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秦时代,车同轨,书同文,而小篆后来为何被隶书取代

今天是老鞠说非遗的

第 1176 天


隶书也叫“隶字”、“左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隶书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在晋朝卫恒的《四体书势》中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就是说,隶书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洁快速写法,到了汉朝,经过加工,却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秦隶也叫“古隶”,同小篆相差不太远,汉隶也叫“今隶”,其笔势、结构却与小篆大大不同了。常说字如其人,而实际上一个时代的文字也是一个时代的形象。

隶书和小篆都是在秦朝出现的,小篆是官方文字,而隶书只是看管监狱的小吏在使用,那么监狱小官笔下的字体为什么最终会取代大秦的官方文字呢?又为什么会呈现出与竖长状的小篆完全不同的扁长字形呢?

秦末汉初,由于竹子和木材容易寻找,且成本低廉,竹片和木片一直都是作为书写的材料。在汉代,对于竹简尺寸的规定是长约二十三厘米,宽约一厘米,这长度看似不短,但是毛笔写的字要远大于现代纸张上印刷的字,那么在有限的竹简上,怎样才能容纳下大量的文字信息呢?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书写的人改变了汉字的外形,将文字横向拉长,纵向缩短,让原本竖长形的篆书变成了扁方状的隶书,这样单个竹片上的文字数量就可以增多了;另外用竹子制作的竹简本身就具有天然纹路,当用毛笔在竹片上写字时,书写的水平线会被竹子的纹路影响,提笔的瞬间尾端自然上扬,造成了整体视觉上的扁方趋势。总的来说,隶书之所以能够取代小篆,是因为隶书更适合于当时的使用书写习惯。

隶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蚕头燕尾和一波三折,以汉代隶书代表作《曹全碑》为例,全篇字体以圆笔为主,蚕头指的是起笔时,笔锋应该像蚕宝宝的头那样隆起;

燕尾指的是横波收笔时,顿笔斜翘,就像大雁的尾巴那样;而一波三折是说当写捺画的时候,先向右、左下大幅度运笔,然后一贯到底,淋漓尽致,收笔上调,从而增加字的力度。

秦朝奢华,即便是在选用文字的风格上,始皇帝也更推行竞显浮夸之风的小篆,篆书保留着象形文字的特点,而从隶书开始,汉字开始有了偏旁部首的概念。

也正因为这一点,汉字的传播更加迅速。隶书朴实无华,更具实用价值,符合汉朝皇帝崇尚简朴的审美要求。因此,隶书在汉代盛行了400多年,而小篆则同秦朝一起被刻印在历史的记忆中。

《曹全碑》简介

曹全碑(国宝级文物):全称汉郃[hé]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高272厘米,宽95厘米。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内容为王敝记述曹全生平。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郃阳县旧城出土。在明代末年,相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

  

非遗美学

传播也是一种传承

 专注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提供文化与商业的实现路径

让 美 扮 靓 我 们 的 生 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代隶书的特点 规律
篆书二十四品【23】
关于隶书的形成与发展初探
“千古一篆”秦李斯《峄山碑》
古今文字分水岭: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
中国书法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