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坐看流水卧看山:姚廷美《有余闲图》卷赏析
userphoto

2023.04.06 广东

关注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正月开春,张士诚派部将李济攻取朱元璋的老家濠州,而在一千多里外的淞江青龙(今上海青浦),还是一派闲静之景。也就在这个正月,吴兴画家姚廷美为隐居于此的80岁老翁杜隐君绘制《有余闲图》一卷。

《有余闲图》 局部

这是一件高23厘米、宽84厘米的纸本墨笔横卷,以阔远山水法构图表现一高士在近岸山脚草堂前临瀑独坐,侧身倾听流水潺潺,其沉醉之状,犹如赵孟頫《谢幼舆丘壑图》卷中的高士谢鲲。其后篱墙草堂为杂木古松掩映,又似王蒙书斋山水《春山读书图》之图式。近岸坡石如李、郭,怪石嶙峋,但不施鬼脸皴,而是用干笔淡墨皴写揉擦,笔墨飞白斑驳,再用浓墨苔点,尽显湖石被水冲刷瘦皱之质,笔法墨色明秀轻快,有书法笔意,远岸遥岑笔法亦然。湖面宽广平静无波,画卷境界幽旷清静,给人以与世隔绝、恬淡怡然的意趣。

《有余闲图》(画心) 元 姚廷美 纸本水墨 纵23厘米 横84厘米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如画家在卷后自题诗云:“地偏人远闭柴关,满院松阴白昼闲。眼底风尘浑忘却,坐看流水卧看山。”只有元代文人山水画家,才会有这种人格化的自我表现。

《有余闲图》姚廷美款题

全画一派萧散平阔的江南景致,加上画家的落款与题诗,读来令人神意悠悠、世事浑忘。

这件《有余闲图》卷现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全卷依展阅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章弼(活跃于14世纪中叶)篆书题引首“有余闲”三个大字,其后落款“拱辰”,下钤“章弼私印”和“拱辰”印各一方;

《有余闲图》引首

第二部分即姚廷美所绘画心;

第三部分则是一段汇集了22位元人题跋的长长拖尾。拖尾共由七纸接续装裱而成,其中,第一纸为绢本,书杨维桢(1296-1370)所撰200余字《有余闲说》一篇;其后六纸皆为纸本。题跋的主题集中在赞颂杜隐君的隐居生活,体裁从五言、七律到骚体诗词,丰富非常,堪极一时之盛。

《有余闲图》卷后题跋之杨维桢

此作以《有余闲图》的名字见载于明末清初休宁(今安徽黄山)古玩商吴其贞(约1607-1681)的《书画记》(卷三):“姚彦卿《有余闲图》,前有拱辰题'有余闲’三字,后杨铁崖二十二人题咏。”

从画作目前的状态来看,其前隔水、画心以及卷尾等处,钤有明末清初直隶真定(今河北正定)鉴藏家梁清标(1620-1691)的诸多印记,包括“蕉林梁氏书画之印”“苍岩子梁清标玉立氏印章”“净心抱冰雪”等等;后隔水以及各段跋的衔接处,亦钤有梁清标的骑缝印数方,如“冶溪渔隐”“苍岩”“秋碧”“棠村”。

吴其贞基本活动于安徽地区,他在家乡目见不少画作经装裱师之手卖往供职京师的梁清标,这件《有余闲图》卷可能也是在吴其贞接触之后不久,即卖往北京,转由梁清标收藏。作品现存的装裱,则是在梁清标的监督下完成。

梁清标之后,画心右上方尚有清高宗题于乙亥(1755)春的七言律诗一首。

山复松阴白昼凉,荫茅小筑读书堂。
恰如蒋氏开三径,不拟荆人鬻五羊。
坐弄偏欣流水活,起行远谢世尘忙。
展观聊寄片时兴,思日孜孜暇未遑。

此外,又有乾隆、嘉庆、宣统时期的内府鉴藏印数方,包括前隔水骑缝处“石渠继鉴”、画心乾隆五玺以及“御书房鉴藏宝”。这些印记说明《有余闲图》卷在梁清标之后转入清内府,由御书房收藏。在此期间,这件画作又由《石渠宝笈》初编(卷三三)完整著录了品第、题跋与鉴藏印记。

