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个让美国伟大的俄罗斯人
userphoto

2023.03.04 上海

关注

根据公众号平台最新的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塔木德的文章,记得点星标哦,以前加过星标的也需要重新加,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中。

谢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会持续努力为大家推送优质文章,感谢“一键三连'”,点赞 星标 评论!

↓↓ 请点击观看视频 ↓↓
最近ChatGPT的惊艳登场,一举震惊世界,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

仔细翻看人工智能发展史,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人工智能三次震惊世界,都是美国主导,又和美国最大的对手苏联(俄罗斯)有关,还与犹太人有关。

1997年,IBM的深蓝打败俄罗斯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父亲是犹太人),是人类史上第一个成功在标准国际象棋比赛中打败卫冕世界冠军的计算机系统。

2016年,AlphaGo战胜围棋九段李世石,成为第一个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由谷歌旗下的DeepMind开发,其中谷歌创始人之一的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就是出生在苏联犹太家庭,他也是人工智能战略最坚定的推动者。

2023年,ChatGPT一举闻名天下知,它背后最重要的人: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不仅是俄罗斯的移民,也是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

01
从“独孤求败”到“一败涂地”

首先来说说卡斯帕罗夫,他可以说是堪称人类智慧天花板。

他出生于阿塞拜疆首府巴库,父亲基姆·莫伊谢耶维奇·魏因施太因是拥有犹太血统的教师,母亲克拉拉·沙格诺夫娜 ·卡斯帕罗娃是亚美尼亚人,职业是工程师。他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同时也都是国际象棋爱好者。

正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卡斯帕罗夫从小就显示出超常的智力。3岁便会读书数数,5岁大时已能做带小数点的数学加法运算,10岁他就闯入了全苏联国际象棋青年赛的决赛,并在决赛中保持不败,一举震惊了当时的全苏联。在22岁时就成为了国际象棋历史上的第13位世界冠军,并成为了最年轻的世界棋王。


在以后很多年里的各类国际比赛中,卡斯帕罗夫又一举独霸国际象棋棋坛。接连在超级大赛中获得了11个冠军,代表原苏联和俄罗斯先后7次获得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冠军,11次荣膺国际象棋选手的最高荣誉“奥斯卡奖”。

显然,这样的履历,这样的成绩,可以说前无古人,应该没有人怀疑他的智慧高度。

当世人不再疑问,但他自己却怀疑了。1999年,卡斯帕罗夫参与了一场由他对抗来自全世界75个国家、超过5万名爱好者的国际象棋网络比赛。经过四个月的拉锯战,世界队投票弃权,卡斯帕罗夫获胜。


在这场比赛中卡斯帕罗夫所向披靡,孤独求败,也让他成为有史以来最强的棋手。

当卡斯帕罗夫稳坐世界棋王的宝座,无人可以撼动之时,美国人就不服气了。既然没有人来打败你,是不是可以用人工智能来打败你。

从20世纪90年代,IBM研究部为了搞出一台打败世界冠军的象棋机,还特意聘请了华裔博士生许峰雄专为国际象棋而设计一台计算机“深蓝”,输入了一百多年来优秀棋手的对局两百多万局。

初代“深蓝”的棋艺也不甚高明,每秒钟大约只能计算 5万步棋,在与人类棋手对决之中总是赢多输少。其后几经演变,这台机器的棋艺越来越高超,直至1997年“深蓝”每秒能够计算2亿步棋,让孤独求败的卡斯帕罗夫终于尝到了“一败涂地”的滋味:开局只走了19步,便拱手认输。


当时,世人也对此次“人机大战”的胜负议论纷纷、热闹非凡。但是这场“人机大战”谁胜谁负并不重要,却是人类进步的一大步。

因为卡斯帕罗夫的失败,代表着人类最高智慧的败北,击败人类智慧代表的正是人类智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最高结晶。



02
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一个晚集

正当IBM研究如何用一台计算机打败世界冠军的时候,美国西海岸的两位极客,也正好在宿舍里讨论关于计算机的问题,或许是一时兴起,他们就申请了Google.com这个域名。

他们就是布林和佩奇,或许他们此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家网站将肩负组织全世界各种信息的重任,成为未来20年的搜索霸主。


