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氏家谱——陇西郡西平堂李千护公后裔桂阳县竹中村脉系
小风铃
2017-04-05
阅读 2.6万
关注

李氏始祖 利贞公

李姓是嬴(ying)姓颛(zhuan)顼(xu)的后裔,先为理姓,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县定居。为了感激逃难时有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充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改为李姓。

全国李姓人口分布示意图

纵观历史,李姓人氏大体形成两大系源。一支在陇西,即今甘肃省境,一支在赵郡,即今河北省境。以这两支为主,形成了中国李姓的源流,不断向全国各地播迁。根据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统计资料分析,人口最多的是李姓,约有9530万人,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



天下李氏故里在陇西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陇西郡望

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

陇西堂

唐贞观十二年,太宗诏令天下,陇西为李姓的郡望。自此,海内外李姓的郡望、堂号均以陇西命名。陇西堂位于陇西县城北关、渭河之滨的李家龙宫公园(李氏文化博览馆对面)内。分置堂号牌楼、太白酒楼及迎宾区、朝祖区、祭祖区等建筑群。中院主祭堂为重檐歇山顶式结构,雕梁画栋,檐悬匾额。



李氏家族圣地——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


陇西郡西平堂

西平李氏有以徙京兆立派祖公为始祖,也就是西平王李晟公的曾祖父李嵩公,尊为一世祖。也有以西平王李晟公为一世祖,后者主要因其在大唐朝廷功高位尊被封“西平王”之缘故,故以皇封敕号为堂号名曰“西平堂”,西平李氏一枝虽以唐朝嵩祖公为立世祖,但其祖脉仍可自大唐溯至上古皋陶,并且载记分明,这得益于大唐皇朝李氏宗室,西平李氏虽然不是大唐皇家宗室,但仍出自同源,这在《新唐书》有明确记载。


老子故里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李千护(927年-994年),字守真,江西吉水谷村(现江西吉水县盘谷镇盘谷村)人,李姓第101世,邓州西平堂李氏第8世,世系为晟—宪—游—丕—遵—华—唐—千护。宋太祖开宝年间(968年—976年)中进士(明经及第)。授桂阳监知监,敕掌军政。先居桂阳监城南,后卜居桂阳富乐乡星溪(一说富乐乡星溪大村,清同治版《嘉禾县志》载,为今嘉禾县广发镇大村;一说富乐乡星溪大塘头一带,为大地名,民国版《李千护公谱序》载,为今嘉禾县广发镇大塘村。大村与大塘村毗邻,连田共土)。生五子:孟庄、孟萱、孟荟、孟芳、孟懿。孟庄留居星溪,孟萱返江西,孟荟徙仓溪(今嘉禾县珠泉镇),孟芳留居星溪,孟懿徙广东乳源。后裔散居湖南湘南及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人口越50万,可谓枝繁叶茂,人才荟萃。千护公安葬于嘉禾县广发镇楚江村,千护婆安葬于嘉禾县广发镇大村。

李千护公世系溯源暨脉流

李氏受姓前世系

原始人群——兰田猿人——半坡母氏——一世少典,二世黄帝,三世昌意,四世颛顼,五世大临,六世女修,七世大业,八世女华,九世大费,十世大廉,十一世龙降,十二世仲容,十三世叔达,十四世孟戏,十五世皋陶,十六世英氏,十七世舒蓼,十八世舒鸠,十九世舒鲍,二十世舒庸,二十一世舒龙,二十二世舒袭,二十三世伯益,二十四氏徐氏,二十五世郯氏,二十六世莒氏,二十七世终黎,二十八世运奄,二十九世菟裘,三十世将梁,三十一世黄氏,三十二世江氏,三十三世修鱼,三十四世白冥,三十五世蜚廉,三十六世秦氏,三十七世赵氏,三十八世恩成,三十九世理征,四十世利贞。


李氏始祖 利贞公

李氏受姓后世系

    一世利贞公:原名接力,因父理徵直谏于纣,被纣王赐死,利贞随母契和氏避难于苦县伊侯之圩(今河南鹿邑县),母子俩无钱无粮,处于又饥又饿时,看树上木子甚熟,采摘木子充饥,保存了生命,遂改理为李,又将父名理徵二字以同音字以理改利,以徵改贞,利贞从此得名,妣筒氏、契和氏,生一子:昌祖。

