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胃病常用方剂

一、脾胃气虚—四君子汤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药为主的古方剂(甘草为6克,前三味药为9克),主治脾胃气虚。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二、脾失运健—曲麦枳术丸

白术(炒)160两,橘皮160两,枳实(炒)160两,桔梗32两,山楂32两,神曲32两,麦芽(炒)32两,枳壳(炒)32两。功在开胃健脾,消食化滞。主治气滞胸满,饮食不消,肚腹膨胀,两胁刺痛。

三、湿阻中焦—胃苓汤

本立即平胃散和五苓汤之合剂,组成有甘草 茯苓 苍术 陈皮 白术 官桂 泽泻 猪苓 厚朴。上药锉碎。每服15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主治脾虚湿胜,致成黄疽,或大便泄泻,小便清涩,不烦不渴

四、脾虚痰湿—参苓白术散

莲子肉(500克) 薏苡仁(500克) 砂仁(500克) 桔梗(500克) 白扁豆(750克) 白茯苓(1000克) 人参(1000克) 炙甘草(1000克) 白术(1000克) 山药(1000克)。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山药、扁豆、莲肉补脾渗湿;砂仁醒脾,桔梗升清,宣肺利气,用以载药上行。诸药合用,共成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之功。功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五、脾胃虚寒—理中汤加减、吴茱萸汤或良附丸。

理中汤:“理中汤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出于《伤寒论》,它的组成是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9克。切碎后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温,勿揭衣被。功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之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广泛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吴茱萸汤:组成为吴茱萸9克、党参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顶痛、干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本方广泛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良附丸:组成有高良姜、醋制香附等份粉沫,过筛,水泛为丸。功在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六、胃火亢盛—清胃散

由生地.丹皮 黄连 当归 升麻 石膏(煅)组成,用灯心为引,水煎服。功在清胃泻。

七、肝火犯胃—左金丸

黄连6倍于 吴茱萸,功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主治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音,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属肝火犯胃者。)本方证是由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

八、木郁脾虚—痛泻要方或消遥二陈汤加味。

意思是即疏肝木,又健脾运。痛泻要方的组成为芍药、防风、陈皮、白术。这是临床上调和肝脾的常方基础方。

九、脾肾阳虚—真武汤或四神丸

真武汤:茯苓 三钱[9g] 芍药 三钱[9g] 白术 二钱[6g] 生姜 三钱[9g]  炮附子 [9g]。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或太阳病发汗过多,阳虚水泛。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功在温阳利水。本证是由肾阳虚导致脾阳虚,水湿不运内聚而生;肾阳虚是本,脾阳虚水湿内停是标。

四神丸: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姜、枣, 主治肾脾阳虚泄泻。

十、肺胃阴虚—益胃汤

配方为北沙参15克 麦冬15克 生地15克 玉竹5克 冰糖15克,可代茶饮用。主要用于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用于慢性肝炎,脾胃阴虚,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烦热,口渴等症。

十、食滞中皖—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

保和丸:组成有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 (90g)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一两(各30g。功用:消食和胃。本方多用于因饮食过度,食积内停,胃失去和降,气机不畅所致。治宜消食化滞,理气和胃。本方虽以消导为主,但药性平和,故以“保和”名之。

枳实导滞丸:组成有大黄30克 枳实(麸炒,去瓤) 神曲(炒)各15克 茯苓(去皮) 黄芩(去腐) 黄连(拣净) 白术各10克 泽泻6克。主治湿热积滞内阻,胸脘痞闷,下痢或泄泻,腹痛,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沉实。

十一、虫积—肥儿丸

组成为肉豆蔻 (煨)50g 木香20g 六神曲(炒)100g 麦芽 (炒)50g 胡黄连 100g 槟榔50g 使君子仁 100g 。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30g  制成大蜜丸,每丸约重3g,即得。健胃消积,驱虫。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一次1~2丸,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hongzuiyixu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20考研进行时-第108天
适合全家饮用的养生汤(男同胞尤其适合)
第十一节 温中散寒法
新专长丨泄泻的辨证分型及相关方剂应用
[转载]丁香园方剂讨论(下)、转4
阳和汤.温脾汤、十补丸、升阳益胃汤沁、附子理中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