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你了解中国篆刻艺术的源流有多长?

篆刻是以书法字体装饰结合的一种艺术,于方寸之中、红白之间创造各种美的结构和形式,因其字体多为篆书,所以称篆刻。篆刻是由作为权力和凭证的古玺发展而来。

起源:

中国文字,始于结绳画卦,经甲骨钟鼎而制定于秦,玺印源于陶文而始于战国,印制初在方寸之间,作佩戴及凭信,施于简牍文告,以昭信及证职份。用法是铃压于綑扎简绳之泥块上,封检以防私拆,时称为「封泥」。

确立:

至殷商,小玺采用金文,而周代订立官私印制,至秦统一六国文字,更确立王侯称「玺」,臣以下称「印」。

典范:

两汉时期,使用更广,将军及太守称「章」,余皆名「印」。多以铜玉为材,经铸、凿、刻而成。字体通用篆隶之间的缪篆,印以白文为主。其方正浑密,体制多变,章法于不平衡中取得整体和谐,具有高度美感,成为后世临摹之典范。

发展:

元明之后,纸帛面世,印章转为濡朱,又为适应实用,讲求齐整,古趣渐失。后王冕发现花乳石能奏刀,文人遂可自书自刻,将本身知识与技艺直接表达于印面上,采用自然布局形式,合理穿插、依傍,使其产生强烈的虚实对比,和相互顾盼呼应之艺术效果,变成诗书画印文合为一体,次可点缀书画及鉴藏凭记,从此书法与雕刻联系结合,与商用分途,发展成为一门独立之艺术。

盛势:

清末乃金石学全盛时期,文物不断出土,启发印人之灵感,因个别独特之风格,形成皖、浙等很多家流派,印人更以吴昌硕为首组织起「西泠印社」,集当时精英,推动印艺,刊行印谱及著述,论印之风乃普及全国,治印从此成为专门学问──「篆刻学」。

西泠印社大会合照(1983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篆刻史
制作印章篆刻字体转换器在线转换
中国玺印篆刻全集(1)
印,生活中无处不在!
印章知识拾贝
什么是篆刻?怎么来欣赏篆刻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