印象中,布林独当一面的时刻不多,最深的就是两次,一次是飞到首尔,享受AlphaGo打败李世石,留下经典的合影。还有一次,就是马文项目。


布林也是一个天才选手。

他出生在苏联莫斯科的一个犹太家庭,父母两人皆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据说他父亲的工作是“试图利用数据来证明苏联人的生活水平远比美国人高得多”,后来实在证明不下去了,只好举家移民美国。

或许遗传了父亲的数学天赋,他从小就表现与众不同,后来考进了斯坦福大学,而且还免读硕士学位直接攻读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


对于他与佩奇创立谷歌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但不知道的是布林对人工智能的远见。

早在2009年,他就主导谷歌就开始写下自动驾驶汽车的源代码。后来更是收购了一家名为DeepMind Technologies的英国人工智能公司,是教电脑如何像人类一样玩视频游戏,通过使用一套自定义算法和一台神经图灵机(一种模仿人类短期记忆的外部计算设备)。

所以说,在过去那一段时间以来,这个秘密的谷歌子公司一直处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并且其创新还是开创性的。

2017年5月,AlphaGo策略游戏神经网络,成为第一个击败人类围棋选手的人工智能程序,让DeepMind一战成名。

因为AlphaGo的人类对手李世石曾荣获18次世界围棋冠军,它验证了未经证实的人工智能理论,也意味着当时常规人工智能结构足以复制高级人类智能。


也正是这次“出名”,为谷歌和布林惹来一身“骚”。

2017年,国防部长访问谷歌总部,布林带着高管接待。双方要谈马文项目(Project Maven)。国防部推马文项目的目的是,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改造战争。

国防部给私营企业订单,是美国的传统,既有武器采购,也有项目外包,比如NASA付钱给SpaceX发射火箭。

曾有一封泄露出来的Email显示,出生在北京的李飞飞,是AI界大佬,ImageNet最重要的创立者,当时也在谷歌,支持促成谷歌和军方的合作。

但是,当时大多数科学家、工程师有着不一样的观点。

因为科技推动武器发展,每次都很可怕,也带给人来无尽的伤痛。比如,一战中马克沁机枪的使用,一战的索姆河战役成了著名的“绞肉机”。还有二战中原子弹的发明,人类只要点点按钮,一个城市几十万、几百万的人口瞬间灰飞烟灭,并让人类第一次,有了毁灭我们这颗星球的能量。

很显然,这样的观点得到谷歌大多数人的支持,当时参与其中的科学家,往往愧疚大于骄傲。谷歌内部,一份请愿书开始流转,要求布林不要和军方合作。500人……1000,最终签字了3100多人。

外部,就更炸了。一直宣扬AI会毁灭人类的马斯克更是极力反对。

后来,1000多名学者老教授声援谷歌3100员工的公开信,要求谷歌承诺不开发军事技术,不将个人数据用于军事目的,“狂热份子”李飞飞更是收到了死亡危险。

最终谷歌迫于压力取消合同。但是很快大家注意到,谷歌的行为准则页面(Code of Conduct),开头的“不作恶”(don’t be evil)被删掉了。

不作恶,由佩奇和布林提出,一直是谷歌最有号召力的品牌形象。可是,曾经那个理想主义的科学天才,拒绝微软加钱,也要去谷歌,Facebook给两倍,我也要去谷歌。这样的时光,不会再来了。

正是布林的“不良用心”,让他在人工智能方面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一个晚集。

随着ChatGPT的出现,连谷歌霸主地位都受到挑战。



03
连马斯克都敢“忽悠”

起先,ChatGPT并不是一个商业产品,只是确保人工智能不会消灭人类。

当时,马斯克组了一个饭局,约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聊人工智能的未来。

当时参与这个饭局的,有前Open AI的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萨特斯基弗(Ilya Sutskever),美国支付宝Stripe的天才CTO 格雷格·布罗克曼(Grey Brockman),YC总裁阿尔特曼,从0到1的彼得·泰尔(Peter Thiel)、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等等。可以说,集合了硅谷的一众顶流科技“大明星”。


