪有什么通用的“技巧”呢?还不都得靠自己去悟?再说现代诗歌五花八门,门派各异,各有各的写法,无所不用其极,有说用比喻好的,有说不要用比喻好的;有主张完全口语化的,有坚持反对口语的;有认为诗歌要写重大事件的,有认为诗歌应写日常生活的;等等,无论你怎么写,都有认为不好的,都会招徕叫骂,何必自找苦吃呢?然蠢事也要有人做。当然,本篇所言,也就是本人在习诗写诗过程中的一点经验、一点感悟,和一些收集于别人的有益思考相结合,不过是诗歌创作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对诗歌初学者和诗歌鉴赏者有些许益处.

二、文学艺术是最富多样性创造性的,很难找到什么放之四海皆准的条条框框。就诗歌而言,有人强调客观重要,有人强调主观重要;有人说,情在诗歌中极端重要,无情无以为诗,但也有人说,诗人对生活和写作,感情上应是零接触;有人强调意象、意境的重要性,认为是诗的核心,也有人大呼解构意象、意境;有人说应突出诗中音乐、韵律的地位,又有人主张把音乐、韵律逐出诗歌;有人说诗从语言开始,也有人说诗到语言为止……两种或几种对立的意见,都有其合理性,或合理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相对的真理。因此,了解各种流派及各种诗歌创作观点及表现手法,总是好的,越多了解越好,但完全照办,就没必要了,否则就容易走入一家一派的绝路。诗歌的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是希望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的,也就是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够人言亦言、人行亦行。任何一个优秀诗人的诗,总应该有个人特色。个人特色是生命线所在。如果一个诗人没有其独特之处,一首诗没有独到的地方,那么他(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或者即使今天存在着,明天也终将被历史清除。更何况我还有许多自身的局限性,所以本章所言,也非真理,只是一些个人见解,只是介绍一些诗歌的基础知识,为大家鉴赏和创作现代诗歌时提供一个参照,是万万不能完成照办的。希望大家理解。

三、要想学习创作现代诗歌,先要了解什么是诗歌,诗歌的概念是什么:诗歌是简要地反映生活精华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凝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节奏等特点;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诗歌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求语言精炼和生动,更借重于想象和联想。因为想象是所有文学艺术的翅膀,而诗歌的想象力运用尤其重要。既然想象力这么重要,肯定就会有人问:它从何而来呢?其实想象力每个人都有,而且也可以自我训练,重要的是多运动头脑。我们说,孩童是最富想象力的,因为他们没有对于世事的成见,思想没有限制,所以能够随意飞翔,更具活力。所以写诗的人,如果能够保持一颗童心,想象力自然就会用之不竭。而在想象力的训练中,我们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轻易给自己设置限制,要走出定势思维和惯性思维。要有这么一个认识,想象力的翅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及的。

四、怎么样的诗歌才算好的诗歌?其实是没有标准的,有的诗歌好在形式,比如它的构架形式(分行、分节、排版的形式);有的诗歌好在意蕴,它不仅美在语言,更在语言里面所包含的意味、意境;有的诗歌好在优美,里外都透露着真善美的味道;有的诗歌好在审丑(当然,审丑也是审美的一种),揭露一种较为极端的、丑陋的、发人深思的现象,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令人反省;等等,都可以。所以好的诗歌没有标准,只要是有创新的、有意味的、语言简洁的、能够引起人阅读欲望的,基本上是可以算较好的诗歌了。总之,好的诗歌,是文字、体式和情感、气韵等的高度融合统一,表现优美,情感深厚,富有感染力和震憾力,也就是要达到“诗、人合一”的效果,教人读了美不胜收。

五、同时,我个人觉得,好的诗歌应该是这样: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鉴赏,都能够看得懂,看得出诗中所表达的美,并且因为现代诗歌的多义性和丰富性,不同层次的人总是能够从你的诗中看出不同层次的美,收获到不同层次的享受,它是经得起不同的读者和批评家雕琢的。现在有许多写诗的,往往把诗歌写得单一,干巴巴的,毫无厚重感,也无言外之音、言外之意,直白白的、赤裸裸的,实在没味道,实在不耐看,更不要说给不同的人看了。我觉得优秀诗人写的诗歌应该是这样:评论家们觉得你的诗歌很有意义,而小学生们也能够看得懂你的诗歌,体验得到你诗歌中的美。竟然农民们也喜欢吟颂两句,那就是极品了。所以说好的诗歌应该是入门容易而又内涵丰富的。

六、仅仅了解什么是诗歌还不够,还要能够欣赏,欣赏最优秀的现代诗歌,并知道它们因何优秀。不要还不了解什么是优秀的现代诗歌时,就想创作现代诗歌精品,要知道这是很可笑的事,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贻,知己是知道自己对语言熟练掌握的程度,知彼是了解现代诗歌的优劣和其发展方向。现代诗歌虽然与古体诗歌同样是诗,但是它们不论在形式还是在语言,都有根本的不同,现代诗歌更加的自由、随意,也正因为它的这种自由性和随意性,反而更不容易理解、不容易掌握。古体诗歌还好些,只要弄懂了里面难懂的字词后,主要意思也就能大概明白了,虽然它还有较深的意蕴,到底也容易领悟些。现代诗歌则不然,字面上虽无生僻词,看似每个字都是日常用语,读了以后却又常常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是因为现代诗歌所表达的往往都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个体体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再加上现代诗歌语言上的高度凝练,有很大的跳跃性和模糊性,一词多义,所以难以理解也很正常。因此,初学写诗的人,一定要在了解、理解现代诗歌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理解能力。当然这也不能心急,不要想一下子就找到欣赏现代诗歌的“金钥匙”,而要像对待音乐或者绘画等其它艺术一样,慢慢欣赏,逐步理会。只要看得多,想得多,理解能力自然也就会提高。

七、既然现代诗歌所表达的往往都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个体体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要了解、欣赏现代诗歌,便要先了解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思想状况,这样才能深入领会一首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同时,应该把诗中抽象的东西尽量形象化,这样才有利于理解透彻,认识诗人的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愉悦和兴奋,以达到与诗人共鸣的效果。欣赏一首诗,必须反复揣摩分析这首诗中的语言,从中寻找并感受诗中的鲜明形象,再领会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样才能进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之中。诗人的触角是灵敏的,他们往往能在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事物上,看到其中的诗意,并把它呈现。这时,这个事物就已经成为一个含蕴着作者情意的艺术形象,成为作者情意的载体,而不再是它本来的面貌了,所以看一首诗,应该看它内在所要表达的,而不要仅仅停留在诗人构造的语言场境表面。要知道诗中的世界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它们已经投入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情色彩,所以要理解诗人的感情,又得进入诗中的世界,两相结合,才能够理解透彻。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实与语言相结合,这是了解诗歌的最好办法,而掌握好这点,准确领悟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关键。