    二世昌祖公:原名昌意,又名苞颖,家居苦县曲仁里,任周朝陈大夫,妣陈氏,生一子:彤德。

    三世彤德公:原名娇,任周朝巡检会尹大夫。妣杨氏,生一子:庆。    

    四世庆公:原名莲,任周朝掌御史博士郎,妣黄氏,继姬氏,生一子:宏隆。

    五世宏隆公:原名承,又名瑞金,妣姬氏,继甘氏,生一子:,硕宗。

    六世硕宗公:原名勉之,又名钦莲。周康王时任周大夫,赐采邑一百里于苦县,妣方氏,生一子:显。

    七世显公:原名和,又名成,袭父职为周大夫,封“狄道侯”兼理朝政。妣王氏、简氏,生一子:爽。

    八世爽公:原名通,字佑,任周朝升拔主薄郎册箱谏。妣方氏、康氏,生一子:环鼎。

    九世环鼎公:原名重,又名光天,别名环升,妣失考,生一子:爵。

    十世爵公:妣氏失考,生一子:寅龙。

    十一世寅龙公:妣氏失考,生一子:熙宏。

    十二世熙宏公:又名希弘,妣氏失考,生一子:尧性。

    十三世尧性公:字尧,妣氏失考,生二子:辉、煌。

    十四世辉公:妣氏失考,生二子:连顺、连利。

     十五世连顺公:妣氏失考,生一子:乾。

十六世乾公:字敬一,号元果,别名其野,任周朝上御大夫,妣精敷氏,婴敷氏,生一子:耳。


十七世耳公:名聃,号伯阳,又名李老子、李老君、太上老君,其母精敷氏怀孕八十一岁,在李树下左胁下而生,生下须发均白,故名老子,官拜周守藏柱下史,五十二岁任楚国宰相。以后免职,隐于秦修道,著《道德经》上下五千言,成为道教之宗,春秋战国时乘青牛出函谷关升天,长生不老,世人称他为“道德天尊”。唐封“太上玄元皇帝”及“混元上德皇帝”。妣何氏,生六子:宗、室、宋、宝、究、宇。

    十八世宗公:又名造父,号尊祖,别名顺桢。周敬王封为“保驾大将军”、“征东侯”。魏封“千木大夫”。妣田氏,生四子:注、滋、洗、涤。

    十九世滋公:字润君,名同,又名启贤,号昔仁。仕赵封为“赵大将军”、“扶国元帅”,妣张氏、继汤氏,生一子:克。

    二十世克公:字兑,号襄宝,仕赵国“宰相”,封“横阳君”,妣周氏,生一子:跻。

    二十一世跻公:原名珉,又名崇,号章,仕赵封为“阳安君御史”后拜相。妣潘氏,生二子:云、恪。

    二十二世恪公:又名落,仕赵封“佐相”,仕秦任“太守”,妣石氏,生一子:洪。

    二十三世洪公:原名道洪,号道衡,又名道宏,别名礼元,秦国封为“太子太傅”,妣耳氏,继王氏,生一子:兴族。

    二十四世兴族公:原名汪,又名:林、玖、珠、栋、育、坤。秦国封为“秦大将军”、“元帅”(立战功常有化名之变),妣潘氏、继刘氏,生一子:昙。    

    二十五世昙公:字贵远,又名贤、荣、苏,仕秦封为“御史大夫”。后仕赵封为“柏人侯”,妣窦氏、周氏,生四子:崇、辨、昭、玑。

    二十六世崇公:字伯佑,仕周封为“陇西太守”,后封“南郑公”,妣许氏、宋氏,生二子:平蒸、平瑶。

    二十七世平瑶公:字尚德,名内伯,又名瑶、尧,周慎靓王时任南郡太守,狄道侯,妣杨氏,生一子:信。

    二十八世信公:字有成,又名成旦,精通兵法,任秦始皇大将军,带兵出太原攻云中,并攻韩、魏,掳代王、燕王、超王,秦皇封为“征四大将军”,在灭魏时殉职,汉皇追封为“狄道侯”、“陇西公”,诰赠敕朝世头禄,妣石氏、张氏,生一子:超。