《有余闲图》局部

根据杨仁恺先生《国宝沉浮录》记载,《有余闲图》卷经溥仪之手自清内府流出后,由长春古玩商李植甫卖给北京琉璃厂墨缘阁马宝山,之后又转手售与伦池斋靳伯声,再辗转至香港,被卢芹斋重金购去并携入美国。由何惠鉴主编图录《八代遗珍》的注解,可知《有余闲图》卷最终通过古董商弗兰克·凯洛(Frank Caro),于1954年由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

附:姚廷美主要传世作品

姚廷美,元代画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至正年间。字彦卿,吴兴(浙江湖州)人。与孟珍、吴庭晖同时齐名。写山水师郭熙,明詹景凤谓其笔劲而近熟,乏高旷之趣。

姚彦卿在元代,名气尚不十分大,他的同乡夏文彦作《图绘宝鉴》一书时,姚彦卿尚健在,夏只记:“孟玉涧、吴庭晖,皆吴兴人,画青绿山水花鸟,虽极精密,然未免工气。同时有姚彦卿,亦能画。”夏文彦对和他同时代的吴兴画家评价似乎都不高,评唐棣不过“画山水师郭熙,亦可观”。但姚彦卿的画,到了明代,颇受董其昌的注重。董其昌在其《画眼》《画禅室随笔》中几次提到姚彦卿,举为元代师法李郭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他说:“元时画道最盛,唯董、巨独行,外皆宗郭熙,其有名者,曹云西、唐子华、姚彦卿、朱泽民辈。出其十不能当黄、倪一,盖风尚使然,亦由赵文敏提醒品格,眼目皆正耳。”又说:“元季诸君子画唯两派,一为董源,一为李成,成画有郭河阳为之佐,亦犹源画有僧巨然副之也。然黄、倪、吴、王四大家,皆以董、巨起家成名,至今只行海内。至如学李、郭者,朱泽民、唐子华、姚彦卿,俱为前人蹊径所压,不能自立堂户。”


《雪山行旅图》 元 姚廷美 绢本 立轴 浅设色 98.1x54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描绘白雪皑皑中的高山峻岭、古木怪石、蜿蜒山路、潺潺溪流、坐落在山脚下的屋宇以及山腰间行进于小桥上的行旅队伍。在构图上延续了北宋山水画可居可游的构图方式,画家把人与山川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冬日山川的荒凉感。画面中运用了大量的留白与渲染,山石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勾勒,大面积的山体都是留白的,或只有一层淡淡的墨痕,山阴处从浓到淡的层层渲染,使整体山川更加深邃,画面充满生机。

《溪阁流泉图》 元 姚廷美 绢本 设色 26.7x25.2厘米 湖北省博物馆藏

此图画窠石平川,高山飞瀑。山中楼阁隐现,泉水奔流。溪上小桥横卧,一人策杖寻幽,二人各乘一舟摇橹前行。山石用卷云皴法,画树枝上仰如鹿角,下抑似蟹爪。楼阁用界画为之,工整严谨。画风写实,功力深厚。

《雪景山水图》 元 姚廷美 绢本水墨淡设色 纵159.2厘米 横48.2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此图取高远之景,草木萧瑟,山头积雪,画出深山冬日荒寒的感觉。在层叠的群山环抱中藏有殿宇,近景有小桥、山径,表明是一个可居可游的山林环境,一泓瀑布自中景上的山石之间奔泻而下,注入溪涧,最后又从桥下流出,为黯淡的冬景增添了生气,且构成上下前后的联系。

《雪江渔艇图》 元 姚廷美 纸本水墨 纵24.3厘米 横81.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描绘了一江两岸之冬天平远雪景。近处枯木寒林参天,枝干虬曲多姿,枝头多呈鹰爪、鹿角状,江边平岸上有一草舍,宽阔浩淼的江面有点点渔舟出没。远处山峦连绵起伏,白雪皑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明画家姚允在的千里江山
#清画集锦#2月发布清代精选画
清朝晚期海派画家任熊十五幅精品佳作绘画赏析
姚廷美 元代画家
明 唐寅 看泉听风图 绢本 高清原作大图赏析
紫光阁赐宴图卷,清姚文瀚绘,绢本设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