八、诗歌是一种艺术,欣赏这种艺术的时候,最好不要带太多的功利心,静静地欣赏、感受就可以了,比如欣赏一个食物,你不能老想着要吃它,而应该注意到它的体形和色泽,感受它外形的优美和内里的味道,如果一心想着吃它,就不叫欣赏了,因为有你有功利之心(口食之欲),变得不纯粹了。当然,欣赏诗歌的同时还要进行思考、与之交流,不仅享受它表面语言给你的快感,还要细细揣摩它的隐喻、暗指、主题背景,以及作者的身世和创作历程,等等,这样才能够由欣赏进入到理解。如果甚至能够整个身心地深入到诗歌的境界之中,那就更好了。当然,普通的诗歌读者,是没有这么高要求的,但一个有心于诗歌创作的诗歌爱好者或者诗歌写作者,真要入门,是必须要经过这种诗歌欣赏锻炼的,经过观察、了解、分析、体验、追问、对话、解释、感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理解(审美)能力。

九、要知道优秀的诗歌,总有它自身的一个场。这里的场,也就是意境、境界。你进入这个场,理解了诗歌的意境,达到诗歌所表达的境界,就能够感受到诗歌中的种种优美和意义了。不过要进入这个场也不容易,需要买门票的,从来没有接受过现代诗歌教育,或者很少接触现代诗歌的人,是很难进入到这个场的。而关于现代诗歌的教育,现在还没有很好的教材,也没有很好的教授,所以需要读者和初学写作者自己去悟,去体会,在了解当下诗坛状态和优秀诗歌文本上下功夫。

十、要学习创作现代诗歌,也就是想成为一个写诗的人,还有必要先弄明白诗人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诗人?关于诗人的概念,有许多种,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有诗意生活的、有奇思妙想的人;一种是写诗的人。前一种是真正的诗人,虽然不一定能够写出经典的诗歌作品,甚至有可能没有写过诗歌,但他的人生是富有诗意的,他的头脑是富有想象力的。后一种是现实意义上的诗人,我们所说的诗人,大都是指这一种,可是写诗的人是多种多样的,五花八门、泥沙俱下,有的虽然能够写出优秀的诗歌,但生活没有诗意,人不如诗,我们可以说他是伪诗人;有的是既没写出优秀的诗歌文本,也没有诗意的生活,我们只能称他为写诗的人;有的是既写出了优秀的诗歌文本,生活又富有诗意,这种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所以想写诗,要做诗人,就得做这最后一种:努力写好诗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富有诗意。

十一、同时,诗人还应该是善于聆听、善于学习的人。可是这一点更难做到,因为诗人大多都是表达的欲望很强的人,而且他们又普遍都不具备聆听的精神,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学习态度(因为他们过于自信,缺少自知,往往目空一切)。我参加过很多诗歌研讨会、交流会、朗诵会,每到自由发言的时候,诗人们总是抢着发言,急于发表自己的高见,有一次更是好笑,两个诗人互相争夺话筒,你来我往,兴高采烈,竟然全不顾在座众人的感受。又有一次,身边的诗友实在听不下去,开始喝倒彩了,而那位正在发言的诗人,竟然还以为是他讲得很好,有人鼓掌,更加的口沫横飞,真教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时候,台上的诗人在发表高论,台下总是议论纷纷,戏言的戏言,玩闹的玩闹,或者又有甚者,自行睡觉,管你如何高见,全当耳根清静。可是等他本人一上台,却又忘了适才自己在台下的样子,很容易就进入他兴高采烈的演讲状态,仿佛他是唯一的智者,而台下的人,当然是给他同样的待遇。经常参加诗会的朋友,应该都有这种感受的。所以我说,优秀的诗人不应该要这样:说话要说有用的话,写诗要有人看、可以看的诗,否则,哪怕你真有高见,或者诗才通天,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你一人的自言自语自我陶醉罢了,总之是讨人厌。而要做到这点,静下心来(虚心一点),尊重别人是关键。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一辈子骄傲自大。

十二、又或者在网络上,许多人总是显得很忙,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样子,匆匆而来,丢下一组诗歌就又消失了。其实他哪里消失了呢?分明是正坐在电脑前不停地刷新页面,一看到有人回复,他就开心了,认为自己受到关注了;一看到有人赞扬,他就觉得正常了、受到公正的待遇了;否则,如果没人回复,或者回复者批评了他几句,他就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了,觉得天下没有知音了,觉得别人都是儒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了,他又要跑到别的地方去重复他的这一套了。佛家讲究因果,中国人常说礼尚往来,我说:你给别人的是什么,别人回应你的就是什么。你从不去看别人的贴子,不去参与评论别人的作品,对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别人自然也不会来评论你的贴子,也不会跟你交流;你一向不重视别人,只知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谁知别人不也正是如此心态吗?这个世上,谁谁谁最重要了?缺了谁就不运转了?没有这种事,别认为自己有多牛,别太把自己太当东西了。太把自己当东西的人,往往更不是东西。或者就算是东西,也只是一个坏东西。这里指的,是说诗人应该要有良好的做人态度。

十三、学习、了解汉语现代诗歌之前,一定要先掌握好汉语——母语,要知道语言是诗歌的根本,何况汉语言是如此复杂,一词多义,所以要使用最恰当的语言,精确地表达内心所想要表达的情感,熟练掌握汉语言就必不可少了。否则就怕写出的东西不知所云、似是而非,要想卖弄,却出丑了。至于如何掌握汉语言,这便是小学、中学语文教育的范畴,不属于本篇所要讲的,所以这里只能稍加介绍:汉字是表意性的象形文字,无论“象形”、“形声”、“指事”还是“会意”,能指和所指结合得都很紧密,一个汉字简直就可以称作一个意象,因为它本身已经融合了以人作为主体的感觉、体验和想象,所以汉字可以“声入心通”,也可以“形入心通”;不但可以意美感心,也可以音美感身,形美感目。由汉字组成的词语、句子,看似简单,其实富有跳跃性,形式看似松弛,其实富有弹性,富有韵律,同时组合自由,联想丰富,气韵生动,因此本身就具有诗性、抒情性和形象性,所以汉语诗人与西方诗人相比,在抒情方面占有更大的语言优势,因为西方语言虽然富有逻辑,却总是缺乏想象的空间。所以仔细研究、了解汉语言,其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很美的事,因为汉语言本身就是一首首诗、一幅幅画,生于中国,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确实是有福的。

