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汗血同源,哪些汗是出不得的?

炎夏,万物蒸腾,必有汗。


“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所以说汗血同源。

汗血同源,看到这个词就有些不敢出汗了有没有?

别怕,其实该出汗时还得出,中医提倡的出汗,叫“动汗”,就是运动、体力劳作时所出的汗水,这是能提高心脏功能的“动汗”。

当一个人长期不排汗的时候,他会“中毒”,因为体内的很多毒素不能通过大小便排出去,必须出汗。比如在冷气环境中久了,会有一种头脑昏沉、身体沉重的感觉,这种“空调病”不难治,只要让他关掉空调,动一动出点汗,蒸腾一阵子,就会特别清爽。

如果你静止不动也出汗,那就是危险信号啦,下面解读:哪些汗,是出不得的。

这几种汗,出不得



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

按出汗时间分


1.自汗卫气虚:白天出汗多,不动也出汗


不因劳作、运动、天热、穿衣服多而出的汗,就是自汗。有些人吃个饭都像洗澡一样,稍微动一动,甚至坐在那都汗流不止。这类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卫气虚,自己HOLD不住汗。


止汗建议:补气。

可多吃些补气的食物像山药、五指毛桃汤、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


自汗的人不宜:剧烈运动

自汗的人出汗时就是在耗气,所以更不能剧烈运动。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比较适合些,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2.盗汗:晚上出汗过多


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 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


止汗建议:滋阴

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的食物,少吃羊肉、洋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浮小麦止虚汗特别好

浮小麦,就是干瘪的只剩皮的小麦,它性甘凉,能固表,入心经有止汗的作用。可取浮小麦15克,熬出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每天喝一次,能益气固表止汗。


中药里很多止汗的方子里都会加浮小麦,因为是纯食物,非常安全,多汗的人平时可以自己煮些喝。



红枣乌梅汤对盗汗的疗效也不错,做法:取红枣15枚、乌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连服10天,有益气敛阴、止汗之效。

按出汗部位分


1.头汗过多



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以煮个花花之前说过的焦三仙茶(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0g),每天饭后煮水喝一次,一般喝两天后积食就会消下去。


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多吃清利化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冬瓜、丝瓜等,防止湿热郁积。


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多吃一些山药、牛羊肉等补气的食物。


2.手足心多汗

脾胃虚弱引起的手脚出汗
原因:如果平时吃的比较重口,辣的、油的,外加饮食不规律,可导致脾胃虚弱。当脾胃功能减弱,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湿热下趋,从而引起手脚出汗。


【止汗建议】对于脾胃虚弱引起手脚出汗的人群,可以用苦瓜、薏米、山药、红枣、莲子等有健脾作用的食材,熬粥服用。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


阴虚血热引起的手脚出汗
原因:有些人在手脚出汗的同时还伴有口干舌燥、手足心烦热、大便干结等情况,这属于阴虚血热。



止汗建议:对于阴虚血热引起手脚出汗的人群,需要滋阴养血、凉血祛风。适合常吃鸭肉、鸡蛋、牛奶、木耳、黑豆等滋阴的食物,花花以前说过的冬瓜瑶柱汤也是非常适合阴虚的人喝。


3.心窝、胸口多汗


这两种情况大多出现在用脑过度的人群,这些人经常很疲惫、胃口也不好、睡眠差,多梦,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止汗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

汗味腥臭多是湿热症


正常的汗没有明显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属肝热,这种情况可通过清淡饮食,或用中药菊花、茵陈等泡水饮用。

出汗后补气,可经常按摩足三里穴


中医认为“气随汗脱”,如果出汗过多,人体的阳气会随着汗液外泄而受损,导致气虚。另外,热天人们比较贪凉,喜欢吃冷饮、吹空调或风扇,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调虚、补气、养脾胃的作用。



取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


每天按摩15分钟即可小补胃气


汗血同源,一旦出现异常出汗的情况,就要马上调理了,不要拖着,越拖越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汗血同源
汗血同源:在内为血,在外为汗
中医养生进家庭的主页
高血压病人夏季最易中风,教你“出汗法”巧妙预防!
夏天不出汗的危害
汗血同源:在内为血,在外为汗在中医眼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