    二十九世超公:字仁高,名伉,任秦朝大将军,封为“渔阳太守”,妣邱氏,生二子:元旷、仲翔。

    三十世仲翔公:名大齐,助刘邦起义,任河东太守,征西将军,讨叛羌时阵亡,葬于陕西狄道东川,妣周氏,生一子:伯考。

    三十一世伯考公:原名莲,任陇西、河东二郡太守,妣巫氏、叶氏,生二子:尚、向。

    三十二世尚公:名贾湘,汉封为’成纪令”,妣郑氏、邹氏、杨氏,生三子:云、广、刚。


飞将军 广公

三十三世广公:字廷礼,号诚,猿臂善射,力大无双,汉文帝时,擎匈奴有功,封为“散骑将军”,汉武帝时封为“北平太守”、“起骑郎都尉”,历任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以善射出名,匈奴畏之,号日“飞将军”。汉景帝时封为“未映卫尉”,追击十四万匹马出击还回不满三万匹马。公元前119年,回朝受审不服气,愤然自杀,葬于陕西秦州(甘肃天水县),妣郑氏、刘氏,生三子:当户、椒、敢。

    三十四世敢公:因父有功,皇上诰封为“幼卿”,任汉朝元狩“郎中令”封“关内侯”,妣杨氏,生二子:禹、忠。

    三十五世禹公:字长禹,号子道,任河南太守,妣包.氏,生一子:承。

    三十六世承公:号修文,讳丕,袭父职任河南太守,妣何氏、刘氏,生一子:先。

    三十七世先公:字敬宗,号武,任蜀郡北平太守,妣邓氏、杨氏、续袁氏,生二子:长宗。

    三十八世长宗公:字伯礼,号英山,任北平太守,渔阳丞相,妣钟氏、孙氏,生一子:君况。

    三十九世君况公:字叔千,又名子期,别名高,任汉朝“博士议郎中大夫”,妣薛氏、严氏,生一子:本。

    四十世本公:原名正本,号上明,官拜郎中侍御史大夫,妣宋氏、崔氏,生二子:恣、恬(恬公承“渤海”房始祖)。

    四十一世恣公:字仲君,号子贤,又名忠,任汉“巴郡太守”、“西陵校尉”,妣曾氏、许氏,生二子:轨、潜(潜承申公房始祖)。

    四十二世轨公:字文逸,仕魏封为“临淮太守”、“司农卿”,后封“巴郡太守”,妣窦氏、魏氏。生一子:龙。

    四十三世龙公:字隆,号彦绪,官拜“长安令”、“积驽将军”,卒葬蜀中龙安城东中心山,妣冯氏、宋氏,生一子:艾。

    四十四世艾公:字世绩,号明,任晋绕骑将军,西安魏郡太守,妣匡氏、简氏,生一子:雍。

    四十五世雍公:字隽熙,官拜济北、东莞二郡太守,妣匡氏、

陈氏,生二子;伦、柔(伦公为丹阳房始祖)。

四十七至五十七世祖失考。

五十八世祖芝,五十九世祖嵩,六十世祖思恭,六十一世祖钦公。


西平忠武王 晟公

  六十二世祖:晟公,字良器,唐洮州临潭人,生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殁于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初为边镇裨将,后任右神策军都将。德宗时,率军讨藩镇田悦等叛乱。建中四年,击败叛据长安的朱毗,收复京师,累官至太尉兼中书令,封西平郡王,为西平始祖。生十五子:李侗、李偲、李偕、李愿、李聰、李摠、李愻、李凭、李恕、李宪、李愬、李懿、李听、李惎、李慇。以李宪、李愬最勇敢慈孝。新旧唐书有传。

    六十三世祖:宪公,字章武。生唐宝应元年(762)殁太和三年(829),累官检校、左散骑常待兼大府乡江西观察史,选岭南节度使,赠陇西郡公。功名与诸兄相埒。生七子:游、焕、锴、楷、填、欲、绳。

    六十四世祖:游公,字观业,随父宦江西立业吉水,居福塘。有德于郡人立庙以祀,妣何氏,生三子:丕、服、蟾。服居朋田,蟾居河源。

    六十五世祖:丕公,字伯泰,居鹅井塘谷村,通经吏学,唐末以义士称,葬卢陵官庄并塘下鹅鼻石尾甲山,妣罗氏.生二:遵、迈。

     六十六世祖:遵公,字季循,居吉水高村,殁葬朱家坊金竹峰一名梅岗荒塘,生一子:华。

    六十七世祖:华公字集美,唐末朱梁时人,殁葬吉水五十九都邓岭双堆脑罗宅仓前园内,生三子:庚、唐、庆。

    六十八世祖:唐公字祖尧,生唐末天复二年(902),自高村徙居谷村,原妣周氏生三子:光璇、光灿、光傲;继妣韩氏,生三子:千护、千秋、千林。


千护公画像

元公:千护公,字守贞,生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六月十八日亥时,殁宋淳化五年(994)甲午三月十八辰时,享寿六十八岁。生五子:长子孟庄住北门,次子孟萱还吉水,三子孟荟住嘉禾城内,四子孟芳留居大塘头,五子孟懿迁广东。公以钟鼎华胄客仕桂阳山谷间,爱星溪山水而卜居焉。星溪前属桂后入嘉,为今大塘头及大塘头附近之大地名也。妣虞氏诰赠夫人。公为星溪开派始祖。