十四、一首诗,必有一个标题,标题一般来说,是一首诗的总结、提示,或者有的人直接使用诗歌的第一句作为标题,或者使用最后一句,或者是诗中提到的某一句、高度概括全诗的一句,或者直接使用《无题》,但无题也是一个题,因此说,一首完整的诗歌必须要有一个标题,而一首优秀的诗歌,必须有一个优秀的标题,特别是眼球经济、人们普遍心情急躁的今天,如果一首诗的标题无法吸引人,不能引起读者阅读的欲望,那么这首诗首先就失败了一半。特别是在网络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帖子在刷新,标题如果不吸引人,那是很难有点击率的。自然,仅为吸引眼球也不行,比如《红楼梦》,把它改为《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的故事》,吸引人倒是吸引人了,却也变俗了,有时反不讨好。为什么呢?因为诗歌毕竟是比较优雅的艺术,所以标题也应该优雅精致些。点击率自然不能证明诗歌作品的好坏,但一个好的标题,却是一首诗成功的前题,这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否则,如果一首诗的标题俗不可耐,或者毫无新意,引不起人的观赏兴趣,也就是你的诗歌如果没人愿意看了,还有什么成功可言呢?所以诗歌的标题是很重要的。

十五、一首诗,应该表达一种感情,不管是爱,还是憎,总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我觉得,把这个思想明确无误、而又不是直接地表达出来,就是好的,太直接了,变得直白,毫无回味;太晦涩了,人们普通看不懂,这都不好,都是没有意义的诗歌。有的人认为现在的部分口语诗很好写,其实也不然,口水诗倒是好写,把一个句子重复几次,虽然尽是废话,你也可以说它是诗,但其实不是诗,也不是废话诗,因为只有废话而没有诗意;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或者一个片断抄下来,进行分行,你也可以说是诗,其实也不是诗。口语诗只是说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目的是为了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不是要让读者觉得索然无味,所以这种表达还是要有所指、有技巧、有创新的。只有有回味的诗,才能算是好诗,要知道诗歌语言毕竟不同于日常口语,也不同于普通的散文化语言,它至少应该表现新颖、凝练,表达一定的思想,而又不拘于普遍的语法规范、逻辑结构,高于普通人的思想层面,所以诗歌的口语化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也是要认真把握、勤加练习的。

十六、我们来说说诗歌唱咏的几个常见主题,诗歌最大的、也是最原始的一个功效,是可以抒情,可以抒写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爱情。时代是会变的,人的感情也不停地在变着,但爱是不变的,真挚而又美丽的感情,可以在人世间永远流传,不管是任何时代,还是在任何不同语种的人群中,爱都是共通的。不过在现代诗歌中,描写、歌颂爱情的诗歌虽多,能够流传的经典作品却不多,所以诗歌初学者如果以此作为入口,以歌唱心中真挚的爱为目的,以诗歌为手段,歌唱自由,歌唱激情,缠绵的爱恋,凄美的相思,只要能够写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情感,自然就能够感动人心。所以初学写诗的人,一定要以把握自己的真实情感为主。不要一开始写诗就走入大话、空话、假话的陷阱,要知道这是有害无益的。特别是在情诗的抒情中,不要通篇都是山盟海誓,看似精美华丽,其实没有什么真情实感,这是万万不可的。要知道,人人都有情,都有爱,都有美好的向往,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诗意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诗意的想象和情感,所以写诗的重点在于准备地表达出自己的这种单独个体的情感。

十七、乡愁也是诗人的另一个大主题,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世界变得小了,然而亲人也变得更远了,离家求学、工作是现代人普遍的命运。远离故土的你,总会对家乡、亲人有所思念,这时,你可以用诗歌来表达你的相思之情,只要有真情,一般能出好作品,但是要注意,要写出较好的,还是要得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因为这种主题写的人多了,要想出彩,却也很难。如果对这个主题有兴趣,可以看看余光中的诗歌,比如他的《乡愁》,那是很经典的作品。当然了,不管是写乡愁,还是写什么,都是要写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写别人的(自己没经历的、不熟悉的)情感,不要想当然,如果没有痛切的感受,宁可不写,否则就算写了,也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

十八、爱国情怀也是诗歌的另一大主题,诗人不能仅限于个人的小爱小恨,应该把自己的热情溶入国家,溶入社会,对好的现象予以表扬歌颂,对不好的现象也要批评、鞭挞,和平时代虽然没有明显的敌我之争,却能够用手中笔表达自己的爱憎,言为心声,诗亦然。歌德说:“要是只能表达自己那一点主观感情,他是不配称为诗人的;只有当他能够驾驭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时候,他才是诗人。”别林斯基说:“诗人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是他的祖国的公民,他的时代的子孙,民族和时代的精神影响,不能比别人影响少些。”这概括出诗作者能成为伟大诗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诗人自然是有自己个性的人,同时,也应和祖国、时代、民族、人民共着生命和脉搏,至少在思想上要相通。古今中外的伟大诗人,大都如此。

十九、诗歌的主题,其实多种多样,比如母爱,比如兄弟手足之情,比如对于大自然的感受,等等,人有七情六欲,这七情六欲都可以入诗,只要你有写诗的冲动,只要有情绪感动了你,你就可以用诗歌来抒发。只要你表达的东西能让别人理解,能够引起别人的同感,又不落俗套、与别人的写法不会雷同,写得新颖,又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这也就是所谓的“作诗要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因为诗歌是强调要创新的,所以这点特别重要: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又要让人能够理解。当然,初学写诗时,要尽量简单,由易到难,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简单不是指低级的、落后的,而是指自然的、朴素的,比如简单的自然风光、亲情友情、最原始的感受感觉,等等,由这样易于把握的诗歌创作成熟后,再过度到深层次的诗歌创作中,便有了良好的创作基础了。

