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的基础知识:观赵之谦行书,浅谈清时碑帖结合

赵之谦的行书是代表碑帖结合的极高成就。习碑之风在清代盛行,经过慢慢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口中所谓的“碑学”。

碑帖之争时期,处于清代中后期,是历史的产物,最终碑学派占领了上风,但落实到具体时间上的时候,两者则是相互取其长,碑帖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灿烂的书风。碑帖结合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从行书风格的发展演变看,赵之谦的行书经过了由颜向碑的风格演变过程。赵之谦的书法风格,一反前辈书家,与邓石如、伊秉绶的古朴、质实的金石味有所不同,形成了遒健而婉丽的书法艺术风格,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赵之谦的成就也是极大的,深刻理解了碑,并且真正把帖的精神融入了碑,完成了碑帖新的融合,他的成功实践为后人学习书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赵之谦行书是“碑体行书”,也有人称之为“魏体行书”,是碑帖结合的典范。

“碑体行书”将碑刻学习的技法与行书本身的技法融合一起形成新的行书面貌。“碑体行书”在碑的骨格上出以牵引、连带、呼应,因而既具有金石味,又具笔势连贯的动态美。这是帖学体系之外衍生的另一种别具风味的行书体。

清代书法家邓石如对碑学振兴也有着重大的作用,他的行草书行笔的迟涩,气势的苍莽,是从秦篆、汉隶这些碑刻中演化出来的,“金石味”碑刻之意境盎然四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金杜,苏金成| 碑帖融合与赵之谦行书的风格演变
浅谈赵之谦尺牍书法艺术
黄永年师《碑刻学》讲堂侧记
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讲座(二)中国书法碑学
作为道德补充和反证的碑帖——《颜真卿书法评价研究》
4月12日,蓝杰聪老师带你一起探秘魏碑学习向导之《龙门二十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