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刻好印,不妨多写上几笔
鹿羊说2017-08-23

要刻好印,不妨多写上几笔

朱培尔

––

我一向反对篆刻家以自己篆刻方面的名气,来谋求“诗书画印”四绝的美名。因为社会的发展导致的社会艺术分工日益精细,特别是当今各种艺术信息量的爆炸性增加,极大地拓宽了欣赏者选择的余地与回旋的范围。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当今传统艺术的参与者,达到清代诸大家“诗书画印四绝”之至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然而,作为篆刻家,在纯化和提高自己既有篆刻风格和对篆刻艺术理论作更深入探讨的同时,有选择与有目的地(这个目的当然应该指向自己所从事的篆刻艺术)旁及诗词、书法与绘画,却又是必须的,或者说是成为领一代风骚的篆刻大师所必不可少的。究其原因,除了诗词、书法绘画与篆刻艺术有着较近的血缘,有助于篆刻作者艺术修养和艺术家气质的提高以外,还在于它们还会从各自的角度,对篆刻家具体的篆刻创作与创作风格的形成,起着一系列直接与间接的巨大推动作用。有鉴于此,业余从事篆刻艺术的我,除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书、读好书以外,还见缝插针地画些看似与我的篆刻创作没有直接关系的水墨山水,写些节奏与韵律极强的大幅行草,从中获益良多。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行草书法的学习体悟与实际操作过程,及对我近期篆刻艺术创作与创新中的几个直接或间接的借鉴启迪作用。

就直接的作用而言,主要在于行草特别是较为豪放跌宕的行草书法所特有且必须的笔笔生发,以及一次性瞬间完成过程中创作者主体的下意识与潜意识的爆发与表现。传统的篆刻,即便抛开对某家某派的机械模仿与亦步亦趋所造成的主客观限制,但它起印稿时的可反复修改特性,以及运刀或刀法在创作过程中的可重复与重叠性质,导致了历代篆刻家创作中对自己潜意识与下意识动作的发掘与表现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现代艺术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艺术家艺术创作过程中下意识动作与潜意识的发掘与表现,正是艺术家个性与性情的最好最直接的显示,是他们形成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因此,近期我热衷于对历代大草、狂草或豪放派行书的学习与揣摩并进行相应的创作实践的最大目的,在于培养自己篆刻创作中对下意识动作的捕捉能力,提高创作中自己潜意识的外化表现以及这种外化表现的技巧与心法。不是吗?我那些诸如“亦庄亦禅”等亦白亦朱、亦朱亦白的印章,无论有没有墨稿的创作前准备,其运刀过程的迅疾自然与这个过程中种种下意识动作与潜意识的捕捉与发挥,如果没有相关能力与技巧的训练(即对历代行草法书的体悟和相应的创作实践),将是一句美丽的空话。

写行草或注重行草书法的学习与体悟,对我篆刻创作的间接作用,就更多了。就主要部分而言,大致有二:

首先,行草书法所必须的优美节奏与韵律,有助于受方寸印面与对称且规范的篆字限制与困扰的篆刻家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某种内在的节律。虽说这种“内在的节律”,在具体的形态与形成方法方面,都与行草书法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但无论如何,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行草书法中常见的大开大合、异常激烈的节律在篆刻作品中的潜移与默化,才使得原本多以“机械”排列的章法见长的篆刻作品,有可能在视觉效果与表现能力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与发挥。

其次,行草书法的用笔对篆刻创作中的刀法或用刀,有着虽然是间接的然而却又是非常重要的借鉴启迪作用。我们知道,就笔法变化的范围和速度而言,行草书法特别是狂草较之其他种类的书体,如楷书、隶书、篆书等,是非常宽广与迅疾的。而传统篆刻中对刀法的研究与体悟,因种种原因,恰恰是篆刻本体中最难深入与最为薄弱的部分。因此,篆刻中的刀法,除了程式明显且运刀速度较慢的浙派尚能较易传授把握,并可在不同篆刻家之间作大体一致的重复以外(这是浙派篆刻得以长盛百余年的前提),其他各种刀法几乎大多处在无法描述或述而不清的困境之中。因此,篆刻家对行草笔法的体悟过程与掌握,虽不足以说清传统篆刻中种种不同的“刀法”,并将其直接地运用到篆刻创作之中,但是,无疑有利于篆刻家对运刀速度相对较快、变化范围相对较宽的“冲刀”等刀法的辨析能力和再现重复的可能。

行草书法的学习与创作,对于篆刻家篆刻创作与创新的间接作用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即此搁笔。愿我此文能够使诸多的同道朋友,都来有目的地多写上几笔。

本文发表于《书法导报》(1995年3月)

朱培尔|1962年生于江苏无锡。现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国家一级美术师、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多次担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篆刻艺术展等展览评委。著有《朱培尔作品集》(山水、书法、篆刻、文集四卷)、《当代青年篆刻家精选集——朱培尔》、《中国青年书法家十家精品集·朱培尔》、《中国青年书法家·朱培尔》、《亚洲当代书法思潮——中日韩书法及其主义》、《林泉高致——朱培尔山水画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朱培尔专辑》、《培尔小品》等。

本文已经作者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

· E N 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培尔|行草书法对篆刻的影响
朱培尔:《篆刻艺术原理解析》序
本真无界--朱培尔篆刻作品欣赏
执墨 | 朱培尔:写一万个美没有意义
篆刻没那么神秘——朱培尔谈篆刻的意境与意境的开拓
朱培尔:篆刻没有思想,再高超的技巧也白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