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扶哥魔”到最贵服务员,身价30亿的杨丽娟,“海底捞”了

一、

“海底捞月”,是一种麻将术语,意思是,摸到场上的最后一张牌,刚好就是胡的牌。

而且,“海底捞月”会在原有的胡牌番数上再加一翻。可谓非常之幸运。

火锅店“海底捞”的名字就来自于麻将桌上的“海底捞月”。

据说,当年创始人张勇和他的妻子舒萍也爱打麻将,当时两人正在发愁要取什么名字,舒萍刚好赢了一把“海底捞月”,舒萍非常开心,灵机一动,对张勇说:“不如咱这火锅店就叫‘海底捞’吧?”

张勇一听,拍案叫绝,这名字好,既好听,又好记,而且跟四川人爱吃火锅的习惯非常契合。

1994年,张勇在四川简阳后西街开了第一家“海底捞”火锅店,店面非常小,只能容纳四张桌子。

而那时,16岁的杨丽娟刚刚辍学,处于人生的最低谷。

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靠家里的几亩地生活。她上面有两个哥哥,很早就退学了。想要摆脱苦日子的两个哥哥倒腾着要做蜂窝煤生意,还借了高利贷。哪想,生意失败了,还要还几万块钱的贷款。每到过年的时候,就有债主到家里催债,又是敲桌子,又是砸板凳的,把一家人折腾地疲惫不堪。

这样的情况,家里也无法供应杨丽娟上学了,正在上初中的她不得已辍学了,去简阳县城一家饭馆里打工。

杨丽娟干活勤快,人也机灵,当时简阳普通的饭馆服务员工资也就七八十,她的老板给她开了120元一个月,算是服务员里的高工资了。

饭店包吃包住,她几乎不留零花钱,把所有的钱都寄回家。

二、

火锅店刚开张,张勇经常去别的店里转悠,取经学习。

杨丽娟打工的店,是张勇经常光顾的店。

他留意到这个麻溜的小姑娘很不简单,说话快人快语,走路像阵风,手脚麻利,点单上菜都是笑语盈盈,看着很舒服。

“你在这个店里一个月能拿多少钱?”张勇问她。

“120!”

“到我店里吧,我给你160。”

“谢谢了,以后有机会我考虑。”杨丽娟笑哈哈地岔开了话。这家店老板待她不薄,她心里也清楚,她并不想因为一个陌生的人而丢了自己的饭碗。

不过,命运之绳已经悄悄地把他们捆绑在一起了。

不久之后,杨丽娟的老板要去广州开店,想把得力干将杨丽娟也带过去。但是,杨丽娟的奶奶坚决不同意,此事只好作罢。

失去工作的杨丽娟在简阳的街头闲逛,想要再找一份工作。无意中,看到“海底捞”的店,便走进去,正好撞见张勇。

杨丽娟张嘴就问:“张大哥,你说的160块一个月还算数不?”

就这样,杨丽娟到张勇所在的“海底捞”火锅店做了服务员,月薪160块。

三、

“海底捞”有个传统,每一个入职的新员工,都有一个“师傅”带。

杨丽娟的入门师傅教李海燕,她也是“海底捞”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是另一个重要创始人施永宏的妻子。

李海燕教杨丽娟很多,怎样上菜,怎样配料,怎样例行检查,还教她怎样服务客人、团结同事。

聪明好学的杨丽娟悟性很高,一点就通,每个月绩效考核,她总是名列前茅。而每次拿到月度奖,她总是会拿出来一部分钱跟小组其他成员平分。

杨丽娟到“海底捞”工作还不到半年,她的母亲就找到简阳县城来了。

见到妈妈突然出现在店里,杨丽娟很惊讶,赶紧把妈妈拉到包间里询问出了什么事。

原来,快到中秋了,债主又来催债了,要在中秋还一千块钱,还缺800块,让杨丽娟想想办法。

“娟,看能不能问你同事借点,妈真的没别的办法了,家里砸锅卖铁也就200块钱,亲戚朋友都不愿借给我们了。”杨丽娟的妈妈哭着说。

“可是,我也没办法啊,妈,到这里打工的都是像我一样的农村姑娘,哪有那么多钱啊!”说着说着,母女两个抱头痛哭。

妈妈一无所获地走了,杨丽娟心情也很糟糕,眼睛红红的。

后来,张勇知道了这件事,直接以公司名义转给她800块,让她去还债。

“张大哥,这钱从我工资里扣吧!”杨丽娟说。

“年底再说吧!”张勇这么说。

年底很快就到了,别的员工都去领年终奖了,杨丽娟却没去:还欠公司800块钱呢,奖金说不定还不够扣呢!

