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家欧邹:以马为梦的新水墨立场

画家欧邹:以马为梦的新水墨立场

门萨拉雅2016-09-23阅读原文

| 艺术家档案

欧邹

青年国画家。大学教师。

1981年生于四川都江堰。2010年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毕业。作品曾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重庆展、AE艺术展、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联展等近百种展览。水墨作品被国内多个著名藏馆收藏。

生活上定居在重庆黄角坪,精神上定居在水墨和酒精里。

文字

在黄角坪第一次欣赏画是在2015年初。误打误撞爬上一个钢架结构的楼梯,上面貌似是重庆青年艺术家一个简单的群展,穿过一幅幅颜料厚重、色彩斑斓的抽象画,我被几幅水墨画吸引了。

站在画前久久凝视,画中的马没有通常所见的中国画里那种庄重得让人望而却步的磅礴气势,它们形散而神聚,飘逸且若有所思。马的姿态各异,眼神穿透你的视网膜,直达内心,有一瞬间好似被震慑,与其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可以看出这些画虽然运用了传统的水墨技法,但显然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水墨观念。这些画充满表达欲,有一种强势的力量,从形式上就足以把人逼近画家自身的绘画语境中。

当我几个月后第二次在黄角坪的某画廊看到这些画的时候,又一次经历了相同的感受。这些画能够迅速地将人抓住、定格,很难再把视线移到旁边花里胡哨的当代油画上。不得不叹服中国画的神韵确实影射一个人的生命状态,画即是人的本身,即是人格化的呈现。其间还有些革新和突破的痕迹,充满野性,甚至有些放浪形骸。

两次带有“偶遇”性质的观画,让我对这些作品印象深刻。直到这次做重庆画家欧邹的访谈,当我点开他的作品时,我简直惊呆了,“原来是你!”我不禁感叹。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我要采访的对象就是那些马的创作者。

我相信在艺术上是要讲嗅觉的,艺术家和欣赏艺术的人也是要讲缘分的。和欧邹聊了很多与绘画无关的事,一个词总结他的性情就是:爽快。带有重庆码头文化式的豪放和干脆利落。但欧邹并非地道的重庆人,他出生于四川都江堰,那是一个转身就能看到岷江的大浪,回眸就能看到青城山的苍幽的地方,最著名的还属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如今依然屹立在岷江河面。

文字

文字

文字

欧邹生长在都江堰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国文老师,欧邹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影响了他此后选择的绘画方向。

欧邹从小喜欢画画,长大后想当一名画家。他从初一开始练习素描,大学时考取了四川美术学院,师从当代著名艺术家冯斌教授,后又考取了他的研究生,继续深造中国画,主攻“材料与观念”,由此走上了当代水墨之路。

当代水墨的历程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方思潮的冲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以李小山为代表的一波艺术家扛起了“反传统”的旗帜,极力地批判和质疑中国水墨的前途,甚至还提出“中国画穷途末路”的观点。

事实证明,在流动的时间和空间中,艺术从来不会朝向于某一绝对的趋势。它是人类精神世界对美、思想、境界的追求,追求当然永无止境,它伴随着生命的延续,艺术的演变也用永没有尽头。

当艺术家们纷纷打破原有水墨画的僵化模式,促使其发生现代性的转换,从传统的条条框框中跳脱出来之时,欧邹却保持了清醒的自我意识和想法。可以说,他并没有过多的去与传统断绝关系,而是从传统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子。

欧邹绝不是反传统的,某种执拗的反对无非是心虚的表现。他在观物之下所表现出的从容、随性更加印证了这一点。他笔下的动物仍旧保留了其原本的形态,形态之中夹杂着人性复杂的一面,反过来也可以说欧邹在画这些动物之时,正是他作为人在释放自己的动物性。明确的形式之下,却有着更为多样的含义,使得他的作品简约而不简单。

有人从动物的交配本能和生存需求等方面解读欧邹的画,说实话,这些学院的解读方式我并不以为然。他们自圆其说,表达的东西通常与画没有多大的关系。我并不愿去解读这些作品,甚至于解构出其中的奥义。画家无意识状态下传达出来的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那一部分,任何刻意去赋予的含义都是虚情假意的。

我相信欧邹的那份真挚,来自于他的感受和观察。在一个没有语言的动物世界,动物和动物之间不会说话,动物和人类之间不会说话,但交流是存在的,获取到彼此的信息也是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既可以表达动物,动物也可以表达人类。

文字

文字

文字

欧邹说他不一定非要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新水墨艺术家,原因是不想禁锢在既定的框架之中,或许这样更能去兼容并包。人身上都有枷锁,而欧邹认为自己并不严重,在活着的时候感到自如,原本就是对活着的这个状态最高的嘉奖。就像他的作品,说到什么含义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了,关键是他在其间的状态是属于他自己的,情绪和感官也来源于他多方位的捕捉。每个人或许都有某样东西来吸引自己,在有限的条件下,吸引力转化为专注力和爆发力,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特别难得的。

目前,欧邹和朋友在黄角坪附近建立了艺山中心,被誉为是“山丘上的生活化艺术空间”。这是一个有4000平米的三层楼建筑,旧厂房改建而成,由艺术家刘佳发起。包括欧邹在内的其他八名艺术家收到刘佳的邀请,一同把工作室搬到了这里,形成了一个艺术和生活气息都相当浓厚的群落。平日里,大家各自工作,可以很方便随意串门,也可以在工作之余种草种肉,互相切磋艺术、书法,下班后,到隔壁弄桌好酒好菜,寄情于美食和闲淡的谈天。

