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骨文易理浅探五:正与反
甲骨文易理浅探五:正与反
三一闲人
一、正
(一)字形演变
(二)参考注释
1、《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
《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
《易·乾卦》剛健中正。
《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2、備也,足也。
《易·乾·文言》各正性命。
《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3、《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
《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4、《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三)本义探寻
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正”字图文非常有趣:
上面是一个方框,下面是人的脚趾,意思是说,所有不合德的行为,就像陷阱一样危险,要止住脚步,不要掉下去,就是“正”。
两千多年前的金文字形演化为上“一”,(即“德一”)下“止”。《说文解字》解释为“徐锴曰守一以止也。”意谓人生在世,德性修养,精神追求达到“德一”的境界,就再也没有值得追求的东西了,唯一而足,守一以止。这个解释是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因为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老子道学的“守一”修身法才完全退隐丢失了。
针对一千年前出现的楷书“正”字的理解,我们也可以在甲骨文和金文内涵的基础上,依据《老子·德道经》的哲理真义作出最合理的解释。“正”即是德,但已经不是“德一”之德,而是朴散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子系统的五德。我们看一看,这个“正”字正好由五个“一画”组合而成。老子所说的“为正”就是要提醒世人时刻不忘修身修德,将朴散的“五德”修补为圆明的“德一”,淳德归道,返回人类本来的精神家园。
二、反
(一)字形演变
(二)参考注释
1、《說文》覆也。
《詩·周頌》福祿來反。《註》言福祿之來,反覆不厭也。
2、《前漢·勝傳》使者五反。《註》師古曰:反,謂回還也。
3、《廣韻》斷獄平反。
《韻會》錄囚平反之,謂舉活罪人也。
《增韻》理正幽枉也。
《前漢·食貨志》杜周治之,獄少反者。《註》反,音。
又通作翻。《前漢·張安世傳》反水漿。
(三)本义探寻
反,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和楷书,字形基本没有大的变化。甲骨文字形是一只手被“厂”包裹住了,阻挡住了。我们已经知道,甲骨文“有”就是一只正在抓东西的手。由此不难理解,这个“反”就是不许抓东西,就是相反,回归于无。
《德道经·反复》章:“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周易·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试想一下,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中,如果真能知道这个“反”,实践这个“反”,就能践行道德修身,淳德归道了。
三、学习小结
正以明德。
这个正,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德;对应于人体肝肺心肾脾五臓;对应于自然界的木金火水土阳五行。就是正能量。
人的一生,如果能够始终保持这个道德正能量,身心就健康,家庭就和谐,事业就顺利,人生就幸福。
扩而大之,具备道德正能量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也就获得了道德正能量的滋养。和谐社会、和谐自然,让人间成为美丽的天堂,就不会总是一个虚幻的神话。
反复其道。
知反,就能复归于道。反什么呢?
就是与常道相反。去妄心,去贪求,少私而寡欲,使自身的生命之水,按照老子《德道经》“上善治水”的方法,升华为先天道德能量,再造性命,如古代修身前辈所说“顺则生人逆成真,只在其中颠倒颠。”
而且,实现这种生命逆返再造的方法至简至易,就是从开口诵读德慧智道德经典入手,循声觅音,培补道德能量,修复身心道德缺失,从而最彻底地改变命运,使生命复归于最健康快乐的先天状态。
小至胎儿,大到老人,人人可学,人人可行。如果您不想错失这个福缘,就赶快行动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理探微“恆”与“易”
汉字分析
诵读经典《道德经》之道经,传承文明传递正能量
《道德经》:上善若水
【转】乾卦与人生六阶段
从另外一种角度,解读道德经第79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