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之道如何才得以久立?

持守住“道”,从“道”来看一切,就会有平等之心;把握住整体,就不会有偏差的想法及其他杂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代表整体,如果从整体来考虑,每个人在生命中临时发生的不佳状况,以及短暂的不利处境,就不会放在心上,得到就是失去,失去就是得到,哪里还有个人得失的问题呢?

《道德经》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一句“载营魄抱一”,“载”,承负也。“营魄”,即身中之魂魄也。魄为阴、为雌,主静,藏于肺。魂为阳、为雄,主动,藏于肝。载就是负,抱就是承。人身负阴而抱阳,是一个阴阳合一之体。魂动魄静,动静相守,阴阴合和,合于自然。人身秉受魂魄,犹如车之载物,物必随车而行,精神与形体合一,一刻也不能离散,才能得之以生。假若魂魄分离,神不守舍,而只靠血气用事,则神与气分离为二,那就意味着生命的死亡。人皆有三魂七魄,若能爱养安静,则魂藏于肝,魄藏于肺,生命之道便可以久立。

此章开口即说炼精化气之道。人既得精气神于一身,就要一心一德,而不能偶离;若心意稍有散离,则精气神三宝就不能凝聚合一。故太上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营”者,血也。血生于心,魄藏于肺。心须照于丹田气穴,一心不动,日魂方注于月魄之中,月乃返而为纯乾。这是由心阳入于肾阴,阳神火照入阴血水,虽水冷金寒,却被神火烹煎,而真炁油然上升。

《黄帝内经》中认为人体生命有两大关键,就是“营”与“卫”。“营”是指人体中的血液和养分等作用。“卫”是指人体生命的本能活身,属于元炁的功能。“营”中有“卫”,“卫”中有“营”,两者必须平衡,一有偏差,就成为病象。

至于“魂”与“魄”,即人体内的一阴一阳,连合互用。“魂”为阳性,魂字左傍有“云”,象征着云气的轻清上升。一个人的精神清明,如云气蒸蒸向上,便是“魂”的象征。魂表现在人的工作生活中,就是精神;表现在睡梦中的变相活动,便是灵魂。“魄”字左偏旁是白,一半形象,一半会意。表现为人的生命活力。俗话所说的人有“气魄”、“魄力”等,就是这个意思。

道家学说认为魂魄在人的生命中普遍存在。不经修炼,魂魄始终分离,不能凝聚为一体,死后魄沉于地,各自分离。太上在“营魄抱一”之上,加了一个“载”字,用字非常巧妙。人身如一部车乘,其中装载着阴阳营魄两样最重要的东西。任何一个人,都是常年累月,随时随地,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这两样东西。思想的烦纷,情绪的嚣动,常使自己的魂灵营营困扰,常使魄处在泄漏消耗之中,散乱不堪。体能的劳累,生活的奔忙,常使性命耗散。如此这般,动用不休,故不能持盈保泰,终至油干灯灭,生命消亡。故太上在此教人要将生命中的营魄合抱为一,永不分离,这便是长生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还虚守神,调魄安魂!
从“叫魂”到“招魂”——中国人的“魂魄观”
养肺的密码,魂魄都居咱们身体的…
老中医告诉你:何为魂魄!
看中医如何解读“魂”与“魄”,为什么说养生其实就是养魂魄
黄元御中医学术思想入门(56,57,58) 精神化生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