二十、诗歌的题材都来自哪里呢?来自自然界,天地间万物都可入诗,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来自社会,百般复杂的社会关系、交往、活动中都有诗意的存在;来自生活,生活是无处不在的,所以诗歌的题材也就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生老病死,油盐酱醋,都可以入诗,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年轻的心。所以不要怕诗歌没有题材可写,怕的是看的都不独到,想的都不新奇,写的都不漂亮。找到诗歌题材,有了创作的欲望,便到了构思、提笔的阶段,构思这首诗的大概内容以及表达形式,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安排它们出场的先后及主次顺序,找到侧重点,而形式就是诗歌表面的呈现方式,包括分节、分行,以及每个文字的雕琢,使用哪种修饰手法,相对来说,一个内容是可以有许多种表达形式的,所以应该多加思考,找到较好的那个表达形式。当然,实际诗歌创作中,也不是要一成不变地按这个秩序来执行的,有时也可以边写边构思,有时甚至可以全部写好后再来调整、增删、修改,等等,都不是不可以,这里所说的只是一般的、普遍运用较多的程序。

二十一、我们在评判一首诗歌的时候,常会用上“美”这个字,“美”是什么呢?它是一种经验、一种感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够体验。审美学上说,美是一种肯定性的价值观念,它总是出现在人们对对象的肯定性的评判中,而这种评判取决于对象与“我”的关系,它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给予“我”什么(感觉)。因此可以这么说,美是一个比较个人化的东西,因为它只是对于“我”个体的一种感觉,但这种感觉是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愉悦的感觉,是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带给我们这种感觉的。因此,我们说这首诗很美的时候,就说明这首诗已经给我们带来了精神性的愉悦,所以评判一首诗美不美,就看它能不能给你带来这种愉悦。

二十二、诗歌中的和谐,也就是中国古代所说的“中和”,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是一种尺度,一种标准,它强调对立的、有差异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的求同存异、平等共生、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它是一种文化精神,也是一种人格修养。它主要表现在一种合适的尺度,恰当的分寸,强调有所节制和自我控制。在诗歌上来说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为情所驱使而变得情感失控、泛滥,从而使人达到一种宁静、舒畅的境界。关于诗歌的自我节制,鲁迅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这就是说,单纯关于主体情感的抒发并不能产生美,只有当情感经过提升与净化,经过理智的筛选和改造之后,才能够真正转化为诗歌表现的对象。现在有许多写诗的也没有注意到这点,总是在心情激动的时候写诗,一任情感宣泄,浮于语言的表面,他还自认为是激情飞扬,其实只是一种肤浅的宣泄而矣,因为这样的诗歌写得虽然激情飞扬、一泻千里,却总是流于偏激,浮于表面,呈现不了感情的实质,虽然有激情,却没有感染力。好的诗歌,应该是情感与理智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符合诗歌创作的标准。所以初学写诗的人要多加注意,努力提升自己的节制能力。

二十三、`当然,上面说的是诗歌不要在太激动的时候写,而不是说写诗不能有激情。写诗要不要有激情呢?当然要,没有激情何以为诗?所谓“愤怒出诗人”,就是说感情的冲动能够造就诗人,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你最冲动的时候,却是不宜为诗的,因为写诗同时又需要一颗平静的心,这样才能够留心于诗歌各个程序的安排,尽量把形式和内容都表达得完美。诗歌是一种表达,我们都知道,在我们最激动的时候,往往说话无逻辑,甚至语无伦次,这都是太紧张太激动造成的。而且,诗歌虽然是感性的产物,但表达出来的诗歌文本,却有必须是理性的,符出诗歌基础要求的。所以写诗时,要有激情,但又不能太激动。当然一点都不激动也不行,还得把握一个度。

二十四、上面所说的节制,就是要有所隐藏,要藏露分明、虚实相间,也就是有时需要含蓄。含蓄也是诗歌艺术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法。在一首诗中,主题本来应该尽可能地表现明确,这是基本要求,但是有时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单刀直入地表现,反而不好,因为太过直接、简单,于是就采用了含蓄的表现手法,较迂回而不点明,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从而引起读者的各种联想,让读者参与到诗歌中来,达到交流的效果。当然,含蓄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要把诗歌故意写得晦涩难懂,任何事都得有个度,这也是节制的内容之一。

二十五、中和的另一个特点是综合、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五味调和”、“八音克谐”,利用多种因素达到相成相济的效果,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和谐,最终达到天人合一、万物融合的境界。在诗歌中的和谐主要指内外统一,无论语言、形式还是意境,都能达到一致谐调的、美的效果,而避免了过度、过激的情感和表现方式,也不使任何一个局部的过于突出而破坏整体的谐调统一。这种诗歌,我们有时也说它很舒畅,很流利,很完美。但是要达到这种效果,却需要诗人不断的努力,不停地吸收融合各种文化优势和创作成果,慢慢地才能形成这种风格。

二十六、了解完中和,我们再来了解气韵,诗歌中的气韵也是非常重要的。气与韵可以分开来看,气就是气质、气势、气慨,骨气、诗气,我们都知道,写诗重在一口气,优秀的诗歌往往都是一气呵气,中间少有停顿,所以气很重要。当然,不管是气质、气势、气慨,还是骨气、诗气,都是可以修养的,如老子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的养就是修养、聚集、锻炼的意思。诗歌有没有一股气,在阅读的时候是很容易感觉得到的,只要感觉不中断,就有一口气存在。至于气的高与低,就看诗人锻炼的深浅、修养的程度了。

二十七、气韵的另一个字是韵,韵就是韵律、韵味、节奏、规律,中国的古诗是非常强调这个的,因为它有一定的格律要求,现代诗歌虽然不押韵,但也得注意韵律和节奏,诗歌有一点音乐美,绝非环事,如果又是自身存在的,毫无做作的,行云流水的,就更加的何乐而不为了。至于现代诗歌中的韵律,却是没必要去强求,也不要求一定要学习多少押韵的知识,为诗者只须凭着感觉写,写完后读一读,觉得有味就可以了。当然这是指诗歌初学者,如果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对古体诗歌的韵律还是应该多多了解、多多借鉴的。"

