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确保交期的生产计划与管制实务

1生产计划编排要素

1、制造业生产的模式

(1)计划性生产模式:

①.少样多量,专用制程设备

②.规格、式样、交期,大部分由生产者决定

③.先产后销,预测比较准确

④.专案工程,高科技产品居多

(2)订单性生产模式:

①.多种少量,泛用设备

②.客户决定规格、式样、交期多

③.先销后产,预测不易

④.消费产品,工业用产品居多

(3)混合性生产模式:

①.针对同规格但多家不同客户产品(半成品或成品)----计划性

②.针对可提供订购(月、季、半年或年)计划之大客户或每月均会订购 客户之品号----计划性

③.其他订单式

2、生产排程常见问题

订单交期短,换线频繁;

紧急(插单、补单)订单多;

产品设计开发变更频繁;

欠料频繁发生,制程不良品多;

设备或模具与人员不足;

排程技巧不佳,产品漏排;

产能不足,外包困难,

未建立产销制度。

3、生产计划编排要素

① .通常的五大要素:人、机、物、法、环—与现场管理的人 、机 、物、法、环不同的是,计划编排时考虑的是负荷率及效率影响,现场管理中更关注的是单独的各要素本身;

②.人—人力负荷=(标准工时×生产数量)/实有工时;

③.机—设备负荷=(工序标准工时×生产数量)/(实有工时×实际稼动率) ;

④.物—准时到/备料率=准时到/备料批次/总到/备料批次;

⑤.法—生产效率,=实际产出工时/实际投入工时;

⑥.环—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如天气等因素而对生产效率、工艺品质的影响波动。

生产计划的时间跨度:

①.短期—周生产计划:在满足五大编排要素的前提下,生产部门日常生产执行的唯一标准。通常情况下,有2周的连续滚动排产。

②.中期—月生产计划:每月进行整体分析、指导各生产要素的前期准备与相应调整(生产、物料、销售) 。

③.长期—mps主生产计划:以推移图的方式,结合现有订单与forecast状况,动态体现各生产要素的负荷状况,以指导订单的评估、物料和生产的准备、以及订单的需求。

生产计划需具备的特点:

①.准确性:按照计划准确的达成后,需满足当初设计的目的(如按时交货、存货周转、产值等);

②.稳定性:第一周的生产计划不能随意更改、变动,要保持计划的稳定性与权威性;

③.连续性:前后工序间、上下周计划间,时间与数量都必须保持连续性,不能断节或自相矛盾;

④.可执行性:生产部门的资源(五大要素)可以满足计划的执行;

⑤.异常防范性:也即弹性准备、预防,避免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发生而致使计划的延误或反复调整。

2生产排程要领与演练

1、排程要领

(1)计划排程的要素:①.优先率②.标准产能情况③.人/机状况④.物料情况 ⑤.库存成品情况 ⑥.品质状况

生产进程管制表, 适时跟踪进程。优先管制为一项优秀的生产管理与控制工具,它以优先率建立工作之优先顺序。优先管制制度极具弹性,可根据机器故障或存货发生改变时,以该优先率立刻重新分配生产命令(也可对业务接单,交期审查提供依据)。

(2)标准产能之计算:计算标准产能之前应先计算出标准工时,标准工时之计算以下介绍两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①.历史数据法 ②.秒表法

2、优先率排程演练:

举例:

1) 产品A订单量2000PCS,标准产能/8H·14人;1机为96PCS。订单交期12月5日,物料仓存够500PCS,其余1500PCS采购需10天。

2)产品B,订单量5000PCS,标准产能/8H·26人;2机为600PCS。订单交期11月30日,物料采购需10天。

3)产品C,订单量600PCS,标准产能/8H·18人;2机为75PCS。订单交期12月5日,物料采购需12天。

4)产品D,订单量900PCS,标准产能/8H·9人;1机为130PCS。订单交期12月9日,物料采购需9天

5)产品E,订单量10500PCS,标准产能/8H·19人;2机为150PCS。订单交期12月15日,物料仓存够5000PCS,其余物料采购需8天

6)现有订单F,使用机台5台40人(剩余机台1台,剩余人数35人)可于11月18日完单。

如何排定生产计划?(今天是11月12日)

