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路遥他们在“玩命”(图)

左起:摄影黄斌、制片吴建荣、导演田波、监制王天笑、制片主任田小波在壶口瀑布

吴建荣

田波(右)和执行导演王苗霞在路遥墓前

王天笑

把《平凡的世界》看过7次的潘石屹,去年专门到延安的路遥墓上去祭拜,他说:“虽然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可是精神这个东西,它是永恒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些影像制作者和观赏者,坚信某些东西必将在历史中留下痕迹,也必将有意义,崔永元做《我的抗战》如此,《路遥》纪录片创作也是如此。

为了拍摄纪录片《路遥》,路遥的弟弟王天笑、导演田波和总制片吴建荣不仅投入了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将生命、梦想、未来都与路遥联系起来。在当代不少年轻人已经不关注路遥,认为路遥已远离的时代,“拼命三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路遥的精神并未过时。

总制片人吴建荣

他“弹尽粮绝 ”

采访吴建荣时,他开玩笑似的用了一个词形容自己的状况:弹尽粮绝。

吴建荣本可以过着安逸的生活,但他一脚踏进路遥的世界,从此到处奔波。

吴建荣高中毕业后在工厂和王天笑成了同事。“其实我和王天笑平时来往不多,差不多两年多前,正好偶然碰上他说起拍纪录片需要30万,碰巧我股票刚脱手,就开始弄这个事情。坦白说,如果真为挣钱,这不是个好项目。”这个项目虽然因为创作团队的分歧中途搁浅,可吴建荣说:“我的性格,既然开始干了,不管什么结果,硬着头皮都得做完。”

吴建荣说:“我听潘石屹讲他到路遥的墓上去的故事和创业的艰苦,我的感觉是,看路遥作品的人,跟路遥打过交道的人,没有人是退步的,都在向前走。你去看百度《平凡的世界》吧里,那些受他鼓励的底层社会的年轻人的心声,感触太深。包括我们这十几个人,都在进步。路遥对我的影响,就好像一眼泉一样,从开始冒水,到变成小溪,改变河床,到最后可能还要流到大海。”

吴建荣曾经开车到路遥的墓前,“感觉和他很近。这个纪录片能拍完,我跟天笑说,这就是路遥的精神力量。”

吴建荣现在手头就四千多块钱,他笑着说:“如果央视要播路遥的片子,这钱到北京去可能都不够花销。但我内心很强大,人做件大事儿,必须纯粹,要不然怎么能走到底。”

总导演田波

孩子走了,他都没在身边

80后的田波一直做独立影像,他觉着影像可以将自己的思考传递出去,这一点和文学很像。田波在做《路遥》的时期,经历了失去孩子的痛苦,那时候他正在做《路遥》的最后剪辑工作,没能守在才两岁的孩子身边,他叹息的说,可能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

做片子之前,田波和摄影师、副导演看资料,摄影师看路遥的《在困难的日子里》,泪流满面。“高中时我的同学看路遥哭,但到了今天,应该说路遥当时关注的主题离我们很远了,但居然还能感动我们,这让我很吃惊,也成为后来片子所展示的重要部分。”

田波说:“我一直在想,这么多年来追求独立影像,到底能走多远。路遥说:人一生中要从事某种事业,必须要有宗教般的意志和初恋般的热情,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的名言很多,这句最符合我性格的冲动感。作为一个没背景的,想干点成绩的年轻人,他那种刚硬的性格,特别鼓舞我。人一辈子真的无需说长短,能做点事,我求之不得。”

田波说这个片子他完全可以在六个月内拍完,以一种投机取巧的、省钱的、减少成本的办法,不至于让生活这样艰苦,但他们却用了一年的时间。“我拍了160个带子,该搜集的资料,该走的地方全走过。”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看路遥,老实说,之前我看的也不多,但真正去了解他以后,却有那么强烈的感受。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夸大了路遥的这种感觉,直到跟潘石屹、贾樟柯他们聊天之后,才知道原来我们都是一样的。潘石屹心里知道他自己的出身,贾樟柯现在拍的都是普通人的命运,他们的气息和路遥是一致的。”

