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骗访英国王妃,抹黑迈克杰克逊
来自重庆
1995年,在一期BBC热门栏目《广角镜》上,初出茅庐的小记者马丁·巴希尔正在专访一位全世界范围内都大名鼎鼎的人物——英国王妃戴安娜。
这个访谈节目是直播,而由于这次节目中请来了大家都十分关注的戴妃,直播总共有整整两千万人观看。就在这次节目中,戴安娜说出了震惊世界的一句话:“我和查尔斯的婚姻有三个人,太拥挤了。”
×
戴安娜王妃
就在几天之前,实际上是英国当地时间20日,绝对称得上2021年媒体圈最大丑闻之一的事件在英国爆发。
关键词:BBC,戴安娜。一个是英国著名的媒体集团,集卫星电视、广播、报纸等功能于一体的、影响力极大的传媒集团;一个是去世多年仍因美貌与善良,当然还有王室的风流韵事而被全世界铭记的王妃。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大家不熟悉的名词——骗访。
这对于一个媒体来说,是实打实的丑闻,因而一经爆出就震惊了世界。尽管BBC几乎在第一时间表示“可以无条件道歉”,但这显然无法堵住悠悠之口。
毕竟,他们最应该道歉的那个人已经离开了人世。作为她血缘最亲近的人,戴安娜的两个儿子威廉王子以及已经与王室脱离关系的哈里王子都发表了声明谴责BBC。
图|威廉王子
威廉王子是一个相对比较沉默的人,即便在弟弟、弟媳宣布脱离王室、在接受采访时歪曲英国王室形象时都没有发声,但此次他为自己的母亲说话,认为BBC的采访实际上是他父母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导致戴安娜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之中“充满了恐惧、偏执和孤独”。
哈里则要直接得多,他直斥那次欺骗性手段的采访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戴安娜的死亡,并且这种行为时至今日仍在英国媒体中存在。
在中国,相信很多人在听到这件事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愤怒,第二反应则是有些好奇。愤怒是因为这个臭名昭著、满嘴谎言的媒体果然有着罔顾事实真相、罔顾新闻伦理的“传统”,好奇则是因为不知道BBC“骗访”是怎么“骗”的,具体欺骗的是谁,拿到的材料真实性又如何呢?
让我们回到1995年那次采访之前。根据独家披露的报告,刚刚进入BBC的马丁·拜舍尔虽然没有多少人脉关系,但他有一颗“机灵”的头脑。
×
图|BBC
在想方设法联系到戴安娜的哥哥斯班瑟伯爵后,马丁首先向他出示了一份伪造的银行存款证明,这份证明显示某家新闻媒体向斯班瑟伯爵的私人团队转了一大笔款项。
这倒不是他想要贿赂斯班瑟伯爵,实际上他也做不到,毕竟斯班瑟伯爵的银行卡里并没有多出一大串数字。这一证据的出示只是为了向早有怀疑的戴安娜和斯班瑟证明,英国王室正在出一大笔钱监视他们的生活。
斯班瑟伯爵相信了这份银行流水,也相信了他的说辞,就把他引荐给了戴安娜王妃。也是因此,戴安娜才接受了访问。
戴安娜一直以为王室在监视她,这与她的出身是分不开的。早些年威廉王子迎娶凯特王妃的时候,凯特王妃就一直被人与戴安娜相比较——不仅仅因为她们同是王储妃的身份,更是因为她们都是平民女孩。对于戴安娜来说,她更是一向重视血统的英国王室第一个平民身影。
准确地说,她是第八代斯班瑟伯爵的小女儿——一个已经没落的贵族家庭,她的父亲仅仅是子爵。这与完全出身商户的凯特王妃也有些不同。
图|戴安娜
相比于威廉与凯特的婚礼,当年的查尔斯王储看中了戴安娜,并且迎娶她为王储妃是全世界看在眼里且都能理解的事情:戴安娜实在有着惊人的美貌。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为戴安娜王妃的美丽而折服。
1981年7月29日,戴安娜穿上了一席象牙色塔夫绸婚纱,那条婚纱上缝了超过一万颗珍珠,是英国王室有史以来最长的婚纱。她的婚礼也是整个20世纪最受人瞩目的婚礼。
20岁的戴安娜和查尔斯王子站在一起,恍若一对金童玉女,让很多人相信这世界上真的存在王子和灰姑娘的童话。
婚后的戴安娜曾经度过一段幸福的时光。婚礼过后查尔斯带着整套的钓鱼工具和半打哲学书籍,登上“布里塔尼亚”号邮轮与戴安娜开始了为期三个星期的地中海蜜月之行。随后,她于1982年生下了长子威廉,又过两年次子哈里出生。
×
图|戴安娜婚礼
但是,戴安娜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在所有方面无条件迁就查尔斯,特别是在感情方面。婚前查尔斯就是一个花心的人。
他曾经约会过戴安娜的姐姐莎拉,甚至有一段时间很多人都觉得莎拉即将成为英国王储妃了,不过由于莎拉实在热衷于抛头露面,无法低调下来,所以查尔斯将追求的对象更换为当时年龄较小的戴安娜。
戴安娜曾经对这段婚姻充满憧憬,如同每一个刚满20岁的女孩一样,她相信自己的丈夫深爱自己。然而查尔斯一次次让她失望:第一次是在订婚的那天,有一名记者询问道:“你们相爱吗?”
