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隶书大家”学隶书!

独立思考·探寻书法的真相


建议关注置顶

据载,伊秉授最早的一幅隶书临摹作品是35岁之前临摹的一幅《张迁碑》立轴,可见功力不及晚年老辣,写的比较老实。《张迁碑》的特点是结体稍方,重心较低,拙趣十足,而伊秉授写的较稳,线条干净光滑,字字大小匀称,整齐,与我们初学书法的审美是一样的。

本作品为纸本隶书,84×46.5cm,藏于福建博物院

张迁碑原碑局部

再看伊秉授早起的一幅对联,大约43岁之前所作,此联与《乙瑛碑》风格相近,多用中锋,一笔到位,干净利落,洒脱大方,

《东华南国联》

《乙瑛碑》局部

伊秉授自己说:“贱子窃慕之,百本临摹曾;临书何足道,阴出疑神灵。”从这首自作诗当中,看到他热衷秦汉碑碣,遍临诸帖,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甚合,这个是他临的《衡方碑》,属于晚期作品,已经有自己的面貌特点,非常成熟。从他的后两句诗当中,所有临摹不是他追求书法艺术的至高目的,而是近窥古人的一个捷径,后期的临摹所以基本上近意临。

伊秉授临《衡方碑》

伊秉授临《张迁碑》

伊秉授临《西狭颂》

看了这些富有个人意味的临摹作品,就说明伊秉授并不为临摹而临摹,且有自己明确的需求意识,把自己书风融进秦汉又不泥古,自出新意。

如此扎实且百看不厌的线条,看多了会上瘾!不能放大,放大刺眼,就小小的看。

这么美的“线条”都不敢说话了!

经常会翻出伊先生的书法端详一阵,有种摄人心魄的力量!

从他的创作作品当中可知,他不会刻意寻求临向创的转化,而是非常统一的。对于我们学习,倒可以借鉴一二。

主编 | 精微堂   责编 | 清一   图文 | 白云

投稿合作 | mxsysmdys


【大家还在读】:

王铎“力能杠鼎”的背后!| 真相

你知道何绍基“回腕法”到底怎么写字的吗?

“笔法”是怎么运动的?临摹的两大要点?

书法'金石气'到底是什么气?

什么样的线条才算'高质量”?

与王羲之并尊的北派“书圣”,是谁?| 真相

这14种特技用笔,你会几种?

黄庭坚为何能在宋代书坛脱颖而出?

他一生作碑八百篇,被誉为“书中仙手”!

书法线的6种表达!

笔墨纸砚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秉绶隶书《月华洞庭水 兰气萧相烟》
中国当代艺术家——邓甲贵
书呈金石气,才竞古人风
罕见!伊秉绶长篇巨制隶书,太壮观了!
国展高手支招,破译《张迁碑》临创“密码”!
书法圈“空间魔术师”,隶书则直入汉室,200年来,少有人能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