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黛玉原型是谁?

文章首发于知乎问答,“林黛玉原型是谁”,稍加工后转发到豆瓣 作者: 张兴武 要说清楚林黛玉究竟是谁,就要看看她的正面和反面。林黛玉毫无疑问是《红楼梦》中的第一大戏精,可以说,她是个百变妖姬。在书中看戏一出,湘云脱口而出,说龄官“像林妹妹”,也是作者在暗示这一点。 如果想看美女故事索隐,林黛玉在书中被作者用了“心比比干多一窍,病似西施胜三分”,还有潇湘二妃,对应了娥皇女英,都是美女。另外,作者也用赵飞燕来形容林黛玉。总之,林黛玉比较瘦,用心比较多,用戚蓼生序中的话来形容,就是“妒而尖”。知乎“少读红楼”有一篇文章,认为林黛玉的诗有浓重的李清照风格,如“留得残荷听雨声”等等,讲的也很不错。 宝钗黛故事原始框架来自于冒襄董小宛苏元芳清史,林黛玉在十二钗中为鼠,董小宛生肖刚好是鼠,董小宛名董白,和林黛刚好对应对比,宝钗祖上当过紫薇舍人,苏元芳的父亲担任过明朝的中秋舍人。关于宝钗黛与冒襄清史的关系,有个台湾人王以安论述的比较详细,他对比了《影梅庵忆语》等等冒襄元素在《红楼梦》中的呼应现象。 但是董小宛是妓女从良,董小宛也不会作诗,董小宛擅长做吃食,擅长唱曲,董小宛做人很贤惠,一点也不尖酸,据史料和冒襄诗词文章分析,董小宛大概是死在战乱中了。而林黛玉不仅会作诗,还未嫁人早夭,这是借用的小才女叶小鸾身世,是把叶小鸾身世嫁接到董小宛身上了。林黛玉身世又隐伏了一句格言,“情深不寿,多慧早夭”。但是,书中林黛玉喜欢表演,喜欢秀才艺,在元春省亲时有“一心想压倒众人”,还写诗,“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画风又变了。 索隐历史,那就免不了要想起那句名言,“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所以,林黛玉隐喻明,汉。当然,索隐派说林黛玉隐喻崇祯就太牵强了,林黛玉的性格目下无尘,确实有一点崇祯的味道,尖酸用来形容崇祯就不太合适了,崇祯的风格是理想主义,愤青。 由于林黛玉身份是和贾宝玉对应的,贾宝玉有影射玉玺和国祚的成分,也有浓浓的影射福临的身份。对应到福临,林黛玉就变成了董鄂妃,但是。。。董鄂妃在福临面前完全没有个性,丧失了自我,和林黛玉的尖酸完全不一样。林黛玉的尖酸,倒是比较像是白狐故事里的小翠。 回到林如海,林如海有四个身份,一个是最后一世的列侯,一个是兰台寺大夫,一个是探花郎,盐课林老爷,脂批说,“官职半用古制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无,半今半古,事之必无,理之必有,玄极幻极,荒唐不经之处”。说明这四个官职不是白说的,都是暗藏了机锋的。 盐课林老爷,对应的就是曹寅,在周春的《阅红楼梦随笔》中写了,林如海即曹寅,其子即雪芹。周春的话,不可能是他自己考证出来的,就像裕瑞的《枣窗闲笔》不是他自己写的一样,都是有心人在布局,挤牙膏,忽悠。所以,林黛玉就是曹雪芹,按照现在官方说法,林黛玉就是曹天佑。林黛玉到荣国府投亲,刚好是曹天佑到平郡王府找依靠,王熙凤对应的是曹佳氏,这时的贾母其实就不存在了,是另外的故事,不可能是孙氏。贾雨村当了林黛玉的老师,带林黛玉到荣国府,也是无法解释的了。书中第一回写了林黛玉是三生石畔一株绛珠草,三生石刚好十三笔,曹天佑到平郡王府投亲时也是十三岁,当然,三生石的故事说的是李源和圆观,其实是两个男人,两个基佬,哈哈!曹頫有的玩了。 林如海的探花郎身份就出卖了曹家,据史料,曹家祖祖辈辈都是捐监生谋出路,哪里有个探花郎?连个举人都没有过,他家祖上是明朝的军官,后来降了清,当了八旗汉军,包衣。到了曹玺的时候,他的夫人孙氏当了康熙的乳母,曹家得到了一场“如火烹油的富贵”,曹玺被册封为一品尚书。曹寅因为母亲顾氏是江苏人,所以被派到江苏担任苏州织造,后来改任江宁织造,笼络和监视江南士绅,并担任康熙的特别调查员。按照周汝昌代表的胡说曹家店官方红学,认为林黛玉是竺香玉。但是,竺香玉存在吗?现在基本可以确定,这是周汝昌先生随想曲方式创造出来的了。 所以,对官方红学的林黛玉解释表示不服的太多了,吴氏红学是其中风头比较盛的一个,癸酉本风行一时就是证明。甲戌本第一回写了“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玉峰山是昆山县的地理标志,吴伟业是苏州人。书中不少诗词也带有从吴梅村诗词改编过来的痕迹,类似的研究者也不少。 所以,林如海的探花郎是借用的吴伟业的榜眼身份。林黛玉原籍苏州,也是吴伟业的坐标。这时候的林黛玉是隐喻的吴伟业后人,是暗藏的,是袁枚。在甲戌本第二回介绍林如海名字,“姓林名海,字如海”处有脂批,“盖云文林学海也,总是暗写黛玉”,“文林学海”就是翰林的字面寓意,所以,这是提示了林黛玉的背面有一个翰林身份,林如海膝下无子,所以对林黛玉“权充养子”,又一次暗示了林黛玉的背面是个男人。