戴安娜满脸幸福,抢先回答道:“是的,我们当然相爱!”查尔斯则看了她一眼,回答道:“这要视乎爱情如何定义。”显然查尔斯王子的这句话并不符合当时刚刚订婚的热闹场景,戴安娜也回忆道:“那天他狠狠地伤害了我。”
图|戴安娜和查尔斯
婚后的查尔斯也没有“收心”,他不太尊重戴安娜,认为她还是一个小孩子;与此同时,他几乎称得上肆无忌惮地发展自己的婚外情。
有一次,查尔斯的日记本中掉出了两张卡米拉的照片;在招待埃及总统和夫人的晚宴上,查尔斯的袖口是两个纠缠在一起的“C',他直言不讳说这是卡米拉送的(查尔斯和卡米拉英文的开头都是”C“)。
婚外情已经让戴安娜对丈夫的爱不抱希望,但查尔斯更过分的是丝毫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无论是戴安娜怀威廉的时候还是怀哈里的时候,查尔斯都没有陪在她身边,而是继续每天和朋友一起打球、骑马。
为了引起丈夫的注意,戴安娜一度“兵行险着”——她为了挽留准备去打球的查尔斯王子,在身怀六甲的情况下从阶梯上跳了下来。
据说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纵使女王一生中经历了太多大风大浪,她仍旧被儿媳的大胆行为吓到了。
图|查尔斯
而对于戴安娜来说,此次事件更大的意义在于她试探出了查尔斯对于家庭没有任何责任感。在还不确定她和孩子是否安全的情况下,查尔斯不闻不问,坚持继续了自己当天外出打球的计划,并且在晚上回家的时候若无其事,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的样子。
尽管戴安娜和当时她的孩子(威廉王子)都没什么问题,查尔斯的行为还是让戴安娜失望透顶。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哈里王子的出生。
作为十分看重血缘的英国人,可能任谁也想象不到,查尔斯不喜欢自己的二儿子哈里的原因如此简单粗暴,却又不通情理——因为哈里王子出生的时间与查尔斯打球的时间冲突了。因此而生气的查尔斯甚至不愿意多看一眼哈里王子。
年纪轻轻嫁入皇室,本以为嫁给了爱情却没想到丈夫公然出轨,如今又对两人的孩子不闻不问。这一切压在了才25岁的戴安娜的头上,令她痛苦不堪。
戴安娜与家人合影
生下哈里后不久,戴安娜罹患产后抑郁症,常常控制不住要用小刀割自己的手腕、脚腕,有时甚至会割喉咙。这些没有让查尔斯拾起作为丈夫的责任感,相反在外面拥有情人的他开始愈加讨厌戴安娜。
1989年,查尔斯亲口且公开说出了自己对婚姻不抱希望,当时威廉王子才刚满5岁,哈里更小,刚刚三岁。原本年龄就不大的戴安娜在婚后过的是这样的生活,想必这一切让她失望透顶。
即便在她鼓起勇气直接质问查尔斯有关卡米拉的事情时,查尔斯回答得理直气壮:“我不想做一个没有情妇的威尔士亲王。”
的确,在女王的角度男人有个情妇或者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查尔斯是她的儿子,而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的好色又是出了名的。为了维护王室的形象,女王已经是竭尽全力,再无心管查尔斯和戴安娜婚姻中出现的问题。
当戴安娜找到女王求助时,女王也只能说:“我不知道你该做什么,查尔斯已经没救了”。菲利普亲王更加过分,他曾经亲口告诉查尔斯“过了五年后就可以回去找卡米拉。”
图|查尔斯与卡米拉
婚姻的失败带给戴安娜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是精神上的折磨。尽管丈夫查尔斯像一个孩子一样任性,每日以出去游玩为乐,甚至光明正大约会情人,但王室没有给出戴安娜一点点补偿,只给了“封口警告”。
从小坚持平等心理的戴安娜无法接受这一切,她一时之间不能同查尔斯王子离婚,因而她同样有了情人。戴安娜的情人叫做巴瑞,是她的保镖兼马术教练。戴安娜再次全心投入了这次恋爱之中,她甚至幻想过与巴瑞私奔。
然而,这段感情被王室发现了,女王显然不会像容忍儿子胡闹一样纵容儿媳妇。为了王室的颜面,巴瑞被调离,并在三周后死于一场车祸。这一事件被查尔斯无意之中透露给了戴安娜,给她带来了巨大的震惊。
戴安娜对这段婚姻彻底失去了所有的信心:她不再有信心挽回查尔斯的心,不再相信英国王室,更不相信自己继续在这段不对等的婚姻中坚持下去会有任何的意义。这个大胆的姑娘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要走我自己的路!”