以上依据《史记》、《春秋左传》、《姓氏寻源》、《姓氏大全》、《新唐书》、《珍藏谱牒》等参照汇编。


竹中村李氏是嘉禾李氏千护公的后裔

竹中村李氏开基始祖是陇西郡嘉禾李氏千护公的后裔,千护公十六世孙诚道公从桂阳桥市乡大富白村迁居桂阳下竹中,至千护公的二十二世孙昭宽娶房氏生子六:丰贤、丰德、丰政、丰忠、丰亮、丰元。丰亮分居禾苍头,丰德和丰政分居上竹中,其后又有子孙分居龙王庙。丰德和丰政是竹中村的开基始祖,现竹中村人以丰政公的长孙生清(号世清)公为开基始祖,从十五世纪初迁入竹中村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据2008年重修公祠时统计,竹中村有370多户, 约1400人;龙王庙有40多户,约200人。


桂阳县竹中村开基公源流考

一代开派祖

唐公四子千护字守真。生后唐天成二年丁亥(公元九二七年)六月十八日亥时,殁宋淳化五年甲午(公元九九四年)三月十八日辰时,葬嘉禾县溪高村二象交牙形,庚山兼酉卯。

配虞氏生后唐天成元年丙戌(公元九二六年)九月初三日寅时,殁宋至道元年乙未(公元九九五年)三月十九日午,葬嘉禾大村里腹湖塔下美女抛梭形甲山庚。生男五:孟庄、孟萱、孟荟、孟芳、孟懿。