饭局上,马斯克抛出一个很大的情怀,成立Open AI,开源技术,阻止地球被毁灭,希望得到一众顶流科技“大明星”的支持。

30岁上下的萨特斯基弗听了热血沸腾,立马就答应加盟,成为Open AI科学家,而还是一个雄心勃勃投资者的阿尔特曼,并没有马上表态有犹豫,毕竟不挣钱啊。

后来阿尔特曼又去拜访了马斯克,讨论科技如何改变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我记得1997年深蓝击败加里·卡斯帕罗夫时,我在想,为什么没有人关心国际象棋了?现在我对我们输给了DeepMind的Alpha Go这件事,感到很难过。”

或许是认同了马斯克情怀,又或许是对那些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初创公司非常感兴趣,比如探索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和太空探索项目的公司。

这才有了2015年,与马斯克共同创立了Open AI。


当然,他也是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人。

他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犹太家庭,8岁时,阿尔特曼学会了编程,16岁时向父母出柜。后来考上斯坦福大学,开始专心研究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大四又辍学创业,同好友合作创办了社交媒体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

后来又卖掉公司股份,投资了风险投资公司Y Combinator,并于2011年,出任Y Combinator的合伙人,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企业家和天使投资人之一,还曾帮助许多信息技术公司成长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

所以说,阿尔特曼不仅是一位优秀企业家,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投资者,更是一个野心家。他曾表示,想创建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集团,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或许就是他带着这种野心,不久就与马斯克貌合神离。2018年,马斯克退出Open AI,并开始批评Open AI,主要是觉得它不够“开放”。随即,萨特斯基弗也离开了,身处顶级工程师、天才科学家这个奇特的群体,他可能感知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果然,在第二年阿尔特曼就带着Open AI改变了初衷,宣布重组为一家“有限营利企业”,还拉来了微软10亿美元的投资,开始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

最近ChatGPT火了,Open AI也开始赚营收。不久前,Open AI还推出了一项名为ChatGPT Plus的试点订阅计划,每月收费20美元,官方预计,2023年将赚取2亿美元。

截止目前,Open AI的市值已经飙到近300亿美元,就连现在谷歌和苹果们也都开始忌惮Open AI的冲击。

Open AI在疯狂的生长,似乎离马斯克的初衷越来越远,但与阿尔特曼的野心越来越近了。


阿尔特曼或许跟马斯克理念不同,但信念可能是殊途同归。他之所以拼命的“搞钱”,是想创造了一个“乌托邦”。

他将科技创新的后果视为一个系统问题,比如当前的挑战是计算机可能会使我们大多数人失业,而阿尔特曼提出的解决方案是,YC的一项研究——基本收入项目,给每个人足够的钱来维持生活,这是源自于一个古老思想。

最近,YC开始测试自己建设一个的实验城市的可行性。它可能在在美国,也可能在国外,会围绕科技做最优化设计:比如,只允许人们驾驶无人驾驶汽车。

“这就像是一座由YC建成的大学城,一所未来的大学,规划十万英亩土地,五到十万居民。我们为基础设施提供众筹,建立一种新的、负担得起的生活方式,比如'没有人能从房地产中赚到钱’这一概念。”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想法,但他已经十分超前,也在为未来谋划。

感觉是把这座大都市想象成一个典型的后人类城邦,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运行——一个21世纪的雅典,或者想象成精英的封闭社区,一个对抗即将到来的混乱的堡垒。

对阿尔特曼来说,发现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他在Open AI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会议室墙上画上海曼·里科弗上将的语录。

“人生的伟大目标不在于知而在于行。”里科弗说。


最后,ChatGPT爆火,也值得我们深思。怎么留住顶级人才,让他们去做顶级创新,诞生一些开创性的创新。

有一些怪才,想法独特,有固执的价值观,动不动和老板拍桌子,甚至抵制自己的公司。然而,如何让一个商业系统,一个社会环境,既有追逐利润的野心,也能开辟出一块不被打扰的角落,让这群怪才保存理想主义做自己认定的事。

AI是兵家必争之地,不仅要关注AI本身的技术突破与发展,更如何营造这样一个系统和环境,才是AI角力的本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hatGPT创始人:16岁出柜,与马斯克创业,爱AI胜过人类
千人联名叫停ChatGPT-5,为什么
晚点周末|阿尔特曼的权力之路
马斯克与ChatGPT的恩怨情仇
超级新物种来了,估值2000亿
OpenAI与马斯克的爱恨情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