戴安娜
1992年情人节这一天,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一同出访印度。按照惯例,在情人节这一天公开露面的王子和王妃应当献上情人节之吻以示恩爱。
这是一个政治意味远大于感情意味的作秀,然而当查尔斯的脸凑近的时候,戴安娜将脸扭到了一旁——一百多个专业摄影师、五千余印度观众亲眼目睹了这一幕。1992年12月9日,两人正式分居。
查尔斯与戴安娜之间的不和越来越明显,两人破裂的痕迹从生活的蛛丝马迹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当时许多想要“吃瓜”的记者们跃跃欲试想要采访,但都被英国王室挡了回去。不得不说,马丁·拜舍尔成功采访到戴安娜王妃,是天时、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在戴安娜身患精神疾病,十分相信王室正在监视和操控她的一举一动时,他出示了一份证件。尽管证件粗制滥造,但已经足够向疑神疑鬼的戴安娜证明些什么。
×
图|戴安娜接受采访
相信当时的戴安娜接受采访的时候,心情可能是一种“反抗”和“解脱”,因为她将以这种方式对抗王室强加给她的所有——婚姻的不幸,日常生活的“监视”等。
1995年11月她接受马丁的采访,在这一次万众瞩目的采访中透露出了许多王室秘闻:她说出了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之间的婚外情,并认为这让自己“毫无价值”;她承认自己患有暴食症,曾经自残过;她坦言自己也有婚外情……
相比于这些王室的花边新闻,戴安娜指责查尔斯不是当国王的材料,以及强调查尔斯王子的外宣团队故意抹黑她这些似乎已经不重要了。诸多媒体转载报道的重点都在于查尔斯和戴安娜共同的婚外情,这也让英国王室的颜面扫地。
不久之后,女王勒令两人离婚。1996年8月28日,戴安娜获得了她想要的自由结束了十五年的荒唐婚姻。
图|戴安娜
现在我们来回看马丁·拜舍尔的“骗访”。显然,这个“骗”字用得十分精到,因为马丁使用了虚假的材料,并且故意给了戴妃和她的弟弟错误的暗示,这才使得戴妃站出来讲了许多英国皇室的秘闻。
尽管记者以探求真相为职责,但这一过程必须遵循新闻伦理,马丁的行为无疑是为了真相而丝毫不顾伦理的行为。
但在当时,没有人知道马丁用了这么不光彩的手法获取采访的机会,因而他这次采访戴安娜,因为观看人数众多、戴安娜所讲述的皇室秘辛格外多的情况下获得了许多世界级、国家级的新闻大奖。马丁也由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声名大噪。
或许是采访戴安娜的“成功经验”在前给了马丁很大的信心,在采访之后他跳到了美国一家电视台工作,他又做了一件令世界不耻和惋惜的事情——造谣迈克尔·杰克逊。
×
图|迈克尔·杰克逊
当时,他以深度采访纪录片的名义在迈克尔身边生活了足足8个月。此后他便以“迈克尔专家”的身份自居,却并不报道真实情况,而是依靠抹黑迈克尔·杰克逊继续搏出位。
这样一位劣迹斑斑的记者,真的没有人发现他的漏洞吗?并不是,在1995年采访的第二年,英国另一家报纸《周日邮报》已经报道了马丁伪造文件的事实。
此事在当时就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关注,BBC内部的调查组织也开始调查马丁的失职行为。最终,这次调查查处的结果在现在的我们看来,算是成功对热点进行了回应,却和马丁的行为一样谎话连篇。这篇报告中甚至没有提到戴妃弟弟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20年10月,一部特殊的纪录片再次翻出了拜舍尔当年涉嫌欺骗戴安娜的事情。去年11月7日,《每日邮报》曝光了来自戴安娜弟弟斯班瑟伯爵的一些新证据。
戴安娜
这些证据证明,每一次和斯班瑟伯爵会面的时候拜舍尔都会做笔记,这些笔记中包含了大量对王室毫无根据的猜测。
直到近日,BBC由于某些原因重启对戴安娜王妃采访的调查。这一次,调查权被交给了“第三方机构”——英国最高法院退休法官约翰·戴森勋爵。约翰勋爵展开了独立调查,并在英国当地世界5月21日时发布了自己调查报告,直指马丁以欺诈手段获得采访戴安娜机会。