没想到,会计却喊她:“杨丽娟,过来领奖金了!你那800块,张大哥说公司出了。”

救人于危难之中,必永生难忘。

杨丽娟暗暗下定决心:张大哥帮我家里还债,以后“海底捞”就是我的家,我一定不辜负公司对我的好。

四、

此后,杨丽娟非常勤奋刻苦,别人只干一个工种,她却啥都干,公司让她干啥她就干啥。

三年时间里,杨丽娟做过服务员、配料员、上菜员,哪里需要她就往哪儿钻,眼里有活,心中有责,几乎每半年考核她就升一级,一步步做到领班、大堂经理,从基层服务员逐渐成长为管理层。

与此同时,“海底捞”也在慢慢壮大,从原来只有四张桌子的火锅店,发展为后来买下了整整一层楼,并且装修成当时简阳市最好的火锅店,用上了那个年代还很少人用的空调。

张勇曾经非常自豪地说:“那个时候,简阳几乎人人都知道海底捞,上到市长,下到皮鞋匠的儿子。因为市长经常来我店里吃火锅,而皮鞋匠的儿子就在我店里上班。”

1998年,张勇要在简阳开第二件“海底捞”,非常忙碌,无暇管第一家老店,就全权把店面交给了杨丽娟,让她做了店长。

这一年,杨丽娟20岁。

五、

1999年,张勇要在西安开第一家省外分店,又带上杨丽娟帮自己去“开疆拓土”。

陌生的城市,全新的开始,张勇雄心壮志,杨丽娟却有些跟不上趟了。

西安的店不像四川,张勇全权放权,杨丽娟有绝对的管理权。而西安的店是合资店,西安方面合作方不懂饭店经营,却什么都管,连买个扫把都要签字上报。再加上刚到西安,“海底捞”有些水土不服,生意并没有想象中地那么好,店里非常冷清,杨丽娟很沮丧。

最让杨丽娟头疼的是,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张勇竟然还让自己每天写工作总结,还要求她必须学会电脑。

但杨丽娟毕竟只有小学文凭,哪里懂写总结,学电脑对于她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杨丽娟头一次感到了绝望,她哭着给张勇打电话:“张大哥,这活儿我干不了,我不想干了!”

杨丽娟在自己手下干了五年,从没听她说过放弃,张勇沉默了一会儿,说:“合资的问题,我来解决,生意不好,我们慢慢做,不过,你不想学习,不行!你这么年轻,有什么学不会的!”

张勇的话,再次激励了她。

虽然她不明白张勇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学电脑,但是他说了,她就努力去做到。

接着,杨丽娟抽空就去旁边打印店,让别人教她打字,然后又攒了几千块钱,买了台电脑,还专门报了一个“30天学会电脑”的培训班学习,总算学会了电脑。

张勇是个有远见的领导者,而杨丽娟是一个步步紧追的实践者。

多年以后,“海底捞”实行“互联网+”计划,把线下经营与线上销售相结合,杨丽娟总算没有落下这班车,紧紧跟随着“海底捞”往前走。

六、

为了能够盘活西安店的生意,张勇带着杨丽娟和员工们多次到西安其他火锅店里去试吃,发现火锅本身的口感差别并不算大,那么怎样才能突围呢?

靠服务!

