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

红楼评论

《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这两部雄踞于俄国和中国小说颠峰的巨著,从表面看似乎毫无共同之点:题材上,前者描绘的是俄国人民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后者描绘的是封建贵族家庭的没落和衰败;风格上,前者犹如奔腾的江河,雄浑壮阔,波涛汹涌,充满了阳刚之美,后者好比舒卷的云霞,清新自然,绮丽多彩,更多地具有阴柔之美……但是,如果透过这些表层现象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不难发现二者在故事结构、心理描写等方面颇多相似之处。对于《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在故事结构和心理描写方面的异同,已经有人作过论述⑴,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这两部巨著进行比较。是耶非耶?读者鉴之。

(一)罗曼·罗兰曾在《托尔斯泰传》中写道:“《战争与和平》最大的魅力,尤其在于充满青春的心灵。托尔斯泰别的作品都没有这样众多的孩子和年轻人;而且每一个的心灵都是首乐曲,象泉水般明净,象莫扎特的旋律一样妩媚动人……”在同一书中,罗曼·罗兰还把《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进行比较,他指出,《安娜·卡列尼娜》虽然“更为完美;作家运用巧技更加得心应予”,但“其中缺乏那种青春的火焰,热情的朝气——《战争与和平》中飞翔的巨翼”。

《战争与和平》所描写的五百多个人物中,最有光彩、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娜塔莎、尼古拉、安德列、彼埃尔、玛丽亚、桑妮亚、捷尼索夫、别加、朱丽叶、包力斯、小尼古拉……尽管他们思想、性格、外貌、气质各不相同,作者对他们的态度也有褒有贬,但他们以青年人特有的激情和活力跃然纸上,在他们身上,洋溢着青春的芬芳气息,每一个《战争与和平》的读者,恐怕都不会忘记托尔斯泰笔下那些无比优美、充满诗意的画面:

“在罗斯托夫家的养花室里,情窦初开的娜塔莎跳到一只花桶上,用她赤裸的细臀搂住青年军官包力斯的脖子,神情严肃地吻了他。随后,他们躲在花木深处,认真地商量四年以后包力斯向娜塔莎求婚的事;”

“那一夜,他(安德烈)久久不能入睡,他推开窗子,银色的月光便泻进屋来。在一片寂静中,他听见娜塔莎坐在百叶窗前,一面赞美辉煌的月色,一面幻想搂着双膝飞了出去;”

类似这样的由于青春的鼓动而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的细节描写还有许多,当我们读着这些动人的章节时,不由自主会受到感染,心中仿佛注入了一泓清泉,顿时变得年轻鲜活起来。美国批评家克利夫顿·法迪曼说:《战争与和平》“是半透明的。它好象在阳光之下写成”。⑵这是对《战争与和平》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另一种概括和表述。^

在世界文学史上,象《战争与和平》那样充满“青春的火焰,热情的朝气”的小说,首推曹雪芹的《红楼梦》。无独有偶,《红楼梦》也描写了五百多个人物,其中有血有肉的青年男女大约有数十人: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迎春、惜春、妙玉、晴雯、紫鹃、平儿、鸳鸯、尤三姐、袭人、香菱……这些风姿曼妙、才貌并茂的少男少女,年轻、美丽,纯真、无邪,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带着青春的稚气和朝气,给读者以葱茏的、蕴藉的美感。《红楼梦》的不少章节,以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观园中一群少男少女的“青春梦”,如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第62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使人读后如饮甘醇,心醉神迷,久久地沉浸在美的氤氲之中。

在这两回文字中,前者把宝玉和黛玉情窦初开的矛盾㊀复杂心态刻划得十分生动,后者以芬芳、美丽的芍药花为背景,衬托出湘云洒脱、纯真的青春之美。类似描写青春之美的文字在《红楼梦》中比比皆是,它们好比初日的霞光,为《红楼梦》染上一层清新、旖旎的色彩,使之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青春是人生的清晨,是生命的春天,它永远同朝气、纯真、爱情和美联系在一起,而与衰老、邪恶、死亡和丑格格不入。赞美青春,就是赞美生命和爱情,就是赞美世间最美的事物。古往今来,有多少文学家和艺术家用他们的笔,对青春发出过热烈的讴歌和礼赞!然而,并非每一个赞美青春的人,都能很好地表现出青春之美。在世界文学史上。以少男少女作为小说主人公的作品不胜枚举,但能够塑造出一群灵动鲜活、呼之欲出的年轻人的作品却屈指可数;而全书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散发出青春的芬芳的作品更是寥寥无几;至于象《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那样“半透明”的、仿佛“在阳光之下写成”的作品,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当然,《战争与和平》作为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的“史诗”,《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们的伟大主要并不在于表现了青春之美,而是因为他们极其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本质,因为托尔斯泰和曹雪芹以巨匠的手笔,在书中塑造了数以十计的栩栩如生的浮雕群像。但是,不可否认,这两部巨著洋溢着的青春活力,犹如呖呖莺语,灿灿晨曦,把读者带入了一种纯洁、明净、芳馨的境界,使他们从中得到巨大的审美享受。《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至今仍然葆有不竭的生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