3影响生产排程的几个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1、少量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设定合理的最小库存量;

建立无间断操作流程“一个流”,按加工顺序排列设备;

实行细胞式柔性化生产,培养多能工;

尽量简化产品规格;

使用小型便宜的设备;

多工序合并,建立数目众多的生产短线;

固定客户、固定规格、固定数量实施计划性产销。

2、产销失调的解决对策

完善的产能分析;做好订单评审;

销售、物料、生产计划、生产进度保持同步;

控制材料、产品质量、设备的异常发生;

先模块化生产,后差异化生产;

按订单组装而不是按订单生产;

协调客户提供中、短期产品需求计划;

间接单位绩效与产销达成率挂钩。

3、解决欠料对计划与交期影响的对策

实施准时制采购为重中之重

①.数量较少的供应商;

②.距离较近的供应商;

③.与供应商保持长期关系;

④.小批量频繁送货;

⑤.长期合同协议;

⑥.注重对采购 Lead Time的控制与保持适当的安全存量;

⑦.找出主要欠料厂商要求整改,同时进行合约审查。

4、解决生产进度落後对计划与交期影响的对策

①.绘制车间配置平面图 ,分析机、料、人配置的合理性,形成一个流作业 ,减少搬运、等待、在制品库存的浪费;

②.利用平衡率改善技巧解除瓶颈工序的节拍;

③.现场效率:90%来自研发工程 ;现场品质 ,80%来自研发,因此,在开发打样阶段即要关注效率与品质提升的方法;

④.不断调整生产节拍使之符合订单节拍;

⑤.分析引起进度落后的状况并针对性解决。

5、生产计划进度控制:

①.事前控制方式:利用前馈经验实施控制,重点放在事前计划与决策。

②.事中控制方式:

a.利用反馈经验实施控制,通过作业核算和现场观测获取资 讯,及时把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做出纠正偏差的控制措施,不断消除由干扰产生的不良后果,确保计划的实现。

b.事中控制活动是经常性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之中。

③.事后控制方式:利用前馈经验实施控制,控制的重点是今后的生产活动。

4生产线平衡技巧与改善

1、提升效率及降低浪费的重要法宝:平衡改善方法:

①.均衡(Line Balancing)是进度的重要保证 ,也是根本性解决浪费的法宝。在100个环节中,存在一个环节效率低下,那么99个环节的努力都解决不了进度落后的问题,也会造成一系列浪费。

②.平衡改善生产线的目的:消除工序中瓶颈与不均, 使各工序人力、设备和工作任务恰当分配。

③.平衡率就是一条畅通无阻流动的河流,没有水流湍急的河段,也没有水流缓慢的河段,它始终保持均衡的速度流动。

2、生产线平衡改善方法:

(1)找出加工时间最长、最短之工序,进行分析;

(2)充分运用删除、合并、调整、简化。

(3)针对工序长的改善方法:

A.细分作业内容,将一部分作业转移至其他工序。将一道工序分成2道工序,将一个人做的工序改为2个人同时做;

B.谋求工序机械化;或改良、增大机器的运作能力;

C.增加作业人员;或调配经验丰富,作业技能高的熟练作业人员;

D.瓶颈工序能力不足的部分,利用加班或用其他方法完成。

(4)针对工序短的改善方法:

A.细分作业内容,将作业转移至其他工序,将两道工序合并成一道工序,或取消该工序;

B.从其他工序转移来部分作业内容,增加作业量;

C.将同是作业工时短的工序合并起来;

D.在不影响后工序的前提下,采用断续集中作业方式,作业员兼做其他事情。

(5)利用BOM计算前置加工生产线平衡(考虑搬运和周转时间)。

3、沙盘演练:模拟工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细化排产的理性批判:工序独立精细排产是劳民伤财的低效模式
生产计划排程管理办法
新乡重夫谈丰田生产方式--以工业工程的视角
车间作业计划的秘密
简简单单说排程(下)如何排?
怎样才能做好PMC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