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一学子,从“神童”到院士,这位科学家再获国家级荣誉

“2019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评选结果日前揭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无锡籍科学家杜江峰

作为十人之一当选

值得骄傲的是,

他可是咱们

地地道道的锡山东港人!

学生时代的杜江峰有着“神童”之称,

从天一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获曾中科大学子最高荣誉

——郭沫若奖学金

他是中国最早从事

量子计算实验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之一,

致力于使用磁共振方法进行量子计算的

实验研究工作。

这是一个什么奖项呢?

据了解,

“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

是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和

《科学新闻》杂志共同主办的

至今已举办9届

旨在通过公众广泛参与,

评出人们心目中的“科学明星”,

本次评选由多位两院院士担任评委,

在业界颇具权威。

评选标准


当选者应于2019年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过重大创新贡献,获得过重大荣誉;

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过杰出成就;

在科技传播、科学普及领域做出重要贡献、有独特表现;

推动所在企业创新行业生态,引领市场应用,并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总之能评上的都不是一般人

作为从无锡走出去的杰出科学家,

杜江峰对家乡有着深刻而厚重的感情,

每年杜江峰都会回无锡看望父母以及恩师,

与天一学子交流谈心.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学生时代的杜江峰

学生时代的杜江峰

中学时的成长影响一生

杜江峰记得到天一中学上学是第一次离开家,当时的他只有十三四岁,衣服开始自己洗,日常生活独立自理,跟同学在一块儿过集体生活。杜江峰说,在自己不断成长的路上,经常回忆起这段美好的经历。

“天一中学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机会。当时的老师也非常敬业,让我有机会考上少年班,进一步深造学习,感念至今。”杜江峰说。

在他的印象中,天一中学的学风非常好,当时他们上自习从早上起来开始,一切井井有条,跑完步吃早餐,每个人饿得吃起饭来狼吞虎咽。老师们也出色,数学、物理、英语等各个课程,都不照本宣科,课堂中加入了很多启发性的环节。

“在天一中学我还养成了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自学。”杜江峰说,他一直认为,中学的自学能力能够做到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人们常说的书越读越厚,但更重要的是怎么把书本越读越薄。这就是知识消化掌握的过程。书读得从厚到薄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深刻理解、掌握的过程。所以这样一个过程对他后期的上大学以后,无论是学习还是科研,都有不小的帮助。“科研是个创新的概念,科研面临的是不了解的知识和未知的世界,此时自学能力或独立思考的能力便显得格外重要。”

对于十几岁的孩子们来说,除了学习,课余生活也是不会落下的。“天一中学的伙食还挺好的,红烧肉特别好吃。玩的也挺多,我们有单双杠、乒乓球,还可以溜出去看个电影之类的。尽管老师不太允许,但是我除了学习之外,玩也一样没落下。”杜江峰说。

科研路上以平常心面对挫折

16岁时保送中科大少年班至今,杜江峰在30年间实现了从学生到青年科学家,再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一步步蜕变。

28岁时,杜江峰开始进军当时最新的量子计算实验研究领域,成为我国最早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接下来的近20年里,杜江峰一头扎进量子计算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研究成果。这过程并不轻松。

“遭遇挫折,是做科研的常态。”在杜江峰看来,科学研究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一定是建立在解决了很多挫折的基础上。他以平常心来应对随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杜江峰从事量子计算研究室的时候,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在国际上也才刚刚起步。杜江峰觉得中学养成的自学能力此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量子计算研究领域当时在国际上属于比较新生的事物,正是因为这样,擅长自学使得我并不怕这样的事物。我自己可以翻译一些东西,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杜江峰说。



2002年,杜江峰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量子博弈的实验研究,实现中国国内量子计算实验研究工作首次刊发在国际权威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由于这项研究成果的新颖性,《自然》的科学新闻对该工作成果作了专题报导,英国的《新科学家》以及美国物理学会与欧洲物理学会的新闻网站也都报道了该项研究成果。

“这个成果是我发表的第一篇PRL(《物理评论快报》)论文,在我的科研道路上很有意义。”杜江峰说,当时牛津大学已经有了这个方向的理论成果,我们的这个成果则很好地跟踪了国际前沿方向,从实验的角度做出了很好的展示。

2009年,杜江峰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做出了另一项重要成果,首次在真实固态体系中实现了最优动力学去耦,这项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极大提升了现实物理体系的性能,从而朝实现量子计算迈出重要的一步。该成果入选了“两院院士”评选的2009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杜江峰觉得,一个人任何时候的努力都不会白付。“你当年的一些潜能和付出,在适当的时候,总会发生作用,给你带来不错的机遇。”

——摘自无锡日报《杜江峰:在量子的世界里享受探索之乐》

近几年来,
他还在专业领域和无锡展开了
卓有成效的实质性的合作。
2018年成立的
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
正是依托杜江峰院士负责的
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实验室建立的,
围绕量子计算、量子测量、量子感知等
产业领域的成果产业化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杜江峰曾寄语,
希望“无锡能够引领科学仪器产业发展”

来源:无锡日报

编辑:殷海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天一中学到中科大博导,杜江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未出国也优秀
中国科学家世界首次观察到宇称时间对称
【校友新闻】2019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我校三位校友入选
量子技术,或将为认知宇宙带来新的“眼睛”
清华大学
杜江峰任浙江大学校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