戴森勋爵的报告证明,BBC根本不是一家透明的媒体——这些天从他们刻意对事实的扭曲,在涉华报道中极尽污蔑之能事就能够看出。但是他的报告中着重批评了拜舍尔一个人的行为,认为他违反了BBC编辑指引,向上司和管理层撒谎。
能够先后骗访戴安娜王妃、污蔑迈克尔·杰克逊的马丁·拜舍尔显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对自己道德的要求似乎也要比旁人低很多。
在BBC上一任总裁辞职、新任总裁发布视频道歉声明的同时,他一方面称自己当年“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另一方面却又表示自己仍为戴妃这次采访而自豪。这种说法为他引来了更多的骂声。有人称他为“有毒的小矮子”。
×
图|BBC办公楼
看起来BBC正试图让拜舍尔一个人承担所有责任,尽管他们承认了自己的“多次严重失败”,但似乎不打算对公众,也不打算对王室做出除了口头道歉以外的其他补偿。
显然,BBC下意识忽略了自己在1996年的内部清查中有意维护自己的记者,给出了不真实、不全面的调查的事实。
在此提请大家不要忘记的是,BBC尽管在成立之初是一家电器商联合企业,但在被英国官方控制之后,他就成为了一个升迁都需要军情五处同意的机构。
在二战之中,BBC就与英国政府进行了亲密合作,利用BBC成熟地运送新闻渠道用于运送紧急军情,乃至各种情报。
战争结束后BBC没有了运送情报的需求,但其情报作用却一直没有消失。据英国军情五处前驻BBC情报人员披露,BBC办公楼中曾经有一间专门的常驻办公室,直到冷战结束后才撤离。
图|BBC旧广播大楼
2006年的一份情报中显示,BBC的骨干员工仍旧经常接受军情五处的审查。换句话说,它远不是自己所宣称的那样,是个独立自主、追求新闻自由的纯粹新闻机构。
BBC很擅长扯着“媒介自由”的虎皮为自己谋取利益,无论是在报道对外事件还是在对内事件之中。英国的其他媒体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在这里依然要提到戴安娜王妃,因为她的去世也与疯狂的记者有关系。1997年8月31日凌晨,戴安娜在巴黎遭遇了严重车祸,不治身亡。
但这并不是一起意外事故。据报道,当天深夜戴安娜与自己的男友为了躲避记者的追逐,先让其他人开走了她们的专用车引开了一些目光。但在她和男友准备出发的时候,依然有七名记者骑着摩托车跟上了他们的汽车。
×
图|戴安娜
更加不巧的是,当天为戴安娜驾驶汽车的是临时从酒店请来的保安,他时候被证实体内酒精含量超过交通法规限定的三倍,也就是说他在酒驾。
一心只追逐新闻不顾安危的记者和酒驾的司机一同在路上“发了疯”,他们高速追逐、走避,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后来这些被逮捕的记者依然有人辩解着“巧合”与“新闻自由”。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已经看透了西方政客丑恶的嘴脸。然而这一次戴安娜被骗访事件曝光,无异于再一次告知全世界西方所标榜的“新闻自由”与“人权”其实有多么可笑,可笑到真正侵犯着伦理道德,真正践踏着他人人权的人可以说出为自己“自豪”的话语来。
图|戴安娜
如果没有这一次的“骗访”,戴安娜王妃会不会去世呢?在笔者看来,当时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姻已经成不可挽回之势,两人离婚已经成定局,而且在分居期间就已经开始了相互攻击和抹黑。
显然,除非全英国的记者中没有第二个“马丁·拜舍尔”,不然戴妃总会有“机会”讲出自己想说的一切。从她去世那天晚上还有7个记者扛着摄像机不顾生命安全追逐她来看,当时的英国可能遍地都是“马丁·拜舍尔”,戴妃的悲剧已成定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天真了!戴安娜之死,真的不怪BBC记者骗访…
戴安娜王妃最珍贵最值得收藏的合影瞬间,第二张值得珍藏一辈子
戴安娜私密录影带播出,她讲了和查尔斯的私生活、婚外恋,以及王室内幕
BBC又搞事情!「诅咒」女王去世,王妃篡位
戴安娜王妃大婚罕见照片
1981年英国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婚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