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闫留学篆刻作品欣赏

致堂——闫留学篆刻作品选

闫留学、别署致堂、知堂、乐知堂,1993年生于黑龙江省。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导师李文宝先生。

曾问学郑长华、汤忠辉、高庆春、邹涛等诸师。

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佛像印研究中心研究员

入展/获奖经历:

“西湖韵”当代青年篆刻选拔赛金奖(浙派艺术研究院主办)

第二届“弄潮杯”钱塘江全国篆刻大赛入展(西泠印社主办)

首届“介堪·去疾杯”全国泰顺石篆刻大赛入展(西泠印社主办)

西泠印社第九届篆刻艺术评展入展(西泠印社主办)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2019年教学成果展(中国书协)

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精英收藏工程(2015-2019)总评优秀奖(陈介琪研究院)

第四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入展(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首届佛像印艺术大展入展

第四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入展

第三届“陈介琪”奖入展

第二届“介堪·去疾杯”全国泰顺石篆刻大赛入展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书法作品展入展

“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精英”入展

荣宝斋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入展

首届王阳明书法篆刻大展入展

纪念叶一苇先生诞辰100周年浙江省篆刻大展入展

“文化中国·森茂杯”2016全国优秀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首届“容庚奖”全国书法篆刻大展入展

溯古拓今

—闫留学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历代的书论还是印论,很多名家和学者都重复说着一句话“取法乎上”和“印从书出”。“取法乎上”不难理解就是追根溯源,尽量学这门艺术学科最根本的源头,体会其中的道理。而“印从书出”呢?无外乎是以书入印、刀从笔出、印外求印!而这两点也都是以继承为主的学习思想,需要去学习其根本,这样就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再观明清流派,各自均有独特风貌。赵之谦是以书入印的代表,他以魏碑笔法入篆,魏碑入边款,风格鲜明;黄牧甫汉金文入印,入款,独树一帜;又有以丁敬为首的浙派,吸收秦汉之意,篆法删繁就简,参用隶意。纵观历代先贤的作品,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各自不同的开拓。

而西方美学“陌生化”的理念则讲:“过份的强调模仿和再现就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艺术品本身的事物,而不是艺术品本身,这样一来艺术品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由此可见这里“陌生化”是反对模仿的,倡导艺术品本身富有的内涵与价值,提倡创新!

那篆刻艺术可以像“陌生化”那样前行吗?当然是不能的。我认为任何“艺术”都要建立在技巧纯熟的前提下,才有所谓的“艺术”。模仿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但要师古不泥古!

去溯古——站在巨人的肩膀,夯实基础;拓今——从传统中得到深刻的体会,进行开拓,实现自我的艺术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張奕辰篆刻作品選
专辑 ▌刀锋新秀 ◆ 金芳篆刻作品选
西泠印社中人孙长铭
魏晋风骨今犹在,闻妙香室闻妙香
[转] <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艺术评展>印屏欣赏
华东师范大学2021届书法篆刻专业硕士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