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国联军中,只有两国向中国致歉并归还宝物

在19世纪末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西方列强的贪婪目光瞄准了遥远东方的大清帝国。随着一系列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片古老的土地和其上生活的百姓陷入了深重的苦难。在这种背景下,一股名为义和团的民间力量如春雷般崛起,他们怀着对家国的深情和对列强的愤怒,勇敢地站了出来。


而在皇宫的深墙之内,光绪皇帝推行的戊戌变法遭遇挫败,他本人也被慈禧太后软禁,失去了自由。慈禧太后,这位权力欲望极强的女性统治者,曾一度打算废除光绪皇帝,另立新君。然而,她的这一图谋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只得作罢。但慈禧太后对洋人的干预和牵制深感愤怒,这种情绪在她心中埋下了对抗的种子。

义和团的迅猛发展让慈禧太后看到了一线希望,她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可以借助这股力量来对抗列强。然而,义和团的行动却激怒了西方列强,他们决定采取联合行动进行镇压。1900年5月28日,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等八国联军正式组成,他们的目标直指中国的心脏——北京。清政府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无力抵抗,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现实。

慈禧太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6月21日悍然向十一国列强宣战。然而,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很快就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八国联军长驱直入,攻占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在慌乱中逃离了京城,留下了无助的百姓承受列强的暴行。在这场浩劫中,紫禁城内的无数珍宝被洗劫一空,翰林院被熊熊大火吞噬,其中存放的珍贵典籍《永乐大典》副本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八国联军在掠夺我国藏书的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对文化的尊重。他们将这些珍贵的书籍用作建筑材料,甚至制成了马槽等物品。《永乐大典》副本在这场浩劫中岌岌可危,幸存的部分也散落各地。后来,只有两个国家向中国道歉并归还了部分国宝。首先是苏联,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中苏关系友好,我国积极与苏联交涉归还《永乐大典》的事宜。苏联政府在此事上表现出了大国的担当,从1951年到1954年,先后三次向我国归还了64册《永乐大典》。另一个国家是德国。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德国士兵从翰林院抢走了3册《永乐大典》。1955年12月11日,前民主德国总理格罗提渥将这3册珍贵典籍归还给了中国。

《永乐大典》是一部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巨型百科全书,参与编纂的人员多达3000余人。全书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正本,名为“永乐正本”。后来在嘉靖皇帝在位期间,由于紫禁城发生火灾,嘉靖皇帝为了保全这部典籍,下令重录了一部副本,即“嘉靖副本”。如今流失在外或已经归还的《永乐大典》主要是这部副本的部分内容。而正本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团,无人知晓其最终去向。


《永乐大典》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之一,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如今中国已经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少流失海外的文物也得以追回。然而《永乐大典》的最终命运如何仍然是一个悬念。我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揭开这部千古巨著的全部面纱,让它重新焕发出应有的光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条假情报让慈禧做出疯狂的决定,后果很严重
八国联军中,唯此两国向中国归还国宝并道歉,这两国是谁?|沙俄|民国
这份“外交文件”,成为大清与八国联军开战的导火索
八国联军侵华时,世界上那么多国家,为何没有一个帮助中国?
慈禧逃跑为何去西安
慈禧太后作为宣战“祸首”,为何八国联军没有杀她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