谐音分析和姓氏分析,曹姓是林姓和朱姓的主要来源,所以,曹雪芹也就可以看成林雪芹,林黛玉也可以看成曹黛玉,谐音一下就是,“曹代语”/“曹代喻”,书中写了林黛玉“每天都要哭一会儿”,是“为还泪而生”,曹雪芹在第一回写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也照应了林黛玉。所以,林黛玉是“曹雪芹”的第一代言人。仔细分析可以知道,袁枚的身世被写成了谜语,故事,灯谜,最主要的内容被装进了林黛玉之中。林黛玉一张嘴再不饶人的,契合脂批说的,“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林黛玉就是那个“刀斧之嘴”。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隐喻史可法在扬州牺牲。林如海又是最后一世列侯,列侯是典型的汉代官爵,是宗室以外爵位到顶的级别,标志是有封国,如县侯,乡侯,亭侯,列侯的地位高于唐代的开国公,近似于藩王,典型的标牌是“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列侯有不少,如卫青,霍去病。书中多次出现“春秋字法”,“春秋之笔”,“反面春秋”,如果认为列侯也是书中的春秋字法,是以小喻大的话林如海的最后一世列侯就是隐喻最后一世的汉家江山君主,林如海和秦可卿同时死亡,则是用复式记账法,双线写崇祯亡国。这时,林黛玉又变成了南明。 王熙凤一见面就形容林黛玉,“世上竟有这样标致的人,今天我算是见着了”,还有后来形容林黛玉,“长成个美人灯,风吹吹就破了”,则是隐喻南明末年,朱家宗室养尊处优,成为国营宗藩养猪场,明末党争激烈,矛盾激化,两极分化导致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大起义,明朝灭亡其实是自己的帝国老年病,自己垮了。南明也一样,都是骄奢淫逸养出来的不成器子孙。明亡清兴,是历史的选择。所以黛玉有个谶语,“莫怨东风当自嗟”。 还有林如海的最后一个身份,兰台寺大夫,这是个东汉官职,相当于西汉的太史令,司马迁,对应到明清,是国史馆总裁。第二回在引入林如海之前先说了江南甄家,贾雨村道,“远的不说,江南甄家,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这是隐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写作期间担任两江总督兼国史馆总裁,加协办大学士的尹继善。袁枚以尹继善门生自居,也就是以干儿子自居。 认清了林黛玉是“曹雪芹”第一代言人,第一分身,认清了林黛玉是披着曹天佑外衣,打着吴伟业后人/转世幌子的袁枚,才能解释清楚贾母和贾雨村。贾雨村是林黛玉的8老师,带林黛玉到荣国府,隐喻尹继善在袁枚科举会试时以大司寇(刑部尚书)的身份力挺袁枚,袁枚免于遭淘汰,从此袁枚认尹继善为师的梗,贾母也是尹继善的一个分身,贾母对林黛玉两眼泪汪汪,搂在怀里哭,说“心肝肉啊”,说的是尹继善和袁枚这狐狸二人组臭味相投,一见如故。林黛玉为了元春省亲大展才艺拼命写诗,也就变成了袁枚替尹继善出力,在尹继善为迎接乾隆南巡时,大力修建园林行宫,如栖霞宫行宫等等。 后文书中写了贾宝玉驼碑的故事,贾宝玉说,“等你明儿当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我往你坟上,替你托一辈子碑去”,这一品夫人,隐喻袁枚当了尹继善的贴心小棉袄。曹頫咒自己被个癞头老鼋吞了,当个大王八,隐喻袁枚这个老袁是个老赖,欺负人(玩文字游戏),起了个曹雪芹的笔名,以曹雪樵的弟弟自居,充曹頫的叔叔,曹頫忍气吞声,所以是当了大王八。 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回前诗,“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一方面呼应贾宝玉驼碑的故事,暗示曹頫和袁枚关系,书中的大量故事都是袁枚在素材基础上加工的,是大展才情,所以是“情情”,“情无限”,另外还包含“林黛玉”这个人物的塑造模式------对于曹頫来说,林黛玉不是什么大美女,而是一个仅仅外表是曹天佑的空壳子,里面被换成了袁枚,是个被袁枚夺舍了的曹天佑,然后这位“曹雪芹先生”伪装成个美女一天到晚调戏自己,还说贾宝玉是个“银样蜡头枪”,你说曹頫恨不恨! 还需要解释的是黛山林子洞耗子精的故事。故事里,变身香芋以分身搬运法偷香芋的小耗子,隐喻作者曹雪芹以分身搬运法隐写历史人物,包括多尔衮,孝庄,康熙,雍正,乾隆,都被写进了书中。发号施令,问“谁去偷米”的老耗子隐喻畸笏叟尹继善。 当然,解答林黛玉问题,就必然还要回答黛玉分别与妙玉,香菱这几个同样来自苏州的美女的相似性问题,异同问题,怎样用分身搬运法剖析他们。还有刘姥姥讲雪抱柴的故事,茗玉姑娘死后变成了个青面红发的瘟神的问题。 书中关于林黛玉的死也是烟云缭绕,迷雾重重,也是需要破解的,到底是焚稿断痴情了,还是如元春点戏《离魂》,脂批说“伏黛玉之死”,还有钗黛合一的问题,以及“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十多个《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必背名言
林黛玉和贾宝玉,到底谁先爱上谁?曹雪芹这安排高明了
陈国学:《红楼梦》的性灵文学色彩与禅宗思想
她是曹雪芹的缪斯女神,真正的林黛玉,红楼梦背后的刻骨爱情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名著, 红楼梦里面隐藏着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