二十八、气与韵相结合,则是指诗歌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面且这种生命的波动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形成美的形象和感受,留下联想和回味的空间。看似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实际上都合乎美的内在规律。有气韵的诗歌具有充沛、饱满的状态和活跃、灵动的特征,它是一种超乎形式和技法之上的审美形态下的产物,因为它其中的生气、韵味是无形的,因此需要感受、体会和体验,同时它还是运动着、变化着的。古人所强调的气韵,多指诗的气势和韵律,多指表面的;而我们现在所强调的气韵,多指诗歌内在情感的流畅浑厚,具有气势。当然,在现代诗歌中,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作品已经不多了,因为气韵自唐诗以后,就渐渐消弱了。我觉得现代诗歌创作中,虽不是一定要强调气韵,但学习、了解气韵,对于诗歌创作却总是多有益处的。

二十九、诗歌的境界与意境。所谓境界,其实也就是意境,它们原本都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术语,表示诗歌所造成的效果,是一种投入、忘我的体验。在诗歌中,意境是指诗歌的语言之外所包含的意味和境界,重点表现在言意之间没有指引的痕迹。这种意味虽然看不到,却可以通过想象来领会,有意境的诗歌,能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产生快感,与诗歌里的意味水乳相融、主客统一、情景交汇,令读者完全融会在诗歌产生的美的境界里。诗歌有言外之言、言外之音、言外之意,但要在不知不觉间表达出来,不能牵强和刻意,这点是很难掌握的,因为诗歌的意义是通过诗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的,而意义与形式本身是分离的,要把意义与形式合理地统一在一起,让读者从形式上自然而然地过度到意义空间,进入到诗歌的境界,而又不能露出痕迹,这需要熟练掌握诗歌创作的各种技巧才行。而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进入到诗歌的境界,达到投入、忘我,与诗歌溶为一体而又不自知,不知是人在诗人还是诗在人中,从而产生无限遐思与联想,这便是诗歌境界的最高境界。当然,意境是言外之物,而不是有形的语言,因此需要诗人在创作中不断领会、磨练,去学习,去创作,去感悟,要做到“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做到风格平淡而意味无穷,做到外露灵性而内蕴真味并有言外之音言外之意,做到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做到内外统一高度和谐,因此,有意境的诗,是非常美的。

三十、

^意境一词在清朝之前曾被广泛地运用在中国的文学评论中,特别是在诗歌上,意境一度是人们评价诗歌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到了清朝末年,意境才在王国维的笔下得到升华,影变为境界。境界一词的本意是指地域的范围,如边境边界,在佛经中则是指造诣的境地。但是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为境界打造了新的内涵,他说,“境非独谓景之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又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末始不能写无我之境者,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而他最为得意,也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则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词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三种境界都强调人格精神境界与文学境界的统一,即使是天才诗人,也还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修养,造就高尚伟大的人格,然后才能有高尚伟大的诗歌。这种境界,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成就的,因此初学写诗的人,只要稍加了解、注意便可,不必刻意去追求,只要多写、多练、多习、多悟,必然也能水到渠成,否则便容易走上岐路。

也不完全是我写的,我是在别人的文章的基础上加工了一些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互勉吧!!还未全部整理好,大家不必回帖!!一起学习吧。

三十一、在评判诗歌的时候,我们还常常会用到凝炼、简炼、精炼、概括、单纯等词,这其实说的就是诗歌的艺术提炼。诗歌的艺术提炼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诗歌主题的提炼和诗歌语言的提炼。诗歌主题的提炼是诗歌艺术加工的一种手法,目的是为了更加明确地表达中心思想。我们都知道,生活是错综复杂的,各种事物互相纠缠,表面现象常常把事物的真相掩盖,要把这样复杂的生活加以表现,诗人就必须对生活的原形加以加工和提炼,选出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但诗歌艺术技巧中所说的提炼,更多的是指加强诗歌语言的凝炼和高度概括性、精确性的艺术手法,尽量不使用繁琐、浮浅的语言,不说废话,让每一字每一句都更加精确、直接地为表现主题服务,这时就要在诗歌语言方面逐字逐句上下功夫,抓住要领、一针见血、干净利落,这是推敲诗歌的语言时,必须要注意到的。

三十二、初学写诗时,要注意诗歌结构上的谐和,跳跃跨度不能太大,使用比喻最好形象些,太怪异与大胆了,有时会令人无法理解,不要总是想着改变词的性质,比如把动词改为形容词,把形容词改为动词,做多了,显得刻意和不自然,这都不是好事,要知道诗人虽然是语言的创造者,但这种创造是经过长期探索而来的,并非一时一刻速成的,另外,也别在诗中插入太多的文言、外语,插得似通非通的,反成笑柄。

三十三、一首诗,必须要有一个思路,这个思路越清晰越好,越故弄悬虚越不好。这种思路可以是写诗之前理清的,也可以是边写边理顺的,写诗的人,也许在写作之前,并没有完整的思绪,只不过是一些思想的片断,他并不能把这个思想理得很顺,因为提起笔来,许多想象的东西都会随时的改变,也就是有的时候,心不得不跟着笔尖活动,但是一首诗完成之后,却是一定要把这种思路理顺,较为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果连自己也把握不住,那这首诗就是失败的了。

三十四、掌握好这种诗歌的思路,也是可以学习和练习的,写好诗需要灵感,也和一个人熟练把握灵感的敏感度有关。那么,为什么说能看得出好的诗歌也值得令人佩服呢?好的东西,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吗?其实不然,一眼能够看穿的东西,一般都不是最好的,好的东西是需要慢慢欣赏、慢慢把玩、慢慢琢磨、慢慢体会的。现在许多诗歌爱好者,很想写出优秀的诗歌作品,却不愿多去学习。其实,从来没有不好学的人,会懂得比别人多,天才不也是七分靠修炼的吗?可见学习的重要性。要先懂得欣赏好的诗歌,知道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能够体会作者的用意了,才算是看懂了一首诗,接着就是要练习,刚开始是可以模仿的,可以模仿其形,就是用词、造句、断行,整体布局,等等;而后就要模仿神,模仿看不见的东西,一首诗里贯穿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容易模仿,骨子里的东西模仿就难了,所以更要刻苦地去学习,去练习。模仿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开始自己写了,自己初学写诗,可以跟模仿相结合,经过无数验证,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现在推荐给大家:一是可以模仿别的诗人的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东西,把优秀的诗歌形式再现;二是模仿别的诗人的语言方式,表达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情感,这也是一种再创造。当然这些都仅限于初学阶段,目的是为自己以后的创作打基础。