但怎样的服务才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呢?杨丽娟和她的伙伴们摸索了很久。

没钱做广告,杨丽娟和员工就去街上贴小广告,被城管没收营业执照。杨丽娟软磨硬泡,硬是一分钱没罚,不仅把执照要了回来,还把城管大队的科长游说成了“海底捞”的常客。

店里没生意,杨丽娟就主动走出去,带着满壶的豆浆,去附近单位挨家挨户地送给人家喝。上下班时,去公交车站送,顺便宣传“海底捞”。

后来,张勇想到了送酸梅汤,酸梅汤非常解腻,和火锅是完美搭配。

不仅每个进店的客人都免费送一杯酸梅汤,而且,杨丽娟他们站在店门口,向路过的行人免费提供酸梅汤。

正是在杨丽娟和她的伙伴们一杯杯酸梅汤送出去,一桌桌客人拉进来,“海底捞”变态式的优质服务渐渐在西安传开,他们的生意慢慢好起来了。

七、

危机随之而来。

杨丽娟遇到了“砸场子”的恶性暴力事件。

一天,店里来了三个男客人,边吃火锅边喝酒,喝得伶仃大醉。喝醉后,就跟店里的服务员吵了起来,还动手打了两个女服务员。

店里的男服务员看不过,围上来把那三个男的揍了一顿。一看势头不对,三个人撒腿就跑了,临走搁下一句话:“你们等着!”

一个小时后,开过来两辆卡车,气势汹汹地下来60多个手拿棍子的彪形大汉,叫嚣着:“给5万赔偿,不然直接砸店!”

杨丽娟赶紧报警,但警察过来前这段时间怎么办?

她想不了太多,必须要保护好店!

关键时刻,杨丽娟一声令下:“把店里全部人员都叫出来,男的在前,女的在后!”

店里一百多号人全部出来了,乌泱泱地一片,不管怎样,气势上并不输对方。

而杨丽娟则像一只被激怒的母鸡一样站在队伍的前面,气势汹汹地吼着:“有种先把我放倒,否则谁也别想进‘海底捞’闹事!”

都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杨丽娟这泼出去“大不了同归于尽”的劲儿反而把那60多个大汉吓到了,愣是站在马路对面没敢过来。

没过多久,几辆警车鸣着警笛赶到,杨丽娟总算松了一口气:店总算没被砸。

这一年,杨丽娟21岁。

八、

2001年,四川海底捞公司注册,杨丽娟出资25万,占比0.2%,成为四川海底捞十大原始出资人之一。

2002年,杨丽娟又被调去北京管理“海底捞”。

张勇提出,每个区域经理必须懂电脑、会开车,很多人抵触:北京这么大,坐车都迷路,况且工作这么忙,为什么一定要逼着我们学开车呢?

但杨丽娟二话不说就去考了驾照,她明白:老板说的,总是有道理的。

不仅如此,她还自学考了成人大学,提高自己的文凭。虽然她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老板说了:“这么年轻,什么学不会啊!”多学点总是好的。

2012年,34岁的杨丽娟开始全面接管“海底捞”所有门店的运营。

从这一年开始,张勇的目光开始转向世界,像当初从四川简阳走向西安一样,张勇带着杨丽娟,先是进驻新加坡,之后挺进美国,选址、谈判,每一个环节,杨丽娟都亲自参与。

2014年前后,张勇向核心老员工发放股权,杨丽娟持股3.68%,成为集团董事。

2018年1月,杨丽娟担任“海底捞”公司非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正式在香港上市,当时海底捞上市市值828亿元,创始人张勇夫妇以600亿身价一跃成为中国前50名的富豪,而杨丽娟所持股份价值约30亿。

截至发稿,海底捞市值4110.1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412.2亿元,那么,杨丽娟手持股份估值约125亿元。

杨丽娟手持股份并非仅只有“海底捞”,作为张勇非常得力的助手,她还参与了张勇的其他关联公司,并在成都海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乐达海生、New Hai Lao等相关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持有海底捞关联公司优鼎优3.76%的股权,微海资讯1.7%的股权。

“海底捞”上市时的30亿,对于杨丽娟而言,仅仅是起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牛服务员:初中辍学,19岁当海底捞店长,如今身家30亿!
她帮两个哥哥还债,从月薪120元服务员做到身家125亿CEO
逆袭成为合伙人,这个服务员真牛
中国最牛火锅企业怎样发展壮大。
从月薪160元的“洗碗妹”到坐拥30亿的CEO,普通人杨丽娟凭什么?
这个火锅并不正宗,但店铺开到了世界各地,老板身家如今35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