说起喝酒吃肉,画家欧邹绝对算是一个资深的狂热者。他对于酒的热爱或许可以量化成他对艺术痴迷。据说欧邹在黄角坪的酒江湖上颇有盛名,也有人问他酒在他那里充当着一个什么角色。欧邹回答说:“一方面我本身是爱酒之人,所以我喜欢以酒的方式和大家一起分享,拉近彼此的距离。另一方面,酒后易识人,这方面来讲借酒交友也算是一个方法吧。”但是对于创作,欧邹并不强调酒的作用,他认为创作是严肃的状态,酒后并不能激起他的创作欲望。所以,他通常只在不创作的时候喝酒。或者如他所说:“在重庆创作,去成都喝酒。”

余幼幼:为什么会选择动物作为你的绘画主体?

欧邹:这个问题相对偶然,在此之前我也做过各种尝试,我其实想表达的是通过动物拟人化的表达一种人的情绪。单独的动物出现在画面上表现一种单调,孤独,彷徨,没有目的,没有安全感的一种现代都市年轻人的精神体验。在动物的脸上,在它们的眼里,透过瞳孔的窥探外界视乎在瞄着自己。

余幼幼:特别喜欢你画的马,感受到一种简约之外的神聚,形式之内的大象,张力十足,有种突破一切的坚韧与洒脱,这种神韵你是如何去把握的?

欧邹:形式之内的大象谈不上 但是也是我追求的一个方向!在艺术院校里,内容大于形式是一直作为创作的重点来要求的,但我近期的作品里更多追求的还是形式的东西,我希望展示给观众的是一种视觉上的愉悦。并没有想太多画面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只想在“有意味的形式”里尽量做到极致。

余幼幼:我没有看过你以前的画,据了解你之前还尝试过油画,最后又回到国画上来。东西文化差异故导致艺术的表现也截然不同。西洋画的绘画经历是否给你带来了某种新的探索和思考?对你回归国画之后的创作有影响吗?

欧邹:寻找创作的方向和寻求自我提升始终是一个不间断的延续性的过程,这其中肯定是充满了技术,观念与表达形式上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的过程,这是所有创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对于学国画的而言,这种问题还存在于西画与传统国画语言系统之间的冲突与平衡问题,我们从小接受的素描训练就是西方的,因此在造型上回避不了写实,有时候创作不自觉就会往上面靠,回归国画后我还是尽量在寻找水墨的特性与我们所学的基本功之间的结合。这也是新国画呈现的一种新面貌把,不光是水墨,在其他国画形式上也出现了比传统形式更写实的影子。

余幼幼:我认为传统水墨的技法在你的画中呈现的不是笨拙,而是功力至深所表现出来的轻盈。而且你还运用了“绢”这种材料,为什么当初会想到使用“绢”和水墨结合?

欧邹:功力深谈不上,这好比武侠小说里的内功,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是要不断修炼才会进步的。绢上对水墨的层次我觉得体现的更通透一点, 刚好我想表达出这种水墨变化多一点的层次感觉,所以选择了绢作为一定的创作材料。只不过载体应该是可换的,每种材料有每种材料的优势,我现在的很多作品也是纸上完成的,因为我觉得绢的保存周期比较短。

余幼幼:1985年,李小山发表了“中国画穷途末路”的言论,可谓震惊了整个画坛,引发了当时国画界的一场大争论。你身为国画现场的“当局者”怎么看待李小山的言论?

余幼幼:近年来,新水墨展览好像也是日渐增多,画廊都在做新水墨展,是一种跟风,还是收藏市场大势所趋?

欧邹:我觉得这是大势所趋。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这和经济形势有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大,文化繁荣与输出都是必然的,不光是水墨,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必将有一个上升繁荣的时代。

余幼幼:除了画画,还有什么别的爱好?

欧邹:我最近在准备做一个纹身工作室,我对纹身有着强烈浓厚的兴趣,从看《古惑仔》电影开始,而且纹身也是与艺术相关的一个行业,皮上作画,能够在人的皮肤上留下个人的创作痕迹也是很好的!

余幼幼:之前有个艺术家说重庆是个“出作品”的地方,成都是个“完成作品”的地方,作为呆在重庆的川籍画家,对此你有什么切身感受吗?

欧邹:我觉得成都的生活的确比重庆悠闲一点,每次去成都都是大醉,然后回重庆修整。上次去成都参加海洲的签售会《一个孤独的国王》,遇到梁平,李亚伟,尚仲敏,吴鸿,龚静染等老大哥喝了两天,逃跑回来!有句话“少不入川”,就是说的这一点吧!不过成都的艺术氛围要比重庆好,展览活动频繁,相对来说土壤要好些。对我来说最好的是在重庆创作,去成都喝酒。

| 纸刊首发:《青年作家》杂志2016年9月号

网络首发:《门萨拉雅》

新水墨专场

欧邹 × 以马为梦

YIMENGWEIMA

出品人:李海洲策展人:邱正伦

开幕时间:2016.9.30 晚7:30

展览时间:2016.9.30-10.20

展览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瑞天路重庆天地 F 栋 19 画廊

精彩回顾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个外国画家的中国画情结
没错!国画不可怕,就怕老外画!
黄胄笔下的水墨世界#国画##中国画##国画动物#
国画不可怕,就怕老外这样画!
10会武术的外国人不稀奇,但会中国画的外国人你怕了吗
国画不可怕,就怕老外这么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