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脂肪肝是肝脏淤堵,一个中成药化开就好了







这个中成药叫化滞柔肝颗粒。

脂肪肝在体检中的发现率还是比较高的,这跟现在的饮食工作习惯有关。

好吃懒动,营养过剩,代谢不掉的营养都变成了脂肪堆积在肝脏那里。这样无疑会阻碍肝脏的气血畅通。

事实上很多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前兆就是有脂肪肝,脂肪肝可以反映身体里的脂肪代谢已经存在紊乱的状态。

医圣张仲景早就说过“见肝之病,知肝犯脾,当先实脾”。

这句话你可以理解成肝脏出问题了,会影响脾脏,同样脾脏出问题也会反过来影响肝脏,肝脾之间要求得和谐发展。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脾胃变差,化生的湿热,会壅滞在肝脏,影响肝脏疏泄,气机不畅。

化滞柔肝颗粒:茵陈、决明子、大黄、泽泻、猪苓、山楂、苍术、白术、陈皮、瓜蒌、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小蓟、柴胡、甘草

罪魁祸首是湿热,一开始就定下了方针,重用茵陈,茵陈质地软绵,因此又叫绵茵陈,有股独特的香味,算得上是清利湿热中的佼佼者。《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其“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热消郁开,胆汁入小肠之路毫无阻隔也。”

脂肪肝的形成是个日积月累的结果,这种顽固性的问题,需要一名猛将涤荡胃肠道,第一时间就是想到素有将军之称的大黄,大黄除了能清热还能散瘀,推陈出新,搭配上茵陈,还能看到祛湿热名方“茵陈蒿汤”的身影。

决明子归肝与大肠经,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所以取代了栀子在“茵陈蒿汤”中的位置。

泽泻和猪苓都能利水渗湿,肠道的郁滞交给大黄和决明子,水道的水湿就交给泽泻和猪苓。

山楂这味药都知道它是消食药,能消食导滞,健脾开胃。事实上,它还能散瘀血,化浊降脂,现代常用于高脂血症。

要清理湿热,少不了正本清源,处理好痰湿的源头,脾胃。白术能健脾益气,苍术能燥湿健脾,二术各司其职,守护好脾胃中焦。

健脾方面,白术还叫来陈皮,陈皮能理气健脾;祛痰方面呢,苍术招来瓜蒌,瓜蒌能清热涤痰。一边健脾,一边祛痰,湿热的源头自然得到净化。

肝为将军之官,是个暴脾气,体阴而用阳。湿热郁久后会熬伤肝阴,滋阴有个名方叫“二至丸”,组成就是女贞子和墨旱莲。

枸杞子也是滋阴良药,而且是滋补肝肾。肾阴足了,肝阴也会足。

小蓟性味甘凉,入血分,善于凉血泄热,还能消肿善瘀,脂肪肝也可以理解成是肝脏的一种热结。

再加上一味柴胡疏肝理气,这样就跟茵陈形成了很好的收尾呼应。茵陈清利湿热,柴胡负责顺气化痰。气有余则化火,柴胡就是肝脏最好的疏导剂,气顺了,痰瘀也会随着消散。

上述药味繁杂,要把它拧成一股力量,当然少不了甘草这味“国老”从中调和。

什么人容易得脂肪肝,湿热体质的人群,舌红苔黄腻是最典型的症状,也可伴随肝区不适或隐痛,乏力,食欲减退。

中医李知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甩掉脂肪肝的方子!疏肝健脾,化湿降浊,分享给大家
脂肪肝就是一坨痰,讲一个中成药,专门化解肝上的脂肪
中医怎样治疗脂肪肝
一个中成药,给肝脏化瘀、化堵
化痰胜过二陈丸,疏肝强过逍遥丸,一个中成药,疏肝 健脾 化痰
脂肪肝——名医屡效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