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志龙教授的执简驭繁诊病法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莲花路中医科 


黎崇裕


《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可见,四诊中任何一诊,只要掌握具体的方法,皆可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笔者在跟随广东省名中医刘志龙教授门诊时发现,常常学生还在对患者进行问诊,而刘志龙教授的方子已经出来了。
他说:“有时候,病人一伸舌头,我就知道开什么方;有时候,我一把脉,就知道什么方。无它,熟能生巧罢了。”兹简述刘志龙教授临床执简驭繁诊病之法,希望对大家临床有所裨益。



舌辨寒热

心开窍于舌,舌为脾之外候,不仅如此,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舌体与脏腑经络相连,舌络与脏腑气血相通,舌苔乃胃气所熏蒸,金津、玉液上承于舌,故而内脏功能及其病理变化首先反映于舌,舌的形、色、质和动态变化也随体内气血精津的盛衰、病位的深浅和病性的寒热虚实而变化。
舌诊有舌苔和舌质之分,多数医家重舌苔不重舌质,刘志龙教授指出,舌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诊疗参考指征,其中,舌苔易有假象,而舌质则不易有假象,最能反映机体的本质。
舌分寒热是一个简单易学的中医诊断法门,正常舌像舌苔荣润,柔软灵活,活动自如,大小适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
若舌质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甚至全无血色者,为淡白舌,此以寒为主,处方用药宜偏温补为主。
若舌质较淡红色为深,甚至呈鲜红色者,为红舌,此以热为主,宜偏清热为主。
若舌质较红舌更深者,为绛舌,此亦以热为主,但若伴有红点或者芒刺,则为热入营血,不但需要清热,还需清营凉血。若伴有少苔或无苔甚至有裂纹者,则宜以养阴清热为主。
此外,临床还可见紫舌,若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夹瘀,宜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为主;若绛紫而干枯少津者,多为热伤津,宜清热生津为主。


脉定虚实

脉学在中医学是一门独特的学问。脉学之难,众所周知,正所谓“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故云“胸中了了,指下难明”。
然而,真正对脉学有造诣者,不但是“胸中了了”,指下也应当是“了了”的。笔者常在跟诊刘志龙教授时听他对患者说:“你有子宫肌瘤”“你有胃溃疡”等,患者皆点头称是。
其实,刘志龙教授并未切脉神秘化,而是在门诊时除把脉用来断病以外,还常据脉来定疾病之虚实:“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有力可攻,无力可补,治疗大法凭有力与否而定,处方用药则不易出错”。


问分表里

《伤寒论》太阳病篇条文占了大半,仲景对于表证的重视可见一斑。
刘志龙教授临床治病以六经辨证结合脏腑辨证为主,故而对于表里的区分非常重视。他常说:“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有一分便溏,便有一分里证;有一分口苦,便有一分半表半里证。”
刘志龙教授指出:“太阳病和少阴病在表,一般使用解表法。其中,表实证宜开泄腠理,发汗散寒;表虚证宜调和营卫,解肌祛风;表阴证宜温阳解表。阳明病和太阴病在里,或用下法,或用温中散寒法。而邪入少阳或厥阴,枢机不利,胆火上炎,即为半表半里证,其治法则以和解为主。”


原文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7月27日学术与临床板块。

公益活动预告:

6月26日,华医世界将开展大型公益活动《我们不是任性,我们只为传承》

本次活动得到了广东省名中医刘志龙教授的大力支持,将赠送3000张大师讲经典现场课教学光盘,学霸们千万不要错过!


热门文章

第十二期'大师讲经典'8月内蒙站:带着梦想飞


郝万山教授《伤寒论》精修班.大连站圆满落幕,现场内容精彩大放送


【验案】中医泰斗朱良春:自创丸散汤方'治疗各型阳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象分析:怎么通过舌苔来辨别寒热,表证和里证?
六大方法巧降糖,脱离西药,血糖稳定
辨舌苔法
望舌辨八纲(肖春宏老师)舌苔薄为表证,舌苔厚为里证;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
名医刘志龙:中医降糖,只需要这6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