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拍可媲美都江堰的古老水利工程——通济堰

浙江丽水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落差20米,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营造,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不需再靠外力支援。通济堰的上游集雨面积2150平方公里,每天能拦入堰渠二十多万立方米,灌溉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南部四万多亩粮田。

通济堰大坝首创了拱坝形式,减少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我去的那天不巧,正好遇到连续几天下大雨,山上洪水源源不断地泻下来,把通济堰大坝都给淹没了,不过这也正好印证了其抗洪峰的能力。


从图上还是能看到大坝的形状的。大体上成弓型,中间有缺口导水。

由于山上泄洪,所以主干渠下来的水是混的,干渠和支渠之间,划分出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下图是一张通济堰水系图。通济堰大坝横截松荫溪,建通济闸引水入渠,架石函从干渠上方引走泉坑水以消除沙石冲积,开叶穴直通瓯江以排淤泄洪。干渠长22.5公里,分支渠48条,毛渠321条,大小概闸72座,并多处开挖湖塘以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兼顾储泄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系统。
通济堰源头的堰头村,支渠两岸林立着20多棵高大的千年护岸香樟。。古香樟群不但风景优美,树根深扎堰堤,纵横交错,牢牢卫护着堰渠,为防止洪水决堤,起了重大的作用。
这颗几人才能合抱的古樟树树心都已经空了,但依然生长的很茂森。
通济闸旁还建有司马庙,现存历代碑刻十八通。另外在堰头村内临渠还建有文昌阁、石牌坊和店铺、民居等各类清代木石建筑物。目前通济堰所在区域已经开发了景区,风景优美。连同主干渠对岸的画乡,合成一个景点,叫“古堰画乡”,门票20元,非常的超值,值得一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丽水通济堰
木兰湖畔——山路十八弯
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泗阳闸拆建工程施工导流方案研究
巢湖水自然更新周期将缩短十年 引江济巢3年左右,即可让全湖水质稳定在IV级及以下
岁月留痕“沧浪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