二 代

护公长子孟庄字莅之。生后晋开运三年丙午(公元九四六年)五月十八午时,殁北宋景德元年甲辰(公元一〇〇四年)十二月十六午时,葬炉下岭鸬鹚下滩形坐东。

配樊氏生后晋开运三年丙午(公元九四六年)八月廿八子时,殁宋至道二年丙申(公元和九六年)五月初三巳时,葬桂阳瑶溪(谱载)。

继配蒋氏生殁葬失考(宁远夏璧谱载)。

三配骆氏生殁失考,葬曹子冲坐南,生男五:行逾、行辽、行进、行邀、行回。

四配姚氏妙姑娘。生后周广顺三年癸丑(公元九五三年)正月初六巳时,殁宋乾符元年戊申(公元一〇〇八年)六月十六巳时,葬宁远东乡老鸭石。生男三:伯晚、仁晚、胜晚。

三 代

庄公长子行逾生宋乾德二年(公元九六四年)十月十三酉时,殁康定元年(公元一〇四〇年)七月十七戍时,葬鹅婆岭坐东。

配卢氏生宋乾德元年(公元九六三年)九月十九申时,殁景佑三年(公元一〇三六年)九月十三未时,葬水源冲牛形,生男四:仲寻、仲珊、仲琳、仲文。

四 代

行逾长子仲寻生宋太平五年(公元九八一年)三月十四丑时,殁治平元年(公元一〇六四年)八月十三酉时厝老虎形坐西。

配刘氏生宋太平三年(公元九七九年)四月初九卯时,殁治平三年(公元一〇六六年)五月二十八未时,厝李家塘牛形西向,生男二:仁峙、仁约(夏壁谱作卢氏厝李家塘)。

五 代

仲寻长子仁峙生宋咸平二年(公元九九九年)六月十四子时,殁皇佑四年(公元一〇五二年)九月十三戍时,厝卢家冈。

配刘氏生宋咸平元年(公元九九七年)四月十八子时,殁庆历元年(公元一〇四一年)十二月十四未时,厝与夫同穴,生男二:用干、用旬。

六 代

仁峙长子用干生宋天禧二年二月十五午时,殁绿兴三年八月十二辰时,厝卢家后龙冈牛形巽山乾。

配萧氏生殁未详,厝卢家后龙冈大路上东向桂阳瑶溪作廖氏,生男一:日新。

七 代

用干之子日新生宋景佑三年正月十二午时,殁失考,厝瓜子冲南向。

配杨氏生殁失考,厝龙头镇东向,生男四:九进、九通、九迪、九选(桂阳瑶溪作吴氏)。

八 代

日新次子九通生宋嘉佑二年十月初三亥时,殁失考,厝高山岭金钗形坐西南。

配周氏生殁失考,厝卷石塔坐西,生男二:郁中、郢中。

九 代

九通长子郁中生宋熙宁十年,殁厝失考。

配雷氏生殁厝失考,生男二:菁六、华六。

十 代

郁中长子菁六号六郎。生宋绍兴三年七月初四午时,殁失考厝青龙首塔水真兴,房谱载厝道观背。

配萧氏生宋绍兴二年四月十二未时,殁失考厝夫妇同排,生男三:念一、念二、念三。

十一代

菁六三子念三字明星。生宋重和元年正月十九午时,殁乾道五年八月十五子时,厝黄龙冈丁山午。

配黄氏生殁厝失考,生男三:文旻、文昱、文昰。

十二代

念三三子文昰字常玉后改琼玉。生宋绍兴八年十月二十三寅时,殁宝庆元年九月初十巳时,厝常宁湖溪桥鸬鹚捕滩形坐北。

配侯氏生宋绍兴六年正月十五酉时,殁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二午时,厝同夫,生男三:元卿、光卿、尧卿。

十三代

文昰三子尧卿号雷忠字五郎。生宋绍兴二十七年正月初二子时,殁嘉禧二年八月二十未时厝大富口高岭人形壬山丙兼亥巳。

配谢氏酉,生宋绍兴二十六年八月十五辰,殁端平元年二月初八巳,厝耒阳小冲谢家宅后寅申兼甲庚,生男:述彭。

十四代

尧卿之子述彭号荣光。生宋淳熙二年正月十七午时,殁淳佑十二年六月初六未时,厝陂头园乙山辛兼卯酉。

配王氏四桂。生宋乾道九年八月二十四午时,殁淳佑十一年二月十三寅时,厝与夫同坟,生男六:商叟、汤叟、参叟、玉叟、成叟、盛叟。

继配徐氏生宋淳熙四年二月十五日丑时,殁景定三年二月十九午时,厝石陂井龙口里水口山刘姓宅左坐东,生男二:章叟、文叟。

十五代

述彭七子章叟字肇基又号一郎。生宋开禧元年六月初六午时,殁元大德元年三月初六辰时,厝上枧田对门柏树山出洞龙形甲庚兼寅申。

配何氏生宋嘉泰元年九月十八午时,殁元十四年九月初六酉时,厝母冲龟形坐东南,生男五:诚道、荣道、华道、明道、慕道。

继配萧氏生宋绍定元年正月初一寅时,殁元大德四年五月初三子时,厝母冲匡家湾坐南。

十六代

章叟长子诚道字汉诚。生宋嘉定十三年三月初四子时,殁元至元二十九年十月初八卯时,厝太冲虎形坐南,迁下竹中

配罗氏生宋绍定三年四月初九亥时,殁元皇庆二年十月十五辰时,厝太冲虎形,生男:恒淑。

十七代

诚道

之子恒淑字清淑。生宋宝佑四年八月初五酉时,殁元泰定二年二月十五辰时,厝太冲虎形坐南。

配江氏生宋开庆元年九月十八巳时,殁元至治元年二月十五亥时,厝同夫,生男二:兴晟、兴达。

十八代

郁中念三文昰章叟派 (桂阳竹中

恒淑长子兴晟字叟晟。生宋咸淳九年六月十七亥时,殁元至元二年十月初四未时,厝太冲虎形坐南。

配史氏生宋景炎元年七月二十八申时,殁元至正十五年九月初二亥时,厝太冲虎形南向,生男二:隆云、隆益。

十九代

兴晟次子隆益号益甫。生大德二年正月十六亥时,殁元至正二十六年九月初七戍时,厝大冲虎形坐南。

配汪氏生元大德三年十月初十戍时,殁元至正二十五年十月初二巳时,厝夫处,生男:调昂。

二十代

隆益之子调昂号昂夫。生元至治二年七月十四辰时,殁洪武三十年十二月十五丑时,厝毛受田子冲坐南。

配赵氏生元泰定三年二月十八午时殁洪武元年十二月二十子时厝梅子塘。

继配史氏生元泰定五年九月十八未时,殁洪武三十年六月十七巳时,厝红鹤山向南,生男四:元善、元美、元玉、元莫。

十一代(诚道房)

