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失信孩子被禁止上学?网友为此吵翻了!“失信”的含义究竟如何界定?



(点击查看视频)


“失信禁学”于法有据但不宜扩大解释

文 | 殷国安

来源 | 检察日报 2018年5月2日6版

山东省昌乐二中

2018年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图片来源:山东省昌乐二中官网


4月21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8年高中《招生简章》。其中,在“市外考生”这一类的报名要求中,除了“报名考生必须保证本人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外,还加入一条硬性要求:“报名考生家长必须无失信记录”,引起了网络热议(4月30日观察者网)。


该《招生简章》的截图被网友上传网络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有网友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征信重要性!爸爸妈妈自己看!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孩子前途,后悔莫及!”在质疑信息真假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反对,认为孩子教育问题不应和父母失信挂钩,更有网友评论称“这属于连坐,对学生来说太不公平。”但也有网友认为,学校此举“没毛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会失信行为。


图片来自于网络,与正文无关


对此,学校回答了两点:


一是,今年的招生简章上确实有此要求,而且该要求已经是第二年实施;


二是,学校这一规定并不是自作主张,而是根据政府文件对民办学校的规定办事的。


昌乐二中所言非虚。2016年11月25日,潍坊市委市政府曾发布《关于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意见》,在惩戒措施和程序中包含了对高消费行为的限制,而“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正是其中之一。此外,在2017年6月20日出台的《潍坊市2017年度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政策》中,也明确表示“民办学校要对严重失信行为的有关人员限制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切实落实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责任。”


图片来自于网络,与正文无关


那么,潍坊市的这些“限高”规定又是从哪里来的?这可以追溯到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底,最高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出台了《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即俗称的“限高令”,其中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其第3条中规定限制的行为就包含“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这当然是有道理的。有钱不还、不履行法院的民事判决,当然要限制其高消费,而高收费的私立学校在限制之列就不奇怪了:你有钱让孩子读高收费的学校,为什么不履行判决当“老赖”?


就是说,假如公民的失信是因为有钱不还、不履行法院给付金钱的判决,因而限制其孩子读私立学校,这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却必须查阅法院开出的限制消费令,而且应该核对限制消费令载明的限制消费期间、项目、法律后果等内容。如果没有法院的限制消费令,或者限制消费令上没有限制读私立学校的内容,则学校不宜直接断定其失信,也不能拒绝其孩子报名上学。


换句话说,所谓“失信禁学”的“失信”是有一定的限制范围的,不能把“失信”的内涵无限扩大。


图片来自于网络,与正文无关


公众对此产生质疑,是因为对所谓“失信”的内容不清楚,把“失信”的概念普遍化了。因为限制建立诚信档案的部门较多,公民被记入诚信档案的项目也不少。根据一般概括,目前社会上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诚信记录,包括商务服务领域诚信、社会服务领域诚信、社会管理领域诚信和社会公益事业领域诚信。假如一个家长,因为曾经提供过虚假证明、曾经拿他人的医保卡看病等等,这些行为被记入了诚信档案,就因此影响孩子上学,那恐怕就难说合理合法了。


当然,以上是个人的分析,不知道是否符合当地作此规定的原意。如果当地确实就是针对不履行法院判决的给付义务而设置的限制条款,那最好表述清楚;如果真的规定,只要父母曾经有过不诚信记录,就一律限制孩子报名上民办高中,那可能就需要商榷甚至纠正了。


事件回顾


2018年4月21日,昌乐二中在它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8年的相关招生简章。在“市外考生”这一栏的报名要求中,增加了一条硬性要求,那就是“报名考生家长必须无失信记录。”


当这个《招生简章》被人发到网络和手机朋友圈以后,更是引发了家长和市民的热议。有人说:“这是不是属于‘连坐’啊,这会不会侵犯了孩子的受教育权啊。”


昌乐二中负责招生高老师给记者证实了此事:


这是我们潍坊市委2016年出台的一个文件,我们落实这个文件的精神,把这个精神落实到了我们的实施方案上了。对我们规范办学行为,有‘信用等级评价’这样一个要求,再说我们教育局现在也落实这个事,所以我们就执行这一块。


其实早在两年前,昌乐二中所在的山东潍坊市委市府就发布了《关于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意见》。在失信人员的出行和消费行为上列出了明确的禁止项目,其中一条就是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昌乐二中分管招生的副校长孟伟杰告诉记者,昌乐二中目前为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比公立学校费用高,需要家长具有一定经济能力,所以他们认为失信人员执行上述文件精神并无不妥。


昌乐二中分管招生的副校长孟伟杰:


从政策上来说,昌乐二中是一所民办学校,按照相关的文件要求,应该落实‘四类失信人员的子女不允许就读于民办学校’的政策。


孟伟杰提到的“四类失信人员”,国务院在《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里有详细的说明,包括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人、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人、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公信力的人,以及拒不履行国防义务的人。


孟伟杰告诉记者,他们在招生简章里作出相关规定,也有一种社会效果的考量。


孟伟杰:


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我们教育孩子从小应该讲诚信,作为父母也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学校这样做,是希望影响社会上的人,营造讲诚信的社会氛围。

 

昌乐二中招生网站上的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新学年,面向昌乐县外招生的学生,学费标准为12800元每学期。而其实,限制失信人员子女入读此类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昌乐二中并非首例。例如,同为民办学校的浙江舟山绿城育华学校也在今年的招生中规定,依据政策,不招收有失信记录人群的子女。


对于学校的回应,网友意见不一。


有表示不支持的网友:



也有网友表示支持:



看了上述报道和相关评论

您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说出您的观点!


本文为检察日报刊载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检察日报”,特此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禁止“老赖”子女就读民办学校是否侵犯孩子的受教育权利?
神吐槽:家长失信孩子连坐,这个锅能让孩子背吗
为何有些家长挤破头也要将孩子送往私立学校呢?真的是明智之举?
成都小升初2020年最全攻略!入学公立、私立该做什么?看这篇就够了
公民同招来了, 将会对上私立和学区房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家长失信影响孩子上学,你同意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