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什么关于在污浊环境中独善其身的古诗词?

首推陶渊明,堪称开启中国文人隐士的风范,他的《归田园居》组诗和《饮酒》组诗,这些诗歌表现出的逸趣、志向、心境,是后世多少文人可望不可求的,也是学不来的。

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诗中哲人也。与天地一体,与万物为一,“见”而忘我。

这首诗表达出了一位高人卓然遗世的情境与心境。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不是说自己多清高、自我标榜,而是无论处于平凡还是恶劣的环境中,都能融入进去,保持本真,并从中得到乐趣。

真正的修行不在远方,也不在南山,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关键看你的内心能否超越世俗,返朴归真。


又如《归田园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表现他个人思想品格的在最后一句,虽写物,是明心也。“衣衫被露水沾湿不可惜,只要没违背自己的心愿足矣。”

陶渊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因为不愿为五斗米向督邮折腰,所以辞官隐居。弃官归隐后,自己种地,我们都知道,种地有多辛苦,而且收成看天公。他曾落到没饭吃的地步,还写过《乞食》的诗: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唐朝大诗人王维曾说陶潜不知变通,不肯低头。说他:“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王维的意思是,陶渊明与其后来沦落到乞食,当初还不如向督邮低头保住自己的俸禄,低头是一时惭愧,而不低头,你一辈子就因为挨饿乞食而惭愧。

在今天看来的话,可能很多人认同王维的话,因为大部分人都信奉“能屈能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忍辱偷生。

虽说每个人价值观不同,但我个人而言,我是要猛烈抨击王维这番言论的,古人早在诗经中就说过:“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你拿着国家的俸禄,用着纳税人的血汗钱,却不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向权势低头,这才是真正应该惭愧的。

所以王维永远理解不了陶渊明,普通人也远没有陶渊明那样的境界。陶公之所以受后世文人崇敬,就是因为这种不肯低头的气节和精神,还有他返朴归真的心性境界。

对于陶渊明的诗和其人的评价,北宋大文豪苏轼也很精到:“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所以,陶渊明的诗,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真的值得用心去品读,去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渊明:我醉欲眠卿可去,此君能否做邻居?(附音频版)|诗坛轶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不仅仅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夜读诗话:当风流已成为往事24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首诗说出了真相
8首描写田园生活的经典诗词,田家乐,隐居情,跃然纸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