《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虽然都以诗一般的语言,谱写了一曲芬芳沁人的青春之歌,但这两首歌的旋律却迥然不同。《战争与和平》从开篇到结束,始终洋溢着昂扬、欢快的调子,而《红楼梦》自中篇以后,回荡着低沉、悲怆的旋律。假如我们把《战争与和平》比喻为一曲青春的赞歌,那么《红楼梦》就是一曲青春的挽歌。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和论述。

1、主要人物命运之比较^

《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的主要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作者以饱蘸感情的笔,描写他们青春的心灵和青春的美,同时也严格遵循现实生活的逻辑,赋予了他们不同的命运和结局。^《战争与和平》中的青年男女,几乎全出生在贵族家庭,他们自幼过着平静、温馨而空虚的生活,如果没有拿破仑入侵,他们的青春之花将会寂寞地开放,然后寂寞地凋谢,如象祖辈那样平庸地度过一生。1812年卫国战争象一阵狂飙,把他们卷入生活的旋流,他们历尽艰难曲折,经过深沉思考和痛苦的探索,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战争与和平》的一群年轻人中,彼埃尔的经历很具有代表性。

彼埃尔是一个富豪的私生子,他心地纯洁、善良,但生活却没有目的。父亲病故后,他成为俄国最大的富翁,娶了淫荡的美人爱伦。不幸的婚姻,空虚的生活,使他陷入极大的苦闷。他一度加入共济会,企图以此来摆脱精神上的危机,但不久他就对共济会的教义产生了怀疑。1812年卫国战争爆发后,他亲身参加了波罗狄诺会战,后来被作为纵火嫌疑犯遭到法军逮捕,在肉体和精神上受尽折磨。民族的灾难,人民的痛苦,使他懂得了真正的爱和恨,寻找到了人生的目的。最后他参加了秘密团体,走上了早期十二月党人的道路。

《战争与和平》的主要人物,不仅青春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而他们的结局亦十分美满、幸福。托尔斯泰中、晚年一共写了三部长篇小说,其中《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结局都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唯有《战争与和平》是大团圆结局。在小说中,娜塔莎的爱情经历了许多波折,终于同彼埃尔结为美满姻缘;尼古拉经过长久的犹豫和选择,最后娶了善良而富有的玛丽亚公爵小姐。当然,《战争与和平》的结局也不是一片光明,安德列和别加的死便在书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但他们是为了祖国和民族而捐躯的,他们的死使人感到悲壮,而不使人感到悲伤。也许是为了消除安德列和别加之死在书中投下的阴影,小说结尾写了小尼古拉的学习和成长。在他身上,延伸着安德列和别加的精神。

和《战争与和平》相比,《红楼梦》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王国维称《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悲剧中之悲剧”⑶,鲁迅也指出,在《红楼梦》中“悲凉之雾,遍被华林”⑷。他们都是把《红楼梦》作为一部大悲剧来看待的。^《红楼梦》的悲剧色彩,集中表现为封建礼教对青春的推残和对爱情的扼杀。《红楼梦》中的少男少女,几乎每一个都才貌出众、聪慧过人,兼有体貌和才情之美。他们象初春的花蕾,在大观园中含苞待放。不幸的是,他们生活在一个风雨如磐的黑暗时代,青春的花蕾还没有绽开,就被风刀霜剑摧折在地。大观园中的少女们,无论小姐还是丫环,都身受“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压迫。所不同的是,等待前者的命运是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待后者的命运是“作妾”、“配小厮”。在这令人窒息的环境里,爱情成了黑暗王国的一缕光明。可是,在诗礼簪缨的宁、荣二府,纳妾、嫖妓是合法行为,通奸、乱伦亦无伤大雅,唯有爱情被视为大逆不道,遭到禁绝。无论是谁,只要心中萌发出一片爱情的嫩叶,贾府中的各种势力便联合起来将它扼杀,没有爱情自由,婚姻又不能自主,大观园中的少女成了封建祭坛上的牺牲。

