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吉伟《一周艺述》 之中国的美神——洛神

一次在跟学生们谈及中国美神的话题时,我主张摒弃所有的视觉符号和已有的审美感官经验,单凭文学语言的描述来选择中国的女神。她们分别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浩质成,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体态纤美,掌中起舞,轻盈如燕。鬓鸦凝翠,鬟凤涵青,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这些优美的文学语言描写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美女。不得不承认,语言描述出来的审美意像的外延要远远大于美术作品描绘会的具体形象。在以上描述的众多众多美女当中,我们还是一致的选择了曹植笔下的洛神!下面不妨把上面的语言描述女神给大家提及一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指的是中国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形容的是洛神宓妃。体态纤美,轻盈如燕,形容的是赵飞燕。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形容的是李师师。在美女泛滥的中国封建社会,文人为何把洛神公认为美神?一周艺术述,特别推出中国的“美神”。

一,洛神传说

洛神宓妃是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于是成为洛水之神,该说法最早见于汉末人如淳注《上林赋》,是目前最为主流的说法。屈原在其楚辞中提到详细追求洛神的情景,'吾令丰隆乘云兮, 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洛神在两汉时期则初次神人同体,形象丰满趋于世俗化。如:

《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姣冶娴都,靓妆刻饰,便嬛绰约。'

《淮南子·俶真训》:'妾宓妃,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

《思玄赋》:'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咸姣丽以蛊媚兮,增嫮眼而蛾眉。'

司马相如、杨雄笔下的宓妃是现实中色艺出众的美女。《淮南子》中的洛神,虽仍是一位配偶神,然所嫁之对象变为'真人',地位也下降为妾。张衡笔下宓妃已成为检验作者道德修养的情欲化身。

三国 曹植 《< 洛神赋>序》:“ 黄初 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

  李白  《感兴》诗之二:“ 洛浦有宓妃 ,飘颻雪争飞。”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微吟风引,薄蔡女之言才;妙解天成,过 宓妃之受教,是以冬闺寳押,作颂方闲。” 

把宓妃推向美神位置的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曹植,他在《洛神赋》中描写的洛神形象最为丰满,与其神交也是浪漫至极。由于曹植的政治身份和文学地位的影响,后世文人基本上都把洛神奉为我们的“美神”。或许在民间宓妃远没有西方维纳斯的知名度高,但在封建文人士大夫阶层她足可以称得上美神的称号。

二,宓妃的美神定位

我们都认为是曹植把宓妃推向了美神的地位,这主要是通过曹植所写的文学作品洛神赋而得来的。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曹植入朝京师洛阳。拜过皇帝。返回封地征程途中。经过洛水而作洛神赋,当时曹植也只有32岁,而曹植去世41岁。当时的曹植的内心是比较苦闷压抑的。大概情况如下。曹丕刚继位不久,便杀了曹植的密友丁仪。对曹植存有戒备之心,于是经常变换他的封地。其实黄初三年曹植的进京也是被诬告谋反,而被招进京。经过一番变白曹丕免了曹植的罪。在苦闷和压抑当中。做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曹植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生之间的真挚爱情,但因人神殊道而无从结合而怅然分离。

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在某一天偶然读到有人送来的曹植洛神赋,有感而作。洛神赋图被业界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把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全卷有三个部分构成,画卷从右端开始第1段主要描绘了曹植遇见洛神的京喜,但因为洛神是神,毕竟和人是两个世界的,想接近而又有所顾忌的矛盾心情。顾恺之第一段还描绘了洛神与诸神仙嬉戏的场景,比如说水神名,古河神浮平波,风神搜风,女娲起舞而落,神在空中山间水中若隐若现其风姿和神采远在其他处神之上。第2段是故事的高潮,主要描写曹植与洛神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第3段描绘的是驾车启程返回封地的场景,曹植在众随从的跟随下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洛水。顾恺之的高超艺术手段把曹植的复杂心情描绘的淋漓尽致,从不同的场景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植遇见洛神的欣喜与陶醉,人神殊途的悲伤与无奈,分别时的不舍。这似乎不是在曹植与洛神对话,而是顾恺之在于宓妃神交。顾恺之是江苏无锡人,在当时就被称为画绝,文绝和痴绝是一位多才而博学的艺术家。但是他的大半生都寄人于篱下。顾恺之首先做了桓温的幕僚,后来又被桓玄所看重,期间还做过殷仲堪的参军。从某种程度上讲顾恺之与曹植的生平遭遇是差不多的,他们俩只是运用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抒发各自的感情。