三十五、诗歌的文字,总之是使用白话、常见的、通俗易懂的要好。但是这里要注意,除了故意重复的,想要加重语气或者加重诗歌力量的特意安排外,诗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同样的词、字,特别是无意中用上的,得尽量删除。否则会让人觉得:原来你这个人胸中没有几个词,且也有损诗歌语言的美感。“的、地、得、着、了、过”等这种字也要尽量少重复使用,一个句子里不要出现过多,凡是虚的,无所指的字、词,得尽量删除,诗歌是高度凝炼的文学,尽量达到“一字千金”——当然,如果是为了赚稿费,或者是“成名诗人”,那又当别论。赚稿费的,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与许多成名的诗人在聊天时谈到过,就他们诗中的某些重复使用的词字,当被提出时,他们普遍也说是无意识用上的,如删除,果然会稍好些,这说明有许多成名的诗人也会犯这种错误。那么,初学写诗时就开始注意,对自己今后的创作还是多有益处的。

三十六、由于诗歌的文字有限,想要表达的事物又非常多,所以就要求诗歌里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需要多种意义和解释,也就是诗歌语言的丰富性和多义性,要有言下之义和言外之义。当然,多义性不是含糊暧昧,而是隐含深遂、含蓄宽广。诗人用各种手法将词语改变,增加宽广的意义,变成读者可以很容易想象、联想的独特情感和思绪,这样诗歌就变得丰富了。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包含五项主要内容:双关意义、情韵意义、象征意义、深层意义、言外之意;双关意义是要一语双关;情韵意义是要给语言赋予某种感情、情境和意义;象征意义就是要使用象征手法了;深层意义是隐藏在字句表面之下更深一层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语言表面的意义;言外之意是不在语句当中表现的内涵,作者没有说明,但是读者却很容易就能体会出诗句里想要表达的涵义。总之,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很重要,一定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

三十七、初学写诗的人,有时分不清什么是组诗,组诗其实就是一组有相关联系的诗歌,有时是内部精神上的联系,有时是外部形式上的联系,有时是表达主题上的联系,联系可以有许多种,但至少得有一种,否则,互不相干的几首诗放在一起,就不应该叫组诗。有的人认为组诗的形式表达的力度更大,至少比单首大,这也不一定,只要组诗中的某首小诗表达得不好,就会影响整组诗歌的效果,所以要能有整体的把握才能使用组诗形式,初学写诗的人,我是不提倡写组诗的。组诗中的各首小诗,虽然有关联,但是最好每首小诗都要有它的完整性,要能够抽出来独立成篇,否则也不是成功的一组诗。现在有些写组诗的,整体看去觉得很大气,很厚重,但是当你抽出其中的任何一首来看时,感觉都很平淡,觉得他表达得还不够完整,有的甚至不能独立成篇,这些都是失败的组诗。

三十八、诗歌的情节,有的诗歌,里面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个可以叫作“叙述诗”,因为它的故事性很强,但现代诗歌中,多数是没有故事性的,有的只是一个小片断、小场景,是作者故意把它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时空中来突显它的;有的甚至是由看似毫不相干的几个句子或者几节句子组成,它们采用的是内部的联系,就像你写故乡,一会儿写山,一会儿写水,一会儿写人,山,水,人,看似不相干,其实都与故乡有关,所以无论怎么奇特的诗歌,总也有一个内部的联系,掌握好这个联系的尺度,也就比较容易了解情节的贯穿了。诗歌与散文、随笔、论文差不多,跟小说比,是不以情节为重的,但这并不是说情节就不重要。情节在诗中一样是很重要的,所以得好好掌握,尽量表达完整的、丰富的意象,而不要只表达片面的、残缺的意象,尽量让你表达的意象完整,而不是让它变得支离破碎。

三十九、诗歌的表达方式,诗歌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种,也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可以抒情,也可以说理;可以拟人,也可以隐喻;等等,下面我们分开来说,先说抒情,写诗是为了表达,表达一种感情,表达一个观点,表达一种现象,从广义上来说,你的表达总有个人的情感因素在里面,所以都可以算是抒情;从狭义上来讲,抒情诗就是指用比较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强调一种情感,比如情诗,基本上是采用抒情的手法。但无论是广义的抒情还是狭义的抒情,都不能太直白、直露,要留有回旋的余地,回味的空间,不能把抒情诗写成写宣言,或者誓言,或者呓语。同时,抒情不能只抒写自己才能体会得到的情,而要抒写能够感动千万人的情,比如写亲情,你不能只写你自己的独特感受,要写能够引起多数读者共鸣的感受,要写得深刻,而不能不疼不痒地停留在感情的表面。

 四十、写诗是一门艺术,诗歌是一种艺术品,艺术是指围绕诗歌创作的缘起、构思、写作、自我检验、读者阅读、作者反省所构成的全部过程。艺术品是精神性的人工制品,创作这个人工制品的人就是诗人(作者),同时,艺术品必须有独特的创造性,否则就不是艺术品,而仅仅是人工制品,当然,艺术品的创造性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形式,也可以是内容,也可以是其功能,总之它必须得有独特的、以前不曾出现过的因素存在,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最后,这个艺术品必须还得让人接受,也就是接受读者的阅读,没有接受读者的阅读之前,这个艺术品就是未成形(未完成)的,因此,诗歌必须接受读者,有人说他写的诗歌仅仅是写给自己看的,我说这话不对,写出了,发表了,就必然会有别人看,就必须得接受别人的欣赏与批判;写出了,没发表,就不是诗,而只是白纸黑字。这样说如果有人觉得难懂,我们可以另外打个比方:如果你在大街上裸奔,就不能说是裸给自己看的,也不能叫别人不看,更不能说跟别人毫不相干,因为你影响了别人;如果你在自己的卧室里裸奔,那不叫裸奔,只是没穿衣服的行走,因为你对谁都没有影响。