大观园中唯一的男性贾宝玉,他的命运又如何呢?贾宝玉身为荣国府的长子,又是贾府至高无上的封建家长贾母的“命根”,从他呱呱坠地之时,就被安排好了绵绣前程。如果他甘愿做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孝子,等待他的将是令人羡艳的“荣华富贵”。然而,贾宝玉偏偏是个不肖的“孽障”,他不屑于“仕途经济”的学问,而整日“在内帏厮混”;他视圣人之书如草芥,而对被道学家目为“淫词秽语”的《西厢记》、《牡丹亭》击节赞赏;他不愿与权势可炙的王公结交,而爱同受人轻贱的戏子往来;他不信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姻缘”,而把纯真的爱情献给孤标傲世、风神灵秀的林妹妹……贾宝玉的叛逆行为象一道闪电,划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茫茫夜空。但是,中国的封建势力毕竟太强大了,在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的合谋下,他和黛玉的爱情遭到卑鄙的绞杀。贾宝玉终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在晨钟暮鼓中消磨青春。^贾宝玉的命运固然令人感叹,曹雪芹笔下众少女的命运更值得同情。在《红楼梦》第五回中,仅列入“薄命司”的女子就有“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共36人。其中有因爱情破灭泪尽而逝的黛玉,有补天无术远嫁异乡的探春,有误嫁中山狼而命丧黄泉的迎春,有高洁孤僻而终陷泥淖的妙玉;还有含恨而死的晴雯,触柱而亡的鸳鸯,吞金而逝的尤二姐,引颈自刎的尤三姐……命运较好者如宝钗,虽然通过“掉包计”成了令人羡慕的宝二奶奶,但只落得个守寡终生的悲剧下场。在《红楼梦等》中,几乎没有一个少女的结局是幸福、美满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正是对她们悲剧命运的概括和总结。

2、娜塔莎和林黛玉之比较^

娜塔莎和林黛玉,是《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是最能反映这两部小说审美倾向的人物。对她们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的艺术意蕴。

娜塔莎是托尔斯泰以全部激情和爱塑造出来的角色,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不仅在俄罗斯文学中,而且在世界文学中,都“很难找到一个如此可爱和迷人的姑娘的形象”。⑸据托尔斯泰的同时代人回忆,娜塔莎是作者以妻妹塔妮娅为原型塑造的。她美丽、热情,具有火一般的性格,浑身充满青春的活力;她能歌善舞,那轻柔甜美的歌声可以溶化世上的一切烦恼;她无忧无虑,那爽朗无拘的笑声能使每一个人受到感染;她象纯洁的天使,心中没有一点阴暗的黑斑;她象欢乐的女神,走到哪里就把欢乐带到哪里。^让我们回忆一下娜塔莎初次出场的情景吧:在一片“碰椅子和倒椅子声”中,黑眼睛、大嘴巴的娜塔莎一阵风似地跑进客厅,挣脱父亲的拥抱,不顾斥责,跑到母亲身边,把泛红的脸藏在母亲披肩里,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着从裙子下取出的木偶,然后倒在母亲怀中,高声响亮地笑起来。作者寥寥几笔,就活脱脱勾画出一个天真、活泼、欢乐的小姑娘的肖像。

娜塔莎的迷人、可爱,不仅在于她那热情、率真的性格,更在于她有一颗仁爱、善良的心。最能表现她这一品质的是“蛋教鸡”的故事:法军占领莫斯科前夕,罗斯托夫家把能疏散的东西装了30辆马车待运,一群伤兵要求搭车撤退,老伯爵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下令卸车。伯爵夫人不愿财产受损失,与丈夫顶撞起来。娜塔莎听见他们的争吵,暴风一般冲进房来,走到母亲身边尖声叫道:“妈妈,那是不可能的:看一看院子里的情形吧!……他们要被丢下了!”当伯爵夫人羞愧地同意用马车运送伤员后,她便到院子里去料理安置伤员的工作。

娜塔莎的迷人、可爱,还在于她具有一副真正的俄罗斯的灵魂。她虽然生长在彼得堡的贵族家庭,自幼受的是法国女教师的教育,但却天性热爱俄罗斯的自然景色,热爱民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她和猎人们一起骑马去打猎,她为“叔叔”弹奏的六弦琴所沉醉,她对民间舞蹈模仿得维肖维妙,她乘着雪撬在闪光的雪原上奔驰……总之,娜塔莎是一个地道的俄罗斯少女,她和生活一样纯朴自然,富于生机,在她身上,“生活本身得到再现,而且再现得这样灵活,这样流畅,从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得生活在颤动、在变化”。⑹