其实更有趣的是顾恺之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跟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媲美。业界给顾恺之的定位是东晋杰出的画家,绘画理论家和诗人。顾恺之的画论画云台山记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三部专著标志着中国化的审美意识的觉醒,对之后的中国化发展有着启迪的作用。其中他的著名论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观点为我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实践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现代人所用。 曹植和顾恺之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的中国美神;各自展现出了理想中的美,这也被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所接受。自此,宓妃作为中国美神的地位被确定下来。下面再介绍一位继承和发展中国美神精神的另一位艺术家赵孟頫。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经历了矛盾复杂又荣华尴尬的一生。作为赵宋后裔却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了诸多争议;但这并没有影响赵孟頫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赵孟頫在其47岁时写下了洛神赋。其用笔圆转华美,充分展示了二王的遗风。元四家之一的倪瓒。见此卷,称原活幼妹!并推赵孟頫为元朝第一书人。赵孟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能诗善文等经纪公司法经,绘画,通音律。其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绘画涉猎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等,无所不能,而且成就颇高。像这样的文艺全才,在当时是文人士大夫中的偶像。他以行书书写的洛神赋,又一次的推广和拓展了洛神的艺术表现形式。

赵孟頫书洛神赋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洛神由神话传说发展到曹植的洛神赋,其实曹植通过文学作品来营造了洛神的文学形象或是美神意象。而顾恺之通过曹植营造的审美意象,把洛神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赵孟頫又通过书法作品拓展了美神的艺术表现方式。恰巧这三位都是文学界绘画界,书法界的一流艺术家。所以洛神从神话故事到审美意象,到具体形象再到审美精神;这是一个逐渐递进升华的过程;最终使得洛神审美精神的确定。其实中国艺术作品所营造的审美意象往往有一定的指涉内容,所有艺术家营造的洛神自然也有其的指涉。

三,中国女神的意象指涉

【一】首先让我们谈一下曹植洛神赋中的意象指涉。

(1)甄妃说

珍妃是三国时期上,蔡令甄逸之女。天资聪慧,姿态貌绝伦,又有贤良的品德。建安中期,嫁给袁绍的次子袁熙为妻。后来曹操攻下邺城,曹丕见甄适才貌绝伦,甚得宠爱,于是纳其为妾。随后便生下太子平原王曹叡。但是风流才子曹植也看上了甄氏的才貌,只是比他哥哥稍晚了一步。史料记载邺城是曹丕先打下来的,于是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甄氏嫁于曹丕作为妻子那段时间,具体有没有和曹植有往来,那就不得而知了。曹丕称帝九年以后又重姓郭氏,这引起真是的嫉妒,于是流露出许多怨恨的话语。再加上郭氏的挑拨离间。曹丕大怒,下令赐死甄氏。据汉晋春秋以及资治通鉴记载。郭氏死时被发覆面,口中塞糠。使他的灵魂无处申冤。这分明是郭氏的嫉妒心使然。当然曹叡继位以后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郭氏。由此看来甄氏的一生是凄惨的,曹植在得知真是被刺死以后,心情非常的悲伤。据野史记载曹丕也知道自己的弟弟喜欢甄氏,于是在曹植来洛阳进朝的时候,把珍视的遗物,玉花枕赠予曹植。曹植睹物思人,过落水时而作洛神赋。借洛神来抒发他对珍视的惋惜以及思念之情。其中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诗句云。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代李善注引《汉书音义》:宓妃,是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中成为洛水之神。《昭明文选》说: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被进谗而赐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洛神赋》的意义内涵在李善注《文选》流传之后的唐代便发生了转换。赋中的洛神融合了甄氏的身世,赋中君王与洛神偶然相逢的人神爱恋变成了曹植与甄氏之灵的'偿宿愿'式的交集。这种融合随着被李善采纳入《文选》注而在后代广泛流传开来。

电视剧《军师联盟》中的甄氏形象

    自唐朝以后,曹植与甄妃的传说基本代替了宓妃的本体神话生成了一种文人艳遇模式。裴铏《传奇》中的故事是其中一例:太和处士萧旷自洛东游,夜憩双美亭时,洛神因被他的音乐所感动,便在他面前现形,主动提起她与曹植的感情际会。洛神欣赏萧旷琴韵清雅,还在分别时泄漏天机,说他有奇骨异相,她将会暗暗地帮助于他。所以,洛神即为甄氏的传说在最为广泛的流传。