调昂长子元善字均善。生元至正二年壬午九月初七未时,殁明永乐元年癸未二月廿八巳时,葬东茅窝龙形向西。

配邓氏生元至正五年辛巳十月十三亥时,殁明永乐十七年辛丑二月初八午时,葬云盘岑,生男二:昭宽、昭弼。

二十二代

元善长子昭宽字子宽。生明洪武二年巳酉三月十九未时,殁明宣德十年乙卯八月廿八申时,葬桥头岭向西。

配房氏生元至正廿七年丁未十月初四午时,殁明永乐廿二年甲辰六月十二酉时,葬太冲虎形 坟前,生男六:丰贤、丰德、丰政、丰忠、丰亮、丰元。

元善次子昭弼字子弼。生明洪武五年壬子九月初九午时,殁明洪熙元年乙巳十二月初六丑时,葬禾苍头木岳洞宅左向西。

配邓氏生明洪武五年壬子十一月十四巳时,殁明永乐十三年乙未九月初九辰时,葬下竹中泉水头向西。

二十三代

昭宽长子丰贤生明洪武三十二年己酉九月十八日未时,殁正统九年甲子九月初七戌时,葬夹口象形向东南。

配罗氏生明洪武廿七年甲戌二月廿亥时,殁景泰元年庚午十一月廿八丑时,葬上竹中驼背岭向西,生男四:功光、功胜、功秀、功信。

昭宽

次子丰德号景德。生明洪武廿五年壬申六月廿五寅时,殁天顺六年壬午十月初七未时,葬小坡塘,分居上竹中

配韩氏生明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五月十六日子时,殁景泰五年甲戌九月十三卯时,葬小坡塘夫妇平排,生子一:功后。

昭宽

三子丰政号景政。生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二月十四未时,殁明天顺五年辛巳八月初五戌时,葬大冲虎形向北,分居上竹中

配龙氏生明洪武廿七年甲戍六月初三申时,殁天顺四年庚辰四月十九卯,葬庙山岭向东,生男二:功祥、功才。

昭宽

四子丰忠号景忠。生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正月初九申时,殁宣德九年甲寅七月十九丑时,葬对门冢背番中。

昭宽

五子丰亮号景亮。生明建文三年辛巳三月初六未时,殁成化八年壬辰十月十九申时,葬大冲虎形向北,分居禾苍头。

配侯氏生明永乐五年丁亥二月十八巳时,殁成化十五年巳亥五月初八戌时,葬大冲虎形向北,生男三:功魁、功萱、功筵。

昭宽

六子丰元号景元。生明永乐四年丙戌十月廿六日午时,殁天顺四年庚辰六月十六亥时,葬禾苍头宅前向北。

配龙氏生殁未详,葬大塘背向西。

二十四代
丰政长子功祥号远祥字有韬。生明永乐十五年丁酉四月十六申时,殁成化廿三年丁未二月初三丑时,葬东茅窝龙形向西北。
配邓氏生明永乐廿年壬寅九月初八丑时,殁宏治九年丙辰七月十九亥时,葬东茅窝龙形向西北,生男二:生清、生忠。
二十五代
功祥长子生清号世清(现竹中村人以世清公为开基始祖)。生明正统六年辛酉九月十一未时殁宏治六年癸丑八月初五申时,葬深山岭凤形向西南。
配成氏生明正统七年壬戌三月初九巳时,殁明宏治十八年乙丑十二月十二戌时,葬平路冲凤形向东南,生男二:成亮、成凤。
二十六代
生清次子成凤号文凤。生明成化三年七月初七寅时,殁嘉靖十年二月十九酉时,葬鸡枣树圳头坑金盆形向南。
配雷氏生明成化五年十月二十一丑时,殁嘉靖二十二年五月十三亥时,葬深山岭虎形向西南。子四:全松、全枝、全相、全摇。

竹中村学校

竹中村李氏宗祠

更新于 2017-06-2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根问祖
南明次辅—邓州李永茂世系初考之三
李氏历代十大先祖,姓李的快来对接一下你是老李家多少世!
【史海钩沉】李氏远祖世系(一):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看看他们都是谁
陇西世家(三)
唐朝三位李晟祖源考辨(研讨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