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骨”最根本的两大难题并非人人都知道!解决它,作画就不止临摹

没骨法,自“诞生”以来,就常年处在工、写“纷争”的边界,若非要给它下个“定义”,讨个说法,我们不妨理解为:“没骨是用工笔的思路与纸张,采用写意的笔法,画出的小写意作品

如果你也钟情于“没骨”花鸟,也经历了钻研、摸索与尝试的阶段,却依然遇到许多瓶颈,比如:

1. 临摹时无法参透古人的精髓,只会停留在表面,纠结“像”与“不像”的问题;

2. 好像在临摹时,该懂的道理都懂了,可要拿起笔来,真正去完成一幅作品时,就觉得困难重重;

3. 学习了这么多年,作品依然被批太“俗气”😭...

不偏不倚,这些令你扎心的症状,在“没骨”教学方面经验丰富的【马啸羽】老师看来,追根朔源还是在学习方法上出了岔子。俗话说,失之毫厘,则差之千里。

马啸羽老师是 中国美院高研部工笔花鸟项目负责人,仅她在墨池开设的三门“没骨”花鸟公开课就有千人从中受益,说是“没骨爆款”也不为过。

导师介绍:

马啸羽,字乐蘅

1983年生于吉林

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  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  获文学硕士学位

师从卢勇教授

浙江省女花鸟画家协会理事会执行委员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高研部工笔花鸟项目负责人

//往期学员作品//

水产写生(局部/整体)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蔬果写生(局部/整体)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花卉写生(局部/整体)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马啸羽老师认为,任何学习,方法代表了你能学到的全部,能引领自己超越现有的水平。

关于“没骨”花鸟画的提升,她说最终会反映在:会读画能写生懂创作这三个递进的层面上。三个阶段又环环相扣,没有一步是可以跳过去的,其中经历的过程并不太容易,所以也才有了我们开头讲的三个困境...

而马啸羽老师,正像一位好大夫,能一针见血,“对症下药”,帮助迷茫的同学及早摆脱困境、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

马啸羽老师作品

这次我也蹭着便利,向马老师偷偷讨教了不少方法,都是些“不可外露”的秘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没骨画的正确打开方式☟。

1

与其纠结像不像,

不如思考:为什么这样画

现在不少朋友常喜欢争论“没骨法”的起源,但在“没骨画”的实际创作与临摹学习中,我们需要重点放精力去研究的是:为什么会有这种画法产生,或者说这个画法对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些什么样的帮助...

我们知道,自五代、两宋展露苗头开始,没骨花鸟发展到明清已经非常繁荣。其中有两位重量级的代表性人物,一个是明末清初的恽南田,另一个则是清末的任伯年。他们的没骨作品在绘画史上皆举足轻重,而在技法上各家又有各家的特点。

恽南田
任伯年

马啸羽老师认为,如果我们选择两位大家相同题材的作品,比如桃花、鸢尾花,进行临摹学习,探索不同的画家对同样的题材,所采用的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纵向对比。

当然,临摹时切勿陷入像不像的旋涡,我们需要把学习的重心稍微调整一下,需要把注意力放在用笔上。把注意力放到他们这张画,为什么要这样布置?为什么这样经营?它们的水分到底是多少颜色到底是怎么样的?等等..

恽南田 vs 任伯年

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表现

只有通过这样有效的学习对比,才能学有所得,将知识真正应用到我们自己的创作当中。

虽然,短时间内临摹一幅作品,不能一次解决掉我们作画中的所有问题,但我们能逐一攻破,每一张作品中比较容易发现、比较容易操作的知识点。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里,我们自然能把绘画中所有包含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提到,甚至还都做了深入的探讨。

马啸羽老师 课程互动点评截图

2

临创困境的源头,

是没有找到国画的本质

临创转换是很多同学最困扰的事情

但恰恰因为学习有难度,才能让人进步且感到是有趣的。如果都是伸手即到的事情,就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地过去。

前面我们说过,在临摹阶段很多同学临摹都临得很像,但要真正的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的时候,就会觉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临摹和写生中间转换的点—— 铅笔的白描写生

马啸羽老师始终调中国画,不画光影,只画线条,你也可以把画里的块面理解成线条的组合,当你面对一个写生的东西,要能把线条结构给提炼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马啸羽老师写生课稿

不少同学经常抱怨说表现不出物体的体积感,进而就开始打阴影,但我们什么时候见过国画要打阴影呢?

国画靠的是眼睛视觉的本能,而不是相机的成像。

在开始写生前我们非得明确这一点不可。

当然,会有一些地方会提边缘线,或者那个地方颜色稍微重一点,但它的初衷绝对不是要打阴影,它是要分虚实。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虚实和光影是两码事,虚实包含了更多的东西,浓淡、大小、疏密都叫虚实

所以在一整张画上,我们永远要考虑的是虚实、宾主,而不是光影。

马老师白描写生示范截图

马啸羽老师以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作画一定要有起、行、收。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用铅笔画出来的提按部分,也是用毛笔画上去时该提按的部分。只有我们时刻谨记着提按关系,下笔才能自然,不板结,用笔生动了画面也才会有趣。


工笔、没骨、写意皆是一脉相承,它们有源头有发展,直至最后延展开来的一个过程,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到后面都会无法衔接...

马啸羽老师临摹课稿

部分学员临摹作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若、周老师,名家国画作品之三(工笔、写意花鸟鱼)
工笔百花图谱
写意花鸟——名师现场写生教学,有这样的老师还愁画不好画吗?
粉彩花鸟画的创作与构图——石国军
山雀#工笔花鸟 #国画 #画家马白 #传统文化 #手绘 #写意花鸟 #艺术
名家葡萄工笔画欣赏 工笔花鸟名家羽墨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