四十一、在评判诗歌时,我们有时会用上“崇高”这个词,什么是崇高呢?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压抑、排斥、震憾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而得到的全面高扬和完整体现,是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立冲突中重建起来的具有肯定性价值内涵的审美形态。在崇高形态中,人不仅超越了对象,也超越了人自身。崇高不仅表现为一种思想,更具体化为一种特殊的行动,是伟大心灵与壮烈行为、自然沧桑与社会动荡、现实挫折与理想追求的独特结合;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大到社会制度的变革动荡,小到个人抱负的努力实现,由于遭受巨大挫折而坚强不屈所铸成的富有魅力的伟大人格,这就是崇高的人生境界,而诗歌的崇高就在于很好地表达这种境界,表达的风格具有伟大的思想、强烈深厚的热情、符合修辞的藻饰、高尚的措辞和把这四者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庄严宏伟的结构,以力量、气派、速度、深度和强度像迅雷疾电一样燃烧一切、粉碎一切,这就是崇高诗歌的最高境界。

四十二、在评判诗歌时,我们还会说到优美,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它可以唤起人的圆满轻松的审美愉悦,是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完整实现的状态,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它具有对称、均衡、圆润、柔和、比例谐调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并且激发人们产生对于人生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对于诗歌来说,优美是诗歌语言、形式与内涵高度和谐的、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后的无限愉悦的境界,和谐统一而又出奇出新地把真善美溶入其中是它的最高境界。当然,美的事物还要体现人类的良知,也要合乎人类的理性。

四十三、诗歌不仅仅只表现美和崇高,如果这样,它就不是一门完满的艺术了。诗歌也常常向人们呈现丑和荒诞,下面我们分开说明,先说丑。丑是一种“无秩序”和“不匀称”,是一种过度,是病态,是畸形,是残缺,是美的对立,也与美相互依存。丑的东西,如果通过诗歌的艺术化处理,往往也会变成美,而且比原本就美的事物更加的真实,更有震憾力。因为它在艺术呈现的时候就已经消除(美化)了丑的实际,所以这时的丑已经不再是原始的丑了,这种解释在艾略特的《荒原》、兰波的《地狱一季》、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等作品中都得到过很好的验证。当然,人生是一个去伪存真、弃恶扬善、褒美贬丑的过程,所以揭露丑的目的,也是为了对丑进行鞭挞、批判和摒弃,是对自我的一种反省。况且,人生如果没有丑,就体现不出美的价值;世界如果没有丑,就不是完整的世界;诗歌如果没有丑,就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了,因为丑跟美一样,也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审丑”的诗歌,也显得更加可贵了。

四十四、荒诞是一种异化、虚假、夸张、错位和矛盾,它是社会、自然与人三者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人类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结果并不一定真正能够达到真理显现的效果,有时反而因为认识和行动的盲目性,导致真假不辨、善恶不分、美丑颠倒,于是便产生了荒诞。它可以是一种现实的际遇,也可以仅仅是一种特殊的感受(即荒诞感)。诗歌中的荒诞与丑一样,也是诗人通过艺术手段来揭露、反抗、批判不正常现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和精神状态,目的都是为了建构美的价值,而荒诞特有的戏剧性效果往往更能震撼读者的心,以达到诗人的最终目的。

四十五、 总之,诗歌是诗人人格精神的体现,是现实生活的观照物,要先有真善美的人生和生活、人格,才有真善美的诗歌,初学写诗的人,要多在自我人格的修炼上下功夫,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要作诗,先为人”,人如果都做不好,就算能够写出再好的诗歌,也是没意义的。更何况,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是万万写不出高境界的诗歌的。

四十六、初学写诗的人,应该在培养自己对事物的感觉能力上下功夫,在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中,努力训练自己凭借直觉在一瞬间把握到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形式感)的能力。比如画家对于事物色彩和线条,音乐家对于自然界的声音和节奏的敏感,都是他们在日积月累的自我训练中磨练出来的。诗人如果没有这种敏感的想象力,就很难在第一时间把握事物的真相及本质,很难写出优秀的诗歌作品。

四十七、想象力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思维能力,更是诗人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它是诗歌创作的必要条件,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诗歌。想象力有初级、高级的分别,初级想象有简单联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等各种形式,但无论那种形式,都是在直接感知所获得的表象材料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也必然会受到感知对象的限制,这也就是说,初级想象必须要有明显的依据,不管接近事物、类似事物还是相反特点的对比事物,都是想象力发挥的依据,也是想象力发挥的限制;高级想象则不同,它包含了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能够不依赖于当下的直觉感知,而直接在原有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创造出崭新的艺术形象,在诗歌的创作中,这种想象是非常重要的,也因此,诗人才被看作是富有创造力性的诗人。当然,诗人的这种想象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不断练习,依据自己的主体的判断力,合理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才能创造出全新的东西。但是要注意,这种想象力下创作的东西,就算再离奇古怪,也不是无中生有,总得有一些记忆的依据基础,只是经过诗人的增删削减、修改和重新组合,从而产生符合主体意愿而又面目一新的全新表象,这种想象力下创作的作品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只是在诗人巧妙平衡的处理下,你完全看不出它想象的依据罢了。而且,这种想象力也是诗人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日积月累的自我训练而造就的。诗人其实并非个个都是天才,想象力也不是天生的,这种能力,大多都是通过后天的刻苦训练而得来的。

四十八、诗人的想象力无论多么丰富和自由,他的诗歌也必须表达一定的意义。而这点在现代诗歌的创作中,往往被一些诗人忽略。我常常看到这样的诗歌:它标题、内文的诗歌形式都很美、很谐调统一,语言也很美,断行分节都很有感觉,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想象上更是天上人间,极为新奇而富丽,可却没有表达什么实际意义的东西,也就是通读全诗后,读者竟然不知他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的诗歌,美是极美了,却是没有意义的。我看现在许多写诗的人都走入这种岐途,一意追求语言、形式表面的优美、新奇,在表面形式上创新,却不注重诗歌意义的建设,日夜耕耘,却是在做无用之功,真是很可惜。

四十九、想象力也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熟悉一切人、一切事,随时留心观察、体验、研究、分析许多感性资料,积累多了,就能增加我们的想象力。想象力虽然重要,然而也不能滥用,对于一个本来已经有明确的主题来说,滥用艺术想象就是画蛇添足、节外生枝,如果能直截了当说明的问题,却又要拐弯抹角去比喻,故作高深,就是自作聪明,多此一举了。