(2 )崔氏说

曹植的第一人妻子是崔氏,崔琰兄长之女。《魏晋世语》记载,崔氏的衣装过于华美,曹操登台看到后,认为她违反了穿着华丽的禁令,回家后崔氏就被赐死了。崔氏被公公曹操杀了,理由是崔氏衣绣违制。所谓衣绣违制,就是崔氏穿的衣服违反了曹操的规定。据史书记载,曹操生性简朴,常常穿补丁衣服。因此他要求家里人不准奢华,并明文规定曹家人不准穿绣了花的衣服和鞋子。我认为因为违反衣制被杀,这理由似乎有些牵强。大多数人还是相信崔氏之死与政治斗争有关。曹植结发妻子崔氏的叔叔叫崔岩。崔琰起初是袁绍的骑都尉,后来曹操打败袁绍以后,崔琰又被曹操征用兼任翼州牧。建安11年,曹操争逃并州,留下崔琰在邺城辅佐曹丕。其实在立储之位的争夺上,崔岩是支持曹丕的。那么为什么会被曹操赐死呢?学术界一般认为,他与毛玠,荀彧,杨修之死的性质差不多。像这种聪明的政客,无论支持曹丕还是曹植,对曹魏中央集团都是一种威胁。所以崔氏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已。曹操在刺死崔琰及侄女崔氏之后的三年,曹操驾崩,曹丕顺利传递,政权过渡平稳。这一切曹植都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所以曹丕过落水时,思念结发妻子曹氏而作洛神赋似乎也和常理逻辑。

            电视剧中的崔氏形象

  (3)曹植自喻说

 曹借《洛神赋》中“人神之道殊”来表明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据史料记载,曹植在写这篇赋之前任鄄城王,而因“甄”与“鄄”字形相近,这是曹植借甄氏之名,实则抒发“长寄心于君王”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感慨和无奈。黄初七年,曹丕驾崩,曹叡继位。据史料记载,曹叡政权时期,曹植至少曾三次上表,请求给予任用。但是曹叡延续其父亲对朱国王的政策,并未接受曹植初三的请求。其实曹叡继位以来,真可谓是内忧外患,外有蜀国诸葛亮,冬有孙权进境侵犯,新城有有孟达,辽东还有公孙渊及鲜卑等等伺机叛乱。特别是在公元228年,诸葛亮第1次北伐,曹叡命曹植张和御敌,自己并亲赴长安督战。也就是正在此时国内传言,曹叡驾崩,洛阳曹植与党迎立曹植为帝。据 三国志 魏书 明帝纪》记载是时斗言,云帝已崩,从驾髃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师自卞太后髃公尽惧。及帝还,皆私察颜色。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由此看来。魏明帝帝对曹植等尽知宗亲的苛刻政策是有根据的。当然曹植作为北魏时期的文坛领袖,其在仕林当中的影响力,远不是曹丕曹叡所能及的。所以曹植的报效国家心愿,在复杂的政治猜忌与斗争中是难以实现的。关于美人香草的自喻早在战国时期的屈原那里就早已出现过,屈原把自己比作为美人和香草来暗喻自己的高洁情操。屈原在其《离骚》中言“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其实离骚中提到了种类繁多的香草。香草啊意向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又与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在屈原那里,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曹植是屈原的粉丝。他把洛神比做自己。一方面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以及远大的志向。同时又暗喻人神殊途,终将分离,指涉报国无门。

【二】顾恺之洛神赋图的精神指涉

我们都知道顾恺之是通过读到曹植的洛神赋,有感而作洛神赋图。他根据曹植描绘洛神的形象,而以绘画的方式。营造了洛神的视觉形象。这种形象既不是杨玉环的丰满美,也不是林黛玉的楚楚可人之美。而是带有魏晋时期特殊时代烙印的风神气度之美。魏晋是中国审美文化的自觉发生时,对美的追求求具有独特的时代风格。纵观中国绘画史,从绘画的观念内容与绘画的社会功能角度考察的话,魏晋之前的绘画,一个主要的特征是直言不讳的。为封建社会的政治教化服务。南齐,谢赫在其画品中提到。绘画的功能是明劝诫,助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在此之前,曹植在其画赞序中云

