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连载(346)《子路篇》第29章,“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原文朗读】

【注释】

即戎:参与军事,上战场。

【白话翻译】
孔子说:“有德的善人在位,教导训练民众七年之久,也就可以让他们上战场了。”
【解读】
本篇前面的各章节主要论述和平时期的为政之道,到了本章,又提到了战争。
孔子是主张和平的,但孔子也深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真正的和平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而强大的国防不仅要有充足的兵员,并且这些兵员还要经过长期的训练。

孔子在本章中提到了三个问题。首先,第一句话“善人教民七年”,有德的善人在位,表明处在一个和平时期,但也没有放松平时的军事训练,长达七年都一直坚持着。其次,第二句话“亦可以即戎矣”,是说这些平时训练有素的民兵随时都可以上战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第三,孔子将“”和“即戎”合在一起是有深刻寓意的,是说“”可以“即戎”,并不是说有专门的“士兵”可以“即戎”,这个细节展示了古代中国军事体制的特点,兵藏于民,平时是扛锄头的民众,战时是上战场的士兵,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民兵”制度。

 

中国特色的“民众”制度由来已久,在古老的《周易》中有详细的阐述。《周易》的第7卦叫“师卦”,这一卦顾名思义就是讲行军打仗和战争的战略战术的。孔子在师卦的《大象传》中说“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这段话什么意思?首先展现了师卦代表的天象,上边是“”,下面是“”,水藏在地中,地中间有水,故称“地中有水,师”。师卦的卦象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象征万民,“”代表士兵,“”是容纳包容,“”是畜养养育,“”是百姓,“”是士兵,容纳养育万民是“容民”,畜积众多的兵源是“畜众”。孔子说,君子由此感悟,平时唯有宽容爱护畜养百姓,战时才能组成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安邦保国,故称“君子以容民畜众”。古时藏兵于民,兵民一体,平时是扛锄头的农民,战时是拿武器的战士,这是“民兵”体制的最早出处。

不光是孔子,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们都是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的。老子在《道德经》中用了好几章对战争进行大篇的论述。《道德经》第30章云“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矣。”第31章云“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第46章云“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第69章云“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第76章云“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礼乐败坏,战火纷飞,他虽然不赞成战争,但战争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提倡要巩固国防,要用正义的战争反对制止不正义的战争。
从孔子到今天的两千多年里,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一百多年里,中华民族遭受的外来侵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惨痛,我们深知,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没有和平的环境。

【张武忠老师公益课程】

  • 关注公众号“把经典还给老百姓”,跟着张武忠老师学习《论语》、《道德经》、《周易》等国学经典。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第227讲 子路第十三 第29节
论语13.29、30
【第304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9章》怎样理解“善人教民七年”?
善人教民七年|《论语》没有那么难
恒定心志,与宇宙的意志同在——《论语》第87天
素说《论语》:子路篇(二十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