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子中的精灵

原子中的精灵

晏成和

上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物理学必须面对的各种物质构成、特性及其变化等诸多“小”问题。树有根、水有源,物质的这些神奇特性及变化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一百年来的科学探索者竭尽全力、在各种物质层面、全方位的追根寻源探求答案:面对物质的相变,提出了分子(比电子大数十万倍至1800倍)热运动理论;面对铁渗碳成钢,强度增加,提出了晶格(比电子大数亿倍)畸变理论;面对某些物质具有的磁性,提出了电子自旋理论(已经深入电子的自转)。这些理论都来自教科书。罗列于此,是让大家看到:同是物质特性,来源、原因竟是来自质量相差数亿倍的各种地方,盲人摸象也没有如此肆意胡来,读者不难看出其中的荒诞和无奈。

 

物质的特性应该来源于物质的构成和运动。

构成:物质由100多种原子构成,所有原子是由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质子和电子是大自然精心制造的、能够稳定存在的基本粒子。

运动:物质内最明显的运动是核外电子的运动,运转的电子是物质间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原子间的精灵。物质的构成和特性最直接的原因只可能是来自核外电子、来自电子有规律的运动。探索物质特性的物理机制,首要的是研讨其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然而,上述教科书中的晶格畸变、分子热运动、电子自旋等等理论,涉及物质的各个层面,就是有意回避了运动着的核外电子——这个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为什么?

 

一百年前,学界发现了核外电子,鉴于当时科技水平,无力解读电子旋转的意义,有泰斗一言蔽之为“电子云”,阻断了电子运动与物质特性之间至关重要的必然联系,于是这些“无规则的云”就成了人们的探索禁区。之后,量子物理又用“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加深了这种禁锢,于是,所有的正统研究者都被告知:探寻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没有意义的,探寻电子的线路、速率是经典物理的低级思维。学者们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想象核外电子运动是有规律的、更不敢想象电子还有伴生场的特性,所有的研究都竭力回避电子、绕开核外电子,更反对他人探讨电子,建立了思想囹圄。丧失了科学研究应有的自由、开放。掐断了科学探索的线索、迷失了目标,与大自然的真实失之交臂,导致了“小”问题几十年攻坚不下,导致现代科学70年的沉寂。

 

然而,划定禁区、出台测不准理论,打压研究者探讨电子有规律的运动,并不能使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的事实不成在。大自然毫不理会泰斗们的告诫,一直在淳淳善诱地提示着我们:核外电子的运动线路、速率是规律的;并且提示我们:不存在“波是粒子、粒子是波的波粒二象性”,而是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电磁)波。

 

几百万年来,大自然一直都在默默地提示着我们:电子与波有直接的联系。例如:在阳光下,我们感觉温暖,这是人们熟视无睹的【事实】。推敲一下。阳光:多种频率的电磁波。温暖: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分子、原子)温度升高。同样,自然物质,石头、水、钢铁在阳光下都能升温,说明所有物质的原子都能接收电磁波,并且升温;当物质高于环境温度时,如烧热(红)的钢铁、石头,都能向外辐射电磁波(热发光)。电磁波是电子运转跃迁所发出的,物质温度高,发光频率也高,(见我博文《1、核外电子的速率——温度》)说明核外电子的运转频率是随温度变化的、是绝对规律的。

【事实】早在1819年,奥斯特发现了直流电对导线外小磁针的作用。该实验显示:只要直流电导通,电珠发光,导线附近的小磁针立即偏转,杂乱无章的铁粉形成了规则的同心圆;用右手定测能测定电流方向与磁极之间的确定关系;断开,小磁针立即复原。人人都知道实验结论:电流(电子的直流)会产生磁场。

 

以上事实:核外电子能够吸收外界电磁波,并且提升物质自身的温度;电子的跃迁能辐射电磁波(发光);电子的运行能伴生着磁场(磁性的来源)。说明:核外电子的运动与电磁波存在着对应物理效应的、是相依相伴的、是规律的、对物质的特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的。大自然的提示是任何科研工作者都不能忽视的。

 

一百年来,回避探讨核外电子的规律是糊涂的;反对他人探讨电子有规律的运动是霸道的。重视核外电子有规律的运动,上篇文章中众多的物质现象:金刚石硬、纯金软;钢铁强硬、能导电、能磁化、有光泽,高温能熔化、受热能发光等等问题都迎刃而解。用核外电子有规律的运动的观点解读物理学中的“小”问题能够左右逢源。

 

物质的构成与其各种特性都是核外电子规律运动所形成的;光电效应、双缝实验、金属的延展性、磁性、物质的相变、能量转化等等物质与波的现象都是电子的运动及其伴生着波的宏观表现,电子的规律运动是物质各种特性的主宰,规律运动着的核外电子是物质中的精灵。

 

尽管泰斗们及其量子力学在探讨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的道路上设置路障、划界禁区,尽管这路障厚重、禁区森严、挡道百年。然而,大自然告诉我们,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磁场,电子的振动发出了光,原子通过电子的运动与外界交流、互动,核外电子是物质特性的缔造者。忽视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是物理学100年来最大的失误!探讨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是科学进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现有的“电子云、波粒二象性”,回避电子的规律运动,科学将继续沉寂、一事无成。

沉舟侧伴千帆过,往后的一百年,是探索电子的一百年,是探讨核外电子规律运动的一百年,跨进禁区,千帆竞渡,众多的自然之谜将迎刃而解,科学将迎来灿烂的春天。

2014-10-29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质疑 电子云理论
晏成和 拜读大自然的质子、电子
(4)上帝粒子的遐想
分子原子内部不停地在高速运动,运动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光来自于哪里?
破除量子禁锢   解读自然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