林黛玉是曹雪芹饱含同情和眼泪创造出来的艺术典型,在她身上倾注着作者的全部感情。在她之前,中国文学史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么一个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即使把她放在世界艺术的画廊里,她也将在其中占据一个最显著的位置。林黛玉和娜塔莎一样充满青春的活力和诗意的美,但她的气质和性格却与娜塔莎迥然相异。她美丽、柔弱、孤傲、高洁、自尊得近乎病态,率直中伴着任性;她聪颖灵慧,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通晓,春花秋叶晓露晚风都使她伤心落泪;她象素雅的幽兰,寂寞地生长在深山空谷;她象挺拔的斑竹,宁可断裂也决不会弯曲。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曹雪芹以巨匠的手笔,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林黛玉的素描:^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一幅多么生动传神、风韵独绝的画像!

林黛玉身上最感人的品格,是对爱情热烈、执着追求的精神。她自幼丧母,寄人篱下,在与宝玉青梅竹马的嬉戏中,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她孤独地生活在花柳繁华的大观园中,爱情成了她心灵的唯一慰藉和希望。她爱得那么深沉、真挚,而又那么痛苦、艰难,但她一旦爱了,就把全部生命豁出去,虽九死而不悔。她与宝玉的爱情本来便为封建礼教所不容,何况还有“金玉姻缘”的障碍,因此,从她步入爱河的第一天起,四周就汹涌着险恶的狂涛。她没有屈服,没有退却,驾着爱情的小舟逆流而上,终于,一排恶浪打过来,她象一瓣落花,飘零在人生的漩流里……^林黛玉给人印象之最深者,莫如眼泪与哭泣。其哭泣有两种,一为生理之哭泣,一为心灵之哭泣。前者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宝玉惹恼了她,她负气地哭;丫环怠慢了她,她悲切地哭;听了戏子唱《牡丹亭》,她感伤地哭;宝玉挨了笞挞,她伤心地哭……这种种哭泣固然都是真情的流露,但毕竟是浅层次的,未若的心灵之哭泣深刻、感人。所谓“心灵之哭泣”,是指林黛玉那些发自灵魂深处,用血和泪凝成的诗篇,如《题帕诗》、《风雨词》、《葬花辞》、《拂琴曲》、《柳絮词》等。这些哀惋凄恻、感人肺腑的诗篇,吟唱着青春的虚掷,爱情的失落,美的毁灭。它们是林黛玉心灵之哭泣,也是曹雪芹心灵之哭泣。

(三)

以上比较表明,《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对青春的描写,在表层的相似后面蕴含着巨大的殊异:前者对青春作热烈的歌颂,不啻是一曲青春的赞歌;后者对青春作哀惋的悲悼,不啻是一曲青春的挽歌。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差别,有着深刻的原因。

1、从作品反映的时代分析^

《战争与和平》写作于19世纪60年代,但它反映的却是19世纪初期的历史。小说从1805年彼得堡贵族客厅议论拿破仑的野心为序幕,以1814年十二月党人的活动准备作尾声,全面地描写了俄国人民抗击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当时俄国虽然处在反动农奴制度的压迫下,但由于拿破仑入侵,使阶级矛盾暂时退居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俄国人民不分阶级和贫富,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投入了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在这场关系着欧洲历史进程的战争中,俄国人民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成了决定战争结局的伟大力量。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战争与和平》里我爱的是人民的主题。”⑺他的这种观点贯穿于整部小说,无论是不与法军合作的摩棱斯克商人、在波罗狄诺会战中英勇献身的士兵,还是实行“坚壁清野”的莫斯科居民、沿途袭击敌人的农民游击队员,处处都体现着人民的精神和力量。

在俄国历史上,象1812年卫国战争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不多见的。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真、善、美与假、丑、恶激烈斗争的时代,是人的智慧、才能、力量得以充分发挥的时代。这个时代好比一个广阔的舞台,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表演的机会,下至农民、士兵,上至王公、贵族,只要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就有可能创造出可歌可泣的业绩。《战争与和平》中的一群贵族青年幸运地生活在这个时代,拿破仑的入侵惊破了他们空虚平庸的梦幻,促使他们走出贵族生活的狭小天地,投身于保卫祖国的斗争行列,与广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的青年正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放射出绚美夺目的光彩,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战争与和平》称为一曲青春的赞歌。