田波身边的年轻人称这个时代是迷茫的时代,“找不到工作很迷茫,走各种关系找到工作,却并不珍惜,对工作也没想法,感情上就更不用说了,换一个又换一个,大家都很痛苦,因为大家都在索取。路遥,是一个在任何痛苦层面,都能很快将痛苦转换成动力的人,宽广的人,他写作很痛苦,但他写的很有激情,他可以让年轻人懂得理想的重要,让已经获得幸福的中年人们,找到一些良知。”

记者手记

路遥不仅仅是回忆

听到王天笑用有些微弱的声音、平淡的声调说:“我是个随时准备走的人……”我眼圈不由一红;当他几次道谢,“你们能关注真是太感谢了”,想象着他腿骨骨折、全身水肿地站在剧组里一年时间,遭受着身体的病痛和心里的煎熬,担心着能不能采访到人,资金能不能坚持等种种问题,觉得这个人真不容易,倘若是平常人,可能已经没有任何心思。如今他身在榆林,还得担心片子能不能播出的问题,对他来说,担负的好像太多了。

他说路遥从来是家里“管事的”,因为父母不认识字,家里什么事都听老大的。但老大不在了,他,这个最小的弟弟,现在成了家里需要负责的人。“我和他没很多接触的时间,但我们几个都知道要跟他学,他说做一件事就要有做到底的劲儿。”

除了王天笑,另外两位接受采访者其实和路遥本没有多少联系,但不知道为什么,在深入接触了路遥之后,他们都成了路遥思想的延续者,并且在采访的过程中,充满激情的展现了他们浓烈的崇拜。

一个是80后,一个是年近40岁的中年人,这并不仅仅是巧合。吴建荣说他永远记得一个初中的孩子在看到路遥书里人物之后,决心不能再这样瞎混,要寻点希望。田波说他在那段时间总能梦见路遥,感觉自己和他那样的亲近,亲近的好像是一个人。

有人说,路遥已经是过去那一代人的“文学回忆”,其实回忆并不是陈旧的代名词,当年轻人因为缺乏耐心而没有读路遥,也许错过一次可能改变的机会。当年近中年的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感到无力,也许路遥会让他回到原点,找出点真心。刘慧

路遥弟弟王天笑

他随时准备“走 ”

“趁着大部分人都在,一些资料还存着,再迟个十来年,恐怕甚(什么)都没有了。”

王天笑的声音很低沉,身在榆林的他,知道了大家对纪录片的关注,连说了好多次感谢。“对我来说,这片子真的很重要。他去世20年了,可能很多人已经淡忘了,但现在一般人很难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我作为家人,想让别人记住他曾经真的那么努力。”

作为路遥的弟弟,王天笑有在病中仍无法忘记的责任。他全程跟着剧组拍摄,“我随时准备走了,这纪录片是给家族的东西,你知道我们家因为这病已经走了四个人,站在我的立场,和别人的感受不一样,这是在完成家族的使命,不参与我不放心。”

王天笑说其实他过去一直不愿意别人提路遥的名字,“一直很难受,他去世十年后,我的年龄步入中年,心灵的承受力才强了一些。当年我四哥在的时候,本来想写《路遥传》,但他病着的五六年身体很差,没有实现。如果不做这个片子,总觉得不够完整。”

路遥和王天笑相差20多岁,在他眼里,兄长也像父亲,当他拼了命做出片子之后,叹了口气说起愿望时说:“能有个交代,完成就好;能播出,能让很多人看见;希望他的那种精神还能影响到人。”本报记者 刘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录片《路遥》田波导演-凤凰卫视版
《路遥》第八集立春: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像柳青一样“生活”在创作的对象中
错了也爱你 演唱:王建荣
纪录片丨《路遥》合集(8集全)
纪录片《路遥》(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