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文物之最(一-----三)
 
 
 
 

1957年定陵出土的明代万历皇帝两位皇后:孝瑞皇后、孝靖皇后的四顶凤冠是目前中国仅见的皇后凤冠。

这件凤冠是三龙二凤冠,高35.5厘米,口径20厘米,重2.95公斤,凤冠共享红、蓝宝石一百多块,大小珍珠五千余颗。



明代十二龙九凤冠

明代九龙九凤冠


胡冠
1972年冬,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阿鲁柴登的村民们在茫茫沙海中发现了一批极其珍贵的匈奴人的金银器。其中的鹰形金冠饰是这批匈奴遗物中最典型的艺术珍品。


现存最早的纸质彩绘《地主生活图》

一九六四年发现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晋墓


现存最早的纸本绘画唐代滉《五牛图》











中国现存最大的铁狮子——沧州铁狮子



最早最完整的金缕玉衣



世界最早的火枪——元代火統

 



最大的古代玉雕——清乾隆《大禹治水玉山》,总重一万零七百公斤。





最大的玉器——北海玉瓮《渎山大玉海》,重3500公斤,雕于金代至元二年,可能是当时皇家的盛酒器。

现存最大的驮碑石龟(赑屃)——衡山南岳大庙御碑亭,石龟重28000斤,碑重10000斤。

 

最高最重的金塔——乾隆年造金发塔,高1.5米,底方0.75米,用黄金三千两。

最美的玛瑙杯——唐兽首玛瑙杯


最精致的琉璃器

唐法门寺琉璃托盏

元代蓝色莲花琉璃托盏



最古怪的青铜器——三星堆面具





 

























 

最早的铜镜

    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铜镜当数甘肃齐家坪出土的两面铜镜,属齐家文化,已有四千余年。直径8.9厘米,厚0.3厘米,很薄。要注意上面的两个孔不是用来悬挂结绳的,而是绑扎固定在木柄上的留孔。

 

另发商代和周朝铜镜各一面:

                           商代叶脉纹镜



                        西周鸟兽纹镜



最大的编钟——曾侯编钟。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整套共六十四件,总重达2500公斤。





最早的唐三彩——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郑仁泰墓葬中发现的武士俑。此墓中发掘得到的唐三彩共有400多件,而且造型、烧制工艺等都非常成熟,因此我们只能说这是发掘文物中唐三彩最早的,一定还有更早的、更原始、简单的唐三彩初创时期的作品,



 现存最大的古壁画——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德宁殿壁画最大的高8米,长27米,相传是元代绘制,绝对的气势磅礴。













现存唯一的一顶皇帝金冠——明万历皇帝金冠,前几天发了明代皇后凤冠,今天上皇帝的,这顶冠很有可能就是万历帝朱诩均带过的,它发掘自明定陵。

这顶冠也可以叫做金乌纱翼善冠,是万历帝在朝庭接见大臣时所带,但一般是夏天所带。



下面也是乌纱翼善冠,是皇帝冬天上朝时所带,见下图:





值得提一下的是这顶乌纱冠同时又是万历帝下葬时所戴的帽子,之所以没有带那顶金冠并不是万历帝简朴,而是礼制规定,必须由这种绸质的乌纱冠配下葬时所着的衮服。

万历帝墓中还有冕冠,冕冠是皇帝祭祀祖宗时所带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皮弁冠,是专门用于接待外国使臣戴的帽子:





顺便再说一个问题,前几天我们看到的皇后的凤冠上面镶了很多宝石,特别是很多红宝石,而这些红宝石的形态加工都比较粗糙,这是因为当时缺乏加工像红宝石这样硬度很高的宝石的能力。这一点可能反映出当时在国外也没有这个精细加工红宝石的能力,因为中国本身基本不出红宝石,这种宝石大都是从西洋进口的。这种情形在清代乾隆帝时还是没有大的改观,北京故宫藏有一只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我去北京的时候也特地去看过。这只杯子上所镶嵌的宝石也都是随形的,这说明了宝石加工的能力可能是相当后期才达到了现在的水准,最起码在乾隆时期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如果我们看到一些表示年代比较早的金银器、铜器、瓷器、或其他器物上镶嵌有加工非常规整的宝石那必定是伪造的,因为事实证明当时没有这个能力。在万历皇帝的冕冠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珠子加工得很圆,材质基本上都是珍珠、玉石、水晶、玛瑙。能把这些材质的珠子加工得很圆,这个年代要早得多,另外加工方法也要简单得多,大体上上是先切割成体积基本一致的圆粒,然后和硬度更高的材料一起放在容器中快速滚动,假以时日,这些珠子就变得很圆了。

下图可见加工粗糙的红蓝宝石: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



 

 



 

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鎏金器——茂陵汉代鎏金马,高62厘米,长72厘米,重22.5公斤。根据同时出土的文物中有“卫信家”的铭文,认为可能是汉武帝赏赐给阳信公主—卫青夫人的器物。这件被定为国宝,按照它的制作年代,其形制写实之正确、完美超过了同期古希腊、古罗马作品。



中国第一套邮票——清代“海关大龙票”,发行于1878年。



迄今发现的唯一的汉代诸侯王金印

1981年2月扬州一位农民陶秀华在已经发掘过的东汉广陵王刘荆的墓葬附近捡得一枚印章,经鉴定此印乃“广陵王玺”。



现存出土的汉代金印还有“滇王金印”,“匈奴王印”,不仅如此还在日本发现了一枚“汉委奴国王”。

                       滇王金印


文字记载中的匈奴王印我没有找到图片,下面一枚是“晋归义氏王”印,一枚是汉匈奴将军破虏章。

                    汉匈奴将军破虏章



                      汉委奴国王印



    本来日本人是很重视文物的,特别是像这一枚金印,应该是记载了日本历史的重要文物,但是日本文物界曾经在很长时间内质疑这件金印,因为这件金印表明了在汉代日本似乎是中国的附属国,这对一部分妄自尊大的日本人来说很难接受。

附带说一句在明代出现了许多仿汉代的玉印,这些印章使用的玉质都很好,基本上是和田玉中的上品,形制也很古朴,但是在工整和规范方面反而比不上汉代真品。

请看下面这两枚印章,第一枚是汉代“妾繻”私印,第二枚是明代“殷王之玺”,大家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两枚印的高下,后来的比不上早先的。就是单纯的形状也有神韵,这对于提高我们鉴别文物的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汉代“妾繻”印

                    明假托“殷王之玺”



最大的西汉金印

西汉时期有个南越国,位处岭南,文帝是南越国的第二代国王,他让下面为他铸造了一枚“文帝行玺”金印,重148.5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西汉时期唯一的一枚皇帝印玺。

天南地北之子的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历皇帝的宝藏
10年一见的万历金冠与凤冠,你看了吗?🤫
晒晒郭沫若力主发掘明定陵出土的文物:如今龙袍发黑碎裂
琳琅满目 定陵地下文物之谜
故宫禁止出境文物(二)明三龙二凤冠
国宝寻理 | 明定陵凤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