五十、诗人就算再敏感,再富有想象力,如果没有相应的诗歌创作技巧作支撑,也只是空有想法,而无法呈现,只能空着急罢了。这说明诗歌创作技巧也非常重要,创作技巧也就是诗人的生产能力,而想象只是一些原始材料,要把原始材料变成产品(诗歌),还要看诗人的生产能力(创作技巧)的高下。想象力即使纵横上下、漫无边际,如果没有好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也只是空想。同时,创作技巧不但是呈现诗歌的必要“工具”,也是检验想象的有力依据,诗人的想象只有经过诗人在创作上、检验中修正并且物化,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当然,运用技巧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巧妙地、更深刻地表现主题,离开了主题的纯技巧,对创作是没有好处

后序:作诗先做人,诗歌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诗歌创作自然离不开情感与想象,但创作的根须却必须扎入现实生活的肥沃土壤中,一个人越是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他就越容易获得创作的灵感;一个人越是能深入生活的底层,饱尝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他就越是具有广阔的视野,越有可能把自己丰厚的人生、生活积淀呈现出来,并且韵味深永、回味无穷。所以说诗歌来自生活,来自人生的积累,离开生活的土壤,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写诗的人,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天真、纯洁、纯朴,要有一颗孩子的心。不可否认,现代社会是世俗的、拜金的、崇利的,多数复杂,但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的童心被世俗湮没。保留一份童心,不是刻意的模仿孩童的言行,如果刻意,就显得做作了。这和一个人的心性有关,但心性也是可以刻意调养的,做人,做事,做诗,都一样,纯粹一些、坦率一些,会更好。

要写诗,必须真的热爱诗歌。有人或者说:我既然写诗,自然就是因为爱它才写的。我说:不见得,有的人不是真的爱诗,而是爱诗歌后面的名与利。打个比方说,有制造马桶的,也有制造骨灰盒的,他们不见得就热爱马桶,或者骨灰盒,我看大多数还是热爱这两样后面的利益的,而马桶和骨灰盒只不过是他们赚钱的工具罢了。有许多写诗的,也是把诗歌当作赢得名利的工具,或者有的人不为大的名利,只为一点点虚荣,所有这些不纯的心思,于诗歌都是无益的。另外,写诗的人,不但要有爱,还要有激情,要有敢说真理的勇气。现在许多写诗的,勇气也不大,明明是名利心很重,却偏偏要装作圣贤的样子;明明知道自己诗歌写得不好,却偏偏不敢承认,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我说,这都不是真正能学、愿学的人。真正能学、愿学、会学的人,就要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克服这些缺点。

初学写诗的人,是很容易自满自负的,所以要尽量克制。因为初学写诗时,进步很快,说一日千里也不为过,没写三五天就以为自己入门了,这样的人肯定很多,所以应该静下心来,继续努力。等你写了一年两年,才会发现自己才刚刚走到门口,还没入门,这时又容易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没有诗才诗情,所以也要克制,要知道既然看到门了,就总有入门的机会,就不能空手而回。要相信继续努力,理想总是可以实现的。说来说去,也就是说写诗的人,还应该有一颗平常的心,不计得失,或者要计,也要以修炼心性、磨练人格为主,就算诗歌没写好,不小心修成了伟大高善的人格,也未尝不是好事一件。

诗人应该是能够明辨是非的人,而要能明辨是非,先要有自知之明,就像你要认识世界,必须要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了,世界上的事自然也就明白得差不多了,如果对自己不了解,那么读再多的书,走再多的路,做再多的事,也不过是糊里糊涂的,不知道所为何来。写诗就是这样呢,对自己都了解不透彻,又能看清楚什么事物的真相本相呢?所以我说,写诗的人,不一定要成为先知,却一定要有自知。自知而知人,自知而知天,自知而无所不知。所以自知之明是诗人必要的品质,但又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为人们总是珍爱自己的劳动成果,对它有偏爱,从而影响了他对自己作品的客观判断,往往过于高估自己的作品,因此诗人要常常告诫自己,要对自己的作品持挑剔的态度。同时要听取一切坦率甚至尖锐的批评,要知道找到自己的弱点,也就是找到了新的起点。

写诗的人,要有把握时机的能力,有人说,现在诗歌的环境很不好,有人在恶搞诗歌诗人,有人说诗歌诗人都该死了,有人说写诗的人都是混蛋,等等,总之没有写诗的环境,写了也没人愿意欣赏。我说错,越是不好的环境越是容易出现伟大的人物,越是乱世,越能出英雄。如果人人都能写诗,人人都在写诗,人人都能理解诗歌,那你再写诗又有什么意义呢?正因为有许多人不理解、不接受,所以你的努力,你的尝试,才显得更加的有意义。再说环境,我认为出身在不良环境中的人更有许多成功的机会,他因为在不良环境中生长而不自怨,因此而养成了自强不息的美德,这种人更值得人尊敬。所以我说,环境不是问题,困难不是问题,有没有坚持,有没有努力,能不能看准目标、把握机会,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写诗的人,要善于把握有形的东西,更要善于把握无形的东西,比如理想、道德、美,这些东西都是无形无色无味的,但是对于诗人来说,这无疑是最重要的。诗人要善于把这些看不到的东西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新奇化地呈现给大家,不但要引导人类向善,还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人人都崇尚美德的时候,这还容易些,在人人都崇尚金钱,普遍势利的当下,要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可是也正因为不容易,才显得更加的可贵,才能够成为诗人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完结)

现代诗歌的重要流派:

1、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2、朦胧派

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3、九叶派

特点之一:注重现实。

1948年在诗坛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叶派"的正式亮相。由于曹辛之与臧克家组成"星群"社在艺术观点上的分歧,他与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等人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形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派流派"中国新诗派"(后因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派》称为"九叶诗派")。

C“九叶派”则是40年代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又称“中国新诗派”),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

80年代出版有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九叶派”由此得名。他们大都是校园诗人出身,从战乱中感知人民的希求,重视诗人对社会、历史现象的独特体验;他们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陶冶,力求突破传统的主观抒情的方式,追求现实性、象征性与哲理性的结合,探索诗歌表达的“戏剧性”(主要指诗歌的情思展开以及语言表现都要有矛盾张力,而不是直抒胸臆),让诗歌更深入表现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生活的复杂性。文学史通常认为“九叶诗派”的艺术探求很有价值,拥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诗人诗作,对新诗的表达方式以及诗学观念都有大的突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诗的创作
西川观点: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文学欣赏•《一次演讲的记录》作者 黄明山
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三)
写诗懂“三点”就够了
什么样的现代诗才是好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