《红楼梦》写作于18世纪40到60年代,即清王朝由东北入主中原约百年之后。这一时期从表面上看,明清之际受到严重破坏的社会生产力逐渐得到恢复,城市商品经济亦有了很大发展,历史学家把它称为“乾隆盛世”。但实际上这种“繁荣”只是一种虚假的表象,中国封建社会从战国时代开始,经过两千多年的缓慢发展,此时已经迫近了它的终点,正在走向溃崩边缘。透过“乾隆盛世”的帷纱,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幅图画:土地兼并,吏治腐败,内部倾轧,礼教杀人,遍地冤狱,民不聊生……虽然慑于“文字狱”的残酷,曹雪芹在小说中一再宣称,“此书不敢干涉朝廷”,“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但作为一个正直的艺术家,他不可能回避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红楼梦》第一回写道:“偏值近年水旱不收,贼窃蜂起,官兵剿捕,田庄上又难以安身。”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末世的真实写照!

《红楼梦》中的一群少男少女,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令人窒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到处淤积着陈腐和糜烂,到处布满了悲伤和不幸,任何人都似乎不配有好的命运”,“年青的、有生气的事物,被压抑在老大沉重的封建僵尸底上,呻吟着而又挣扎着……”⑻在这个时代里,旧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同时,它的母体里必定会滋生出新的经济因素以及新的思想的萌芽,但它们在旧的传统面前显得太弱小了,它们虽然代表着未来,却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极大的苦闷之中。在这种新旧交替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红楼梦》中的少男少女们或爱情横遭摧残,或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他们的青春犹如掉在泥淖中的宝剑,还没有出鞘就已经锈蚀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红楼梦》称为一曲青春的挽歌。

2、从作者生活的经历分析^

托尔斯泰开始写作《战争与和平》,是在35岁的盛年。他出身贵族,前半生尽管经历过丧母丧父的不幸,但生活道路基本上是坦直的,没有出现大的曲折。他读过大学,服过兵役,发表过小说,管理过庄园,并曾两次出国旅行。他经常阅读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的著作,这使他对农奴制度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他在自己的庄园进行各种改革,成了农民利益的代言人。1862年春,托尔斯泰同才貌双全、正值豆蔻年华的索妮娅结了婚。虽然由于年令和生活经历的差异,使他和新婚妻子有时发生误会和争吵,但总的说来,托尔斯泰对他的婚姻是相当满意的。他在婚后不久致费特的信中充分表达了这种感受:“我结婚两个星期了,生活幸福,我成了一个新人,崭新的人。”“我爱她胜于尘世的一切。我活到34岁,还不晓得恋爱和如此快乐是可能……”1862年9月25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幸福极了。这种美满生活人间是难得的。”在这种幸福氛围里,托尔斯泰精力充沛地投入了《战争与和平》的创作。他经常对索妮娅讲述写作意图和计划,并乐意听取她的意见,索妮娅则花费大量时间为丈夫抄写字迹潦草的草稿。从某种意义上讲,《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甜蜜爱情和美满婚姻的产物。明乎此,我们对小说自始至终洋溢着昂扬、欢快的调子,以及结尾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就不会感到意外了。

与托尔斯泰相比,曹雪芹的生平要潦倒坎坷得多。曹雪芹出生于一个显赫的贵族世家,幼年时家被查抄,二十多岁时家庭又遭受了一次更大的祸变。这个昔日“锦衣纨裤”,“饫甘厌肥”的公子哥儿,一下子被抛掷到社会的底层。曹雪芹落魄后,在宗学里当过杂役,并时与优伶交往,演戏以为乐:他饱经忧患,屡经播迁,最后在北京西郊定居下来,开始了“著书黄叶村”的笔墨生涯。他的生活十分贫困,“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雪芹》),但“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并不防碍他顽强写作《红楼梦》的“襟怀”。他十年辛苦,饱含血泪,将少年时代的秦淮旧梦,中年时代的人世沧桑,一举倾注在笔端。其中既有对逝去青春的悲悼,亦有对“无才补天”的遗恨,更有对黑暗丑恶的鞭挞,还有对红尘浮生的彻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的心情是何等地悲愤沉痛!可惜曹雪芹尚未写完这都呕心沥血的杰作,就“泪尽而逝”,只留下残稿在箧,新妇飘零。幸有几个朋友资助,才将他草草埋葬荒丘。曹雪芹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悲剧,而《红楼梦》又是一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因此书中回荡着低沉、悲怆的旋律,“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史上最烧钱的电影你知道是哪一部吗?
娜塔莎之舞
《战争与和平》简介及赏析
苏联译制片《战争与和平》第1部1966超清版
战争与和平的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战争与人性的史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