'——盖画者,鸟书之流也。昔明德马后美于色,厚于德,帝用嘉之。尝从观画。过虞舜之像,见娥皇女英。《艺文类聚》卷七十四

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暴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节死难,莫不抗首;见放臣斥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全三国文》卷十七

唐张彦远在提及绘画艺术的社会化功能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人物画基本上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这就对艺术表现方式以及表现内容有严格的要求。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缚了中国画的发展。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少了些政治色彩,多了多了些浪漫情怀。所以我认为顾恺之笔下的洛神,绝非是儒家道德伦理下美女形象,而是带有魏晋时期特有的精神风貌,神采气度,风雅古气。其形象也正迎合了当时所流行的人物品操。可以说是时代幻化出来的女生形象。这种美的形象被曹植以文学语语言来描绘审美意象,顾恺之把这种审美意象进行视觉化。所以顾恺之的洛神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志,他虽然是虚幻的,却走进了文人仕大夫的内心。这与毛延寿描写王昭君以及顾恺之女史箴图里面的班婕妤,其性质是完全不同。一个是带有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现实美,一个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虚幻美。所以顾恺之笔下的洛神是超脱世俗功利,带有主观臆造的完美形象。

【三】赵孟頫行书作品洛神赋的精神指涉

据史料记载,赵孟頫曾先后六次之多书写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在这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驱动力。在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赵孟頫通过书写洛神赋感叹一生,才华抱负,却无法伸展,虽身居高位,却郁郁不得志,其遭遇跟曹植差不多。赵孟頫三十二岁开始出仕元朝,一直青云直上。受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礼敬。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逐渐隐退,延佑六年借病乞归。

在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赵孟頫通过书写洛神赋感叹一生,才华抱负,却无法施展,虽身居高位,却郁郁不得志,其遭遇跟曹植差不多。赵孟頫三十二岁开始出仕元朝,一直青云直上。一生荣华富贵的背后却是被猜忌,被排挤,甚至被监视。其遭遇基本上跟曹植相似。这主要原因是赵孟頫的宋代皇室身份。当然,元政府的真正目的是借用赵孟頫来稳定人心,赢得江南士人的支持,从而稳固政权。

还有一种说法是,赵孟頫通过书写洛神赋来思念管道升。赵孟頫在36岁时迎娶了比他小8岁的管道升。管道升天资过人,性情开朗,以雅多姿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具有极高的文学和艺术修养。和赵孟頫认识并成婚,可谓是天作之合。婚后赵孟頫与管道升,同心同德,相敬如宾。在他婚姻出现危机时,管道升总能游刃有余的化解危机。赵孟頫长期在外做官,又加上社会应酬,难免对管道升产生思念,从而把这位完美的妻子比作洛神;通过书写洛神赋来解相思之苦。我本人趋向于第一种说法,赵孟頫借通过书写洛神赋来宣泄政治的失意。

                             管道升

综上所述,中国的美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笔下美神的艺术形象不尽相同。这几乎和西方相似,中国文人喜欢把美神来进行人格化。但是,不同的是西方的美神维纳斯有其固定的艺术形象;而中国文人愿意把美神异化,即根据文艺作品的需要,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化形象。这也是中国美神不是那么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美神的思想在魏晋时期所确立似乎是一种必然。这就不得不提魏晋这个时代的特征。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时提到,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杨炫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我认为魏晋时代人的精神是哲学化的,思想是最自由最开放的。人们常把这个时代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比较。魏晋人的自由是骨子里面的自由,甚至他们的生活既是艺术又是哲学。多数学者认为魏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由老庄为内核的玄学的缘故。我不是完全赞同这个说法,其实魏晋时期的文人群体仍然是儒家思想在统率其精神世界;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换作庄禅于表活法。所以中国美神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来,而且被具体形象化是时代的必然。

                                     张吉伟于界塵楼

                                     2021年3月2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才高八斗的曹植暗恋嫂子写出千古名篇,顾恺之痴心作画,赵孟頫倾情书写,皆成神品
《洛神赋》 | 曹植的传世情书是写给她的吗?
洛神赋
五千年悬案:《洛神赋》中的神秘女子是谁?(图)|文裁缝·历史密码
情痴女神,凄美千年——《洛神赋图》赏析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顾恺之《洛神赋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