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月易网欢迎您
《河图》《洛书》探 秘
《洛书》之謎
《洛书》探秘
孔子在《易传》中提到“洛出书”,但对《洛书》并没有作文字上的表述。陈抟的《龙图序》也没有提到此图。可恰恰出土文物却有此图,这就形成了千古之谜!
笔者认为,研究历史问题,离不开产生它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要将其放回产生它的那个历史年代,唯物地、辩证地去研究、解读它。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自觉不自觉地去探索天、地之间的秘密,揭示天体运动的规律。然而,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靠五官来认识世界,而这种认识过程又是缓慢的、渐进的。他们可能首先认识到了“日”和“月”,之后又认识了金、木、水、火、土五星及其它们的运动规律,用结绳的方法将其记录下来,这就是《河图》。再后他们认识了北极星和北斗星,掌握了二十八宿的运动规律,于是产生了《洛书》。
四仲星和二十八宿 《尚书·尧典》记录了古人对天象的认识,这是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天文书。为了便于讨论,现抄录于下:
(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日出,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夏,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润月定四时,庶绩咸熙。”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尧舜时就已经有掌管天文的官,并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当时设立了五个天文官,羲和是总管,坐阵中央,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是分管东、南、西、北的天文官,他们居住的地方很遥远,“嵎谷”是日出的地方,“昧谷”是日落的地方,“幽都”是最北方,“南交”是最南方。他们的分工是:羲仲是春官,负责测定春分(二月)的时间;羲叔是夏官,负责测定夏至(五月)的时间;和仲是秋官,负责测定秋分(八月)的时间;和叔是冬官,负责测定冬至(十二月)的时间;然后将测的结果报告给羲和,由他进行调整确定。他们预测的依据是星鸟、星火、星虚、星昴四仲星所在的位置。
四仲星即是在赤道和黄道附近的四个星座,它们是“星鸟(朱雀)”、“星火(青龙)”、“星虚(玄武)”、“星昴(白虎)”,每个星座各有七颗星组成,四七二十八颗星,又称二十八宿。这二十八宿是:东方青龙含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含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含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含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以斗柄所指“角虚”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北极星是恒居北方的一个星座。以北极星定位,看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就可知道一年四季的具体时间,这就叫做斗柄授时”。《鹖冠子·环流》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皆秋;斗柄北指,下天下皆冬。”上图就是斗柄指东时,四仲星和二十八宿所在的位置,此时正是春季。
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发掘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衣箱上,绘有彩色的二十八宿天文图,箱盖顶中央书写一个篆书大“斗”字,四周书写着二十八宿的名称。这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了这种天文现象。河南濮阳西水坡M45号墓出土的四具古尸及其肢骨,据专家考证,墓主人头南足北,按北斗星方向安放,四周是按着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和二十八宿规律排列的,这是沉睡在地下的古代天文图。
二十八宿分野说 古代有“二十八宿分野”之说,将二十八宿分别与地域相
对。“二十八宿分野”之说渊源甚古,《周礼·春官》载:“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吕氏春秋》亦说:“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在《尚书·禹贡》中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后将大地分为九州,详见下图(此图复制于《辞海》)。大禹分九州的原则是“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即顺着山势砍削木头作标记,以高山大河为分界线。把山脉依照由北向南的次序划分进行划分,划大地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之后,又增加了并、幽、营三州而为十二州。《尚书·尧典》载:“肇十有二州”,“十有二牧”,“州十有二师”,这说明,在尧时不但分疆域为十二州,还在每州设立了官吏,并有军队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十二州的名称有所变化。《史记·天官书》载“十二州分野说”:
角、亢、氐,兖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虚、危,青州。营室至东壁,并州。奎、娄、胃,徐州。昴、毕,冀州。觜海、参,益州。东井、舆鬼,雍州。柳、七星、张,三河。翼、轸,荆州。
《逸周书》、《吕氏春秋》也有相似的记载。把地上的十二州与天上的二十八宿相对应,用天象来断地之四季变化及吉凶。
十二州是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
我们将上面谈及的二十八宿和十二分野归结起来,列成下表:
四象
十二星次
二十
八宿
二十四节气
十二分野
十二地支
四象
十二星次
二十
八宿
二十四节气
十二分野
十二地支
东方青龙
寿星
1.角
谷雨
清明
春分
惊蜇
雨水
立春
兖州
西方白虎
降娄
15奎
霜降
寒露
秋分
白露
处暑
立秋
徐州
2.亢
16娄
3.氐
17胃
大火
4.房
豫州
大梁
18昴
冀州
5.心
19毕
析木
6.尾
幽州
实沈
20觜
益州
7.箕
21参
北方玄武
星纪
8.斗
大寒
小寒
冬至
大雪
小雪
立冬
扬州
南方朱雀
鹑首
22井
大暑
小暑
夏至
芒种
小满
立夏
雍州
9.牛
23鬼
10女
鹑火
24柳
三河
玄枵
11虚
青州
25星
12危
26张
娵眥
13室
并州
鹑尾
27翼
荆州
14壁
28轸
《洛书》是一个天地合一图 笔者认为,与《河图》一样,《洛书》也是一个天地合一图,根据“天圆地方说”,绘制了下图:
此图是洛书仲夏日天地交图。白圈一、三、五、七、九是天数,故用圆图表示;黑点二、四、六、八是地数,故用方图表示。
图现在的位置是仲夏之日。图中白圈表示阳,阳气由北始生,故用一个白圈表示;至东阳气渐长,为三个白圈;至南阳气正极,为九个白圈;至西阳气渐消,故用七个白圏;接着返回正北,周而复始,但阳气始终没有消尽。
仲春之月,四方之星,各居其位,故星火在东,星鸟在南,星昴在西,星虚在北。仲夏之月,则“鸟”转而西,“火”转而南,“虚”转而东,“昴”转而北。仲秋之月,则“火”转而西,“虚”转而南,“昴”转而东,“鸟”转而北。仲冬之月,“虚”转而西,“昴”转而南,“鸟”转而东,“火”转而北。四仲星的推移(实则是地球在转动)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中为北斗星,用以校正四时。北斗星是人的肉眼天天都能够观察到的一个星座。《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古人认为,北斗星是天体的中央,外有四仲星,以其相互运动来定四时。
方图是大地示意图。四组黑点分列四隅,代表阴。阴气始于西南,故用二个黑点表示;长于西北,用六个黑点表示;盛于东北,用八个黑点表示;至东南阴气渐消,用四个黑点表示。根据二十八宿分野,便可知道地上的年、月、日、时及四季的变化。
圆图是以四仲星为标识的,从中间以扇形分列二十八宿。以北斗斗柄所指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这就与地的方图相交。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四仲星和二十八宿,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只有在南方才能考定。
上一篇:《洛书》综述
下一篇:河、洛产生年代及相互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國古代天文曆法淺談(天文篇)
风水罗盘第十三层十二分野详解
五音療效音樂之五羽音
分野
古代文化常识之三:天文